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选试题整合练主题六欧风美雨——碰撞与交融中的思想嬗变.doc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选试题整合练主题六欧风美雨——碰撞与交融中的思想嬗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精选试题整合练主题六欧风美雨——碰撞与交融中的思想嬗变.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主题六 欧风美雨碰撞与交融中的思想嬗变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2018 河北衡水金卷考试模拟卷三,28)鸦片战争后,魏源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魏源的这一言论表明( )A.清政府已开始进行政治改革B.魏源已意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C.民族危机激发国人进行探索D.魏源萌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愿望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是“鸦片战争后”,当时清政府并未进行政治改革,故 A 项错误;材料中说明魏源认识到中国进行变革的必要,但并未认识到专制制度的落后,故 B 项错误;材料中
2、反映了当时列强侵略,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倡导变革的思想,故 C 项正确;当时魏源只是提出变革,并未说明向西方学习,故 D 项错误。2.(2018 北京东城期末,10)1867 年,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徐继畬曾说过:“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以成继往开来之功,其必传于世无疑也。”据此可知徐继畬( )A.倡导君民共治 B.赞同西方教育C.主张民主革命 D.关注美国制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以成继往开来之功”可知徐继畬主张学习美国,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并非君民共治,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对西方教育的态度,故 B 项错误;材料维护封建统治,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徐
3、继畬对华盛顿的态度可知其关注美国的民主政治,故 D 项正确。23.(2018 博文雅道第一次联合质量测评,9)传统的经世思想在鸦片战争后发生了变化,“经世思想不仅包涵批判现实、倡言改革的振兴实学的内容,而且增加了关注夷情的新视角”。以下思想,可以归入鸦片战争后经世思想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世道必进,后胜于今”C.“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答案:D解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强调社会责任感,“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是历史进化观,“变法之本,在育人才”是主张教育改革的维新思想,与材料中的批判现实、倡议改革、关注夷情的经世思想无关,故 A、B、C 三项错
4、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改革,主张向西方学习,符合材料中批判现实、倡议改革、关注夷情的经世思想,故 D 项正确。4.(2018 海南八校新起点联盟考试,8)19 世纪 60 年代,有人以影响风水和怕矿工滋事为由反对开矿,对此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诸夷以开矿为常政,不闻(矿工)滋事。”这一言论( )A.表明冯桂芬支持发展工商业B.体现出维新变法的必要性C.摆脱了看待西方的旧观念D.从政治上否定了封建统治答案:A解析:材料中“有人以为由反对开矿,对此冯桂芬为常政,不闻”表明冯桂芬反对这种观点,故A 项正确;冯桂芬是早期维新派,19 世纪 90 年代维新变法才兴起,与材料中“19 世纪
5、60 年代”不符,故B 项错误;材料中“诸夷以开矿为常政”只提到开矿,未涉及对西方的整体态度,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开矿”是经济,没有涉及政治,故 D 项错误。5.(2018 河南天一大联考阶段测试三,9)1892 年,宋恕向李鸿章上六斋卑议初稿,提出以“更官制”“设议院”“易西服”为基础的变法纲领。当时的梁启超称宋恕为黄宗羲后反君主专制的第一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时人认识到旧体制的弊端 B.黄宗羲思想对近代有启迪C.政治近代化是发展的主流 D.结束君主专制已成为共识答案:A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宋恕向李鸿章提出了更官制等变法纲领,梁启超对此大加赞赏,体现了当时的人认为旧体制有弊端,
6、应该变法改革,故 A 项正确;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宋恕的主张,并未体现黄宗羲的思想,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只体现了宋恕个人的“更官制、设议院”等政治主张,不能说明政治近代化是发展的主流,且“易西服”是文化主张,故 C 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宋恕和梁启超两人的主张,并不能说明结束君主专制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共识,故 D 项错误。6.(2018 全国卷“超级全能生”联考,8)甲午战争后,人们开始觉得“西学中源”说没有道理,此后的革命家、改良家就开始一概否定中国文化,而放弃“西学中源”说。“西学中源”说退出历史舞台的客观原因是( )A.西方文明冲击暴露其不科学性B.没能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C.中国人学习西
7、方的阻力有所减弱3D.启蒙思想的传播使中国人更加理性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受到西方文明冲击,而非材料中“甲午战争后”才有,故 A 项错误;没能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主观原因,与材料中“客观原因”不符,故 B 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的潮流发展,思想解放已进入更高的制度层面,而不再需要以“西学中源”说作为变革策略,故 C 项正确;中国人更加理性是主观原因,与材料中“客观原因”不符,故 D 项错误。7.(2018 广东佛山顺德一模,29)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革新者,他不但是儒教的先知般的创立者,而且也是建制之“王”。其主要用意在于( )A.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 B.把
8、孔子塑造为改革先知C.减少变法遭遇的阻力 D.肯定孔子对建制的贡献答案:C解析:康有为将孔子塑造为改革先师是为维新变法服务,并不是要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故 A 项错误;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改革先知是为了减少变法阻力,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康有为把孔子塑造为改革先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维新变法,并不是为了肯定孔子对于建制的贡献,故 D 项错误。8.(2018 浙江“七彩阳光”联盟期中,9)严复在天演论中强调该书与“强国保种之事有关”。据此可知,严复意在( )A.揭露清政府腐朽统治 B.激励变法图强的勇气C.颠覆儒学的正统地位 D.树立民主革命的信心答案:B解析:严复翻译天演论的主要意图是救亡图
9、存,不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故 A 项错误;严复的天演论以进化论观点宣传维新变法救亡思想,“强国保种之事”,也验证这一目的,故 B 项正确;严复作为维新派思想家,没有企图颠覆儒学的正统地位,故 C 项错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没有宣扬民主革命思想,故 D 项错误。9.(2018 浙江嘉兴基础测试,10)19 世纪晚期,有一种从西方引入的理论不仅解答了中国为何败因劣,而且提出了解决的路径即争。该理论的引入者是( )A.魏源 B.严复C.陈独秀 D.李大钊答案:B解析:根据“解决的路径即争”可知该理论为达尔文的进化论。严复引入进化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故 B 项正确;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
10、秀主张民主与科学,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与该理论不符,故 A、C、D 三项错误。10.(2018 北京海淀期中,32)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一卷刊文中指出:“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辑内御外,以拥护全体人民之福利,非执政之私产也。”此言论在当时直接针对的是( )A.清朝君主专制独裁 B.各派军阀拥兵割据C.袁世凯称帝的图谋 D.列强侵犯中国主权答案:C解析:青年杂志第一卷刊行于 1915 年,当时清朝君主专制独裁已经终结,故 A 项错误;各派军阀拥兵割据虽然是事实,但是材料强调的是“非执政之私产”,亦即非独裁,与军阀割据没有直接关系,故4B 项错误;1915 年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
11、”的逆流,针对这种情况,陈独秀等人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列强侵犯中国主权的问题,故 D 项错误。11.(2018 全国卷摸底考试二,29)1916 年胡适说:“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据此,胡适认为“造新文学”的关键在于( )A.遵循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模式B.打破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框架C.传承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优势D.借鉴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优势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胡适认为“造新文学”不仅要遵循西方经典著作的创作模式,还要有所创新,故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打破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框架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精选 试题 整合 主题 欧风美雨 碰撞 交融 中的 思想 嬗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