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选考模块第2讲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电磁波学案.doc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选考模块第2讲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电磁波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七选考模块第2讲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光电磁波学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讲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光 电磁波网络构建1.机械振动和机械波2.光 电磁波规律方法1.分析简谐运动的技巧(1)物理量变化分析:以位移为桥梁,位移增大时,振动质点的回复力、加速度、势能均增大,速度、动能均减小;反之,则产生相反的变化。(2)矢量方向分析:矢量均在其值为零时改变方向。2.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判断方法2(1)“上下坡”法:沿波的传播方向, “上坡”时质点向下振动, “下坡”时质点向上振动。(2)“同侧”法:波形图上某点表示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箭头在图线同侧。(3)“微平移”法:将波形沿传播方向进行微小的平移,再通过因波形平移引起质点的运动方向来确定。3.几何光学临界
2、问题的分析画出正确的光路图,从图中找出各种几何关系;利用好光路图中的临界光线,准确地判断出恰好发生全反射的临界条件。4.数学知识(1)平行线、三角形、圆等有关几何定理。(2)三角函数知识。(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4)勾股定理。(5)正弦、余弦定理。5.数理转化几何光学的求解通常要画出临界光线与边界光线,用相关的几何知识与数学方法进行求解。振动(或波动)与光的折射、全反射的组合【典例 1】 (2018全国卷,34)(1)(5 分)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 4 900 m/s。一平直桥由钢铁制成,某同学用锤子敲击一下桥的一端发出声音,分别经空气和桥传到另一端
3、的时间之差为 1.00 s。桥的长度为_ m。若该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 ,则它在钢铁中的波长为 的_倍。(2)(10 分)如图 1, ABC 是一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 A90, B60。一细光束从BC 边的 D 点折射后,射到 AC 边的 E 点,发生全反射后经 AB 边的 F 点射出。 EG 垂直于 AC交 BC 于 G, D 恰好是 CG 的中点。不计多次反射。图 13()求出射光相对于 D 点的入射光的偏角;()为实现上述光路,棱镜折射率的取值应在什么范围?解析 (1)设声波在钢铁中的传播时间为 t1、传播速度为 v1,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 t2、传播速度为 v2,桥长为 l,则 l v
4、1t1 v2t2,而 t2 t11.00 s,代入数据解得 l365 m。又 ,声波频率不变,所以 ,得 钢 空 。vf 钢 空 v1v2 v1v2 24517(2)()光线在 BC 面上折射,由折射定律有sin i1 nsin r1式中, n 为棱镜的折射率, i1和 r1分别是该光线在 BC 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光线在 AC面上发生全反射,由反射定律有i2 r2式中 i2和 r2分别是该光线在 AC 面上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光线在 AB 面上发生折射,由折射定律有nsin i3sin r3式中 i3和 r3分别是该光线在 AB 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由几何关系得i2 r260, r1 i3
5、30F 点的出射光相对于 D 点的入射光的偏角为 ( r1 i1)(180 i2 r2)( r3 i3)由式得 60()光线在 AC 面上发生全反射,光线在 AB 面上不发生全反射,有nsin i2 nsin Cnsin i3式中 C 是全反射临界角,满足nsin C1由式知,棱镜的折射率 n 的取值范围应为4 n2233答案 (1)365 (2)()60 () n224517 233【典例 2】 (2018全国卷,34)(1)(5 分)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在 t0 和t0.20 s 时的波形分别如图 2 中实线和虚线所示。已知该波的周期 T0.20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
6、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图 2A.波速为 0.40 m/sB.波长为 0.08 mC.x0.08 m 的质点在 t0.70 s 时位于波谷D.x0.08 m 的质点在 t0.12 s 时位于波谷E.若此波传入另一介质中其波速变为 0.80 m/s,则它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 0.32 m(2)(10 分)如图 3,某同学在一张水平放置的白纸上画了一个小标记“”(图中 O 点),然后用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 ABC 的三棱镜压在这个标记上,小标记位于 AC 边上。 D 位于 AB边上,过 D 点做
7、AC 边的垂线交 AC 于 F。该同学在 D 点正上方向下顺着直线 DF 的方向观察,恰好可以看到小标记的像;过 O 点做 AB 边的垂线交直线 DF 于 E; DE2 cm, EF1 cm。求三棱镜的折射率。(不考虑光线在三棱镜中的反射)图 3解析 (1)根据波形图可知,波长 16 cm0.16 m,选项 B 错误;根据 t0 时刻和t0.20 s 时刻的波形图和该波的周期 T0.20 s 可知,该波的周期 T0.40 s,波速 v0.40 m/s,选项 A 正确;简谐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x0.08 m 的质点在 t0 时刻沿 Ty 轴正方向振动,在 t0.70 s 时位于波谷,在 t
8、0.12 s 时位于 y0 的某位置(不是位于波谷),选项 C 正确,D 错误;若此波传入另一介质中,周期 T 不变,其波速变为5v0.80 m/s,由 v T 可得它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 0.800.4 m0.32 m,选项 E 正确。(2)过 D 点作 AB 边的法线 NN,连接 OD,则 ODN 为 O 点发出的光线在 D 点的入射角;设该光线在 D 点的折射角为 ,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有nsin sin 式中 n 为三棱镜的折射率。由几何关系可知 60 EOF30在 OEF 中有 EF OEsin EOF由式和题给条件得 OE2 cm根据题给条件可知, OED 为等腰三角形,有 30由
9、式得 n 3答案 (1)ACE (2) 31.(1)(5 分)波源 S 在 t0 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形成向左、右两侧传播的简谐横波。 S、 a、 b、 c 和 a、 b、 c是沿波传播方向上的间距为 1 m 的 6 个质点, t0 时刻各质点均处于平衡位置,如图 4 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 8 m/s,当 t0.125 s 时波源 S 第一次达最高点,则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图 4A.任意时刻质点 c 与质点 c振动状态完全相同B.t0.28 s 时质点 a 的速度
10、正在减小C.t2.375 s 时质点 b处于波谷6D.波传到 c 点时,质点 c 开始向上振动E.若波源 S 向距它 40 m 的接收器匀速靠近,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将大于 2 Hz(2)(10 分)横截面边长 ab 为 3L 的正方形薄壁透明容器内,盛有透明液体,在容器的右侧壁上液面下方 L 的位置有一点光源 S。在容器左侧与容器距离为 L、液面上方 L 处有一3 3点 P,从 P 点通过液面上方观察 S,发现 P 与 S 的像连线的延长线与右侧器壁交于 S1点,S1位于液面下方 L 处,其正视图如图 5 所示。若从 P 点通过侧壁沿液面与器壁交点 b 观33察 S,发现 P 与 S 的像连线
11、的延长线与右侧器壁交于 S2点。忽略器壁厚度,求:图 5()透明液体的折射率 n;() S2与液面的距离。解析 (1)由题意知 0.125 s,则 T0.5 s, f 2 Hz, vT4 m, c、 c 相对 ST4 1T对称,振动状态完全相同,选项 A、D 正确;振动状态传到 a 点需 0.125 s, a 质点开始向上振动,0.25 s 末达最高点,则 0.28 s 时质点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增大,选项 B 错误;振动状态传到 b需 0.25 s,0.375 s 末到达最高点,则 t2.375 s 时质点 b处于波峰,选项 C 错误;根据多普勒效应知选项 E 正确。(2)()延长 ab,过
12、 P 作 ab 的垂线交于 c,连接 PS1与液面交点为 O,设折射角为 i1,入射角为 i2,则 PcaS1 OcOa7由 Pc L, aS1 L, bc L, ab3 L, Oc bc Ob bc ab Oa4 L Oa333得 Oa L, Oc3 L,可求 n 。sin i1sin i2 OSOS1 3()连接 Pb 并延长交侧壁于 S2,连接 Sb, ,aS2Pc abbc所以 aS23 L。3答案 (1)ADE (2)() ()3 L3 32.(1)(5 分)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
13、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图 6A.用摆线长作为摆长,测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会偏小B.在同质量的铝球和铜球中选择,应选择铝球作为摆球C.取单摆摆角小于 5进行实验,是为了减小实验的偶然误差D.摆球运动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用机械秒表测得经过 40 个周期的时间如图 6 所示,则此单摆周期为 1.81 sE.测量单摆振动 40 个周期的时间除以 40 算出的周期与直接测量振动 1 个周期的时间相比,是为了减小实验的偶然误差(2)(10 分)如图 7 所示为某透明介质的截面图, 圆弧 AP2B 的半径为 R, O 点为圆心, D 点14为半径 OB 的中点,
14、 OC R。某一光线 P1P2射入介质,射到 C 点时恰好发生全反射,且从34D 点射出介质。求:8图 7()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n 和光线 P1P2的入射角 ;()光线从 P2点入射到 D 点射出所用的时间 t。解析 (1)由 T2 知,若用摆线长作为摆长,则 L 测量值偏小,测出的重力加速度 gLg的值也会偏小,选项 A 正确;由于铝的密度比铜的密度小许多,同质量的铝球的体积比铜球大许多,铝球受到的空气阻力比铜球要大,则用铝球作为摆球进行实验,测量误差较大,所以应选择铜球作为摆球,选项 B 错误;原理不完善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取单摆摆角小于 5进行实验,是为了减小实验的系统误差,选项 C
15、 错误;机械秒表测量的时间t1 min12.4 s72.4 s,此单摆周期 T s1.81 s,选项 D 正确;由于开始计72.440时和停止计时,按下的时刻会引起偶然误差,测量单摆振动 40 个周期的时间,再除以 40算出周期,是为了减小实验的偶然误差,选项 E 正确。(2)()光线在介质中的光路图如图所示,设临界角为 则 tan OCOD 32n1sin 解得 n133在 OCP2中,根据正弦定理有 OCsin OP2C Rsin( 90 )根据折射定律有 nsin sin OP2C联立解得 30()根据正弦定理有9P2Csin( 90 OP2C) Rsin( 90 )CDOCsin nc
16、v时间 tP2C CDv联立解得 t( 43 2) R6c答案 (1)ADE (2)()30 ()( 43 2) R6c3.(1)(5 分)如图 8 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t0 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 x5 m 处的 P 点。 t1.2 s 时 x6 m 处 Q 点第一次有沿 y 轴正方向的最大速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 1 个得 2 分,选对 2 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每选错 1 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图 8A.t0 时 P 点的运动方向为沿 y 轴负方向B.波传播的速度是 3 m/sC.x4 m 处的质点的振
17、动方程为 y0.1cos (m)5 t4D.波源的起振方向沿 y 轴正方向E.x10 m 处的质点再过 2 s 开始振动(2)(10 分)左侧是半圆形、右侧是直角三角形的某材料砖的截面图如图 9 所示, BC 为半圆形材料砖的直径, O 为圆心,圆的半径为 R。直角三角形 ABC 的 AB 边水平, A30,过A 点放置了一个与水平面垂直的屏幕 MN,一束红光射向半圆形材料砖的圆心 O,已知该材料砖对红光的折射率为 ,红光在真空中运动的速度为 c,入射方向与 BC 的夹角为 60。3图 910()红光从哪些面射出?射出的光线在光屏上能接收到吗?如果能接收到,红光射到屏上的位置距 A 点的距离是
18、多少?()如果光屏能接收到红光,求红光从射入该材料砖到光屏接收到红光的时间。解析 (1)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所以 P 点运动方向为沿 y 轴负方向,选项 A 正确;波速v m/s2.5 m/s,选项 B 错误; t0 时, x4 m 处的质点位于负的最大位移处,xt 31.2所以其振动方程为 y Acos t0.1 cos (m),选项 C 正确;波源起振方向与2T 5 t4t0 时刻 x5 m 处的质点振动方向相同,选项 D 错误; t0 时刻时波传到了 P 点,根据 t s2 s,选项 E 正确。 xv 10 52.5(2)()如图所示,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 O 时在半圆内不改变传
19、播方向,射到 AC 边时入射角是 30根据 sin C 可知,sin C 0.581n 33说明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 30,由此可知红光在 AC 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由几何关系可知反射光线垂直 BA 边射出,与光屏无交点。折射光线根据 n ,得 i60sin isin 30折射光线垂直射到屏上 E 点, BD2 Rcos 30 R,3AE DBcos 30 R,则 AE1.5 R32()根据 n 可知,红光在该材料砖中的速度cvv cn c3红光在该材料砖中运动的时间 t1 2Rv 23Rc红光在空气中运动的路程为 DE RAEtan 30332红光在空气中运动的时间 t2 DEc 33R2c则红
20、光从射入该材料砖至到达 E 点的时间为11t t1 t273R2c答案 (1)ACE (2)()1.5 R ()73R2c光的折射和全反射题型的分析思路(1)确定要研究的光线,有时需根据题意,分析、寻找临界光线、边界光线为研究对象。(2)找入射点,确认界面,并画出法线。(3)明确两介质折射率的大小关系。若光疏光密:定有反射、折射光线。若光密光疏:如果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一定发生全反射。(4)根据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列出关系式,结合几何关系,联立求解。充分考虑三角形、圆的特点,运用几何图形中的边角关系、三角函数、相似形、全等形等,仔细分析光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几何关系。光学基本知识与波动(或振动)
21、的组合【典例】 (2018全国卷,34)(1)(5 分)如图 10, ABC 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 A30。一束红光垂直 AB 边射入,从 AC 边上的 D 点射出,其折射角为 60,则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_。若改用蓝光沿同一路径入射,则光线在 D 点射出时的折射角_(填“小于” “等于”或“大于”)60。图 10(2)(10 分)一列简谐横波在 t s 时的波形图如图 11(a)所示, P、 Q 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13图(b)是质点 Q 的振动图象。求图 1112()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质点 Q 的平衡位置的 x 坐标。解析 (1)根据题述和题图可知,折射角 i60,入射角 r30
22、,由折射定律光路可逆得,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 n 。若改用蓝光沿同一路径入射,由于玻璃对蓝光的sin isin r 3折射率大于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则光线在 D 点射出时的折射角大于 60。(2)()由图(a)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 36 cm由图(b)可以看出,周期为 T2 s波速为 v 18 cm/s T由图(b)知,当 t s 时,质点 Q 向上运动,结合图(a)可得,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13()设质点 P、 Q 平衡位置的 x 坐标分别为 xP、 xQ。由图(a)知, x0 处y Asin(30),A2因此 xP 3 cm30360由图(b)知,在 t0 时,质点 Q 处于平衡位置,
23、经 t s,其振动状态向 x 轴负方向传13播至 P 点处,由此及式有xQ xP v t6 cm由式得,质点 Q 的平衡位置的 x 坐标为xQ9 cm答案 (1) 大于 (2)()18 cm/s 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 ()9 cm31.(1)(5 分)如图 12 所示,一束复色光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面射出两单色光A、 B,两种色光中折射率较小的是_;如果增大入射角,则先发生全反射的是_;如果 A、 B 两种光使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条纹间距较大的是_。图 12(2)(10 分)一列简谐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该波在 t1.0 s 时的图象如图 13 甲所示,介质中质点 P 的振动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七选考 模块 机械振动 机械 波光 电磁波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