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大题三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doc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大题三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大题三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大题三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12018河北省武邑中学模拟从煤化工行业中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工业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煤的气化获得的化工原料气含有的羰基硫(COS)会引起催化剂中毒,大气污染等问题。羰基硫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正盐的离子方程式为_。羰基硫的脱硫方法之一为 COS(g)H 2(g)=H2S(g)CO(g) H7 kJ/mol,已知反应中部分物质的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 C=O C=S HS HH键能(kJ/mol) 745 577 339 436则 CO 分子中的碳氧键的键能为_。(2)羰基硫在高温下发生水解反应:COS(g)H 2O(g)=H2S(g)CO 2(g)。T 时
2、,将0.30 mol COS(g)与 0.50 mol H2O(g)充入 1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 30 s 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 H2S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30。030 s 内,COS 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S)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保留 3 位有效数字)。向反应容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 COS 的转化率增大的是_(填字母)。( )ACOS BH 2O CH 2S DSO 2(3)将含 H2S 尾气的空气(按一定流速通入酸性 FeCl3溶液中,可实现含 H2S 尾气的空气脱硫。在 FeCl3溶液吸收 H2S 的过程中溶液中的 n(Fe3 )及被吸收的 n(H2S)随时
3、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0 t1时间段内,一定发生的反应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 t1时刻后,溶液中 n(Fe3 )保持微量减少至基本不变,其原因是_。22018长沙市长郡中学模拟大量排放氮的氧化物会产生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工业上处理氮的氧化物途径有多种:.碱吸法。利用纯碱溶液吸收 NO、NO 2,发生的反应有:2NO2Na 2CO3=NaNO3NaNO 2CO 2,NONO 2Na 2CO3=2NaNO2CO 2用一定量纯碱溶液吸收 NO、NO 2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吸收溶液。(1)向吸收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氧化产物为 NO ,写出离子方 3程式_。.
4、天然气还原法。CH4催化还原 NO、NO 2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H 4(g)4NO 2(g)=4NO(g)CO 2(g)2H 2O(g) H1574 kJ/molCH 4(g)4NO(g)= =2N2(g)CO 2(g)2H 2O(g) H21 160 kJ/mol(2)4NO(g)=N2(g)2NO 2(g) H_。(3)上述物质 NaNO2、NO、CO 2中含有共同的化学键的类型是_。.活性炭还原法。2在 V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活性炭和一定量 NO,恒温(T 1)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Q、P(均为无污染物质)。测得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表所示:n/mol t/min NO Q P0
5、0.200 0 010 0.116 0.042 0.04220 0.080 0.060 0.06030 0.080 0.060 0.060(4)在 T1温度下,NO 的平衡转化率为_;平衡常数 K 为_(用分数表示)。(5)30 min 后,将温度升高至 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 NO、Q、P 的浓度之比为3 :1 :1,则该反应的正反应 H_0(填“” “0。温度为 T 时,把一定量的 PCl5气体引入一真空瓶内,反应达平衡后 PCl5与 PCl3的分压之比为 1 :3(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PCl 5的分解率 a1_%。若达到平衡后体系总压为 1.4 M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反应
6、的平衡常数 Kp_。温度为 T2时,新的平衡体系中 PCl5与 Cl2分压相同,则 PCl5的分解率a1_a2,温度 T1_T2(填“” “” “0)2CO(g)2NO(g)= =N2(g)2CO 2(g) Hb kJ mol 1 (b0)若用 CO 还原 NO2至 N2,当消耗标准状况下 3.36 L CO 时,放出的热量为_ kJ(用含有 a 和 b 的代数式表示)。(2)在 373 K 时,向体积为 2 L 的恒容真空容器中通入 0.40 mol NO2,发生反应:2NO2(g) N2O4(g) H57.0 kJ mol1 。测得 NO2的体积分数(NO 2)与反应时间( t)的关系如下
7、表:t/min 0 20 40 60 80(NO 2) 1.0 0.75 0.52 0.40 0.40020 min 内, v(N2O4)_ molL 1 min1 。上述反应中, v(NO2) K1c2(NO2), v(N2O4) K2c(N2O4),其中 K1、 K2为速率常数,则 373K 时, K1、 K2的数学关系式为_。改变温度至 T1时 k1 k2,则T1_373K(填“” 、 “” “10,反应时间30 min解析:(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小,单质与氢气的化合越来越难,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
8、渐减弱,所以 NH3比 PH3稳定性强可以说明非金属性 NP,a 正确;常温下,氮气为气体,磷单质为固体是它们的物理性质,不能说明非金属性 NP,b 错误;氮气与氢气化合比磷与氢气化合更困难可以说明非金属性 PN,与元素周期律矛盾,c 错误;HPO3不是磷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以 HNO3与 HPO3酸性强弱不能说明 N 与 P非金属性强弱,d 错误。(2)根据盖斯定律:将 CaO(s)H 2SO4(l)=CaSO4(s)H 2O(l) H271 kJ/mol 乘以 5 倍减去 5CaO(s)3H 3PO4(l)HF(g)= =Ca5(PO4)F(s)5H 2O(l) H937 k
9、J/mol 得到: Ca5(PO4)3F(s)5H 2SO4(l)=5CaSO4(s)3H 3PO4(l)HF(g) H418 kJ mol 1 。(3) 假设一定量的 PCl5为 a mol,压强是 P0PCl 5(g) PCl3(g)Cl 2(g)开始(mol) a 0 0转化(mol) x x x平衡(mol) a x x x根据: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达平衡后 p(总) (a x)p0/a, p(PCl5)(a x)p(总) /(a x), p(Cl2) p(PCl3) xp(总) /(a x),根据反应达平衡后 PCl5与 PCl3的分压之8比为 1 :3 得出: x3a/4;PCl
10、 5的分解率 a1 x/a75% ,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Kp p(Cl2)p(pCl3)/p(PCl5),将 p(总)1.4 MPa 代入得:Kp1.8 MPa;根据的计算数据可知,在原平衡中, p(PCl5) p(Cl2),新平衡中两者相同,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反应方程式:PCl 5(g) PCl3(g)Cl 2(g) H0,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温度降低,即 T2T 1,新平衡与原平衡相比,PCl5分解率降低了;PCl 5(g) PCl3(g)Cl 2(g) H0 达到平衡后,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氩气,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平衡
11、不移动,a 不能使 PCl5分解率增大,a 选项错误;体积不变,对体系加热,相当于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平衡正向移动,能使 PCl5分解率增大,所以 b 选项正确;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氯气,平衡逆向移动,PCl 5分解率减小,c 选项错误;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平衡正向移动,能使 PCl5分解率增大,d 选项正确。(4)氯化水解法生产三氯氧磷会产生含磷(主要为H3PO4、H 3PO3等)废水,在废水中先加入适量漂白粉,使废水中的 H3PO3氧化为 PO ,加入34生石灰后能完全转化为磷酸的钙盐,达到较高的回收率;根据题干中的图可确定pH10,磷的沉淀回收率较高(90%左右),反
12、应时间超过 30 min 时磷的沉淀回收率较高(90%左右),所以处理该厂废水最合适的工艺条件为溶液 pH10,反应时间30min。4答案:(1)负极 阴极区(2)MgH22LiBH 4 2LiHMgB 24H 2= = = = =高 温 (3)659(4) p4 K3K2K1解析:(1)由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的装置图中的信息可知,Mg 是负极,Li 1 xFePO4是正极。放电时,Mg 电极为负极。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定向移动,所以 Li 迁移至阴极区。(2)纳米 MgH2和 LiBH4组成的体系在 400 以上受热放氢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H22LiBH 4 2LiHMgB 24H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二轮 复习 大题三 化学反应 原理 综合 应用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