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3.14.40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规范训练.doc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3.14.40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规范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理论成果3.14.40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时规范训练.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3-14-40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选择题1(2018广西桂林模拟)宝顺轮是近代第一艘出现在山东沿海的轮船,所以,当山东官员于 1855年 8 月 14 日发现宝顺轮及其他几艘船只后,惊慌失措,咸丰帝调查后下谕称既然“与夷人毫无牵涉” ,宝顺轮可以护航清粮海运的船只, “以清洋面而利清行” 。这一过程说明晚清统治者( )A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B中体西用,师夷长技C因势利导,守内虚外 D因循守旧,盲目排外【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闭关锁国指的是在中外贸易上的政策,而题目中并未牵涉中外贸易,故 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 “中体西用、师夷长技”发生在 19 世纪 6090 年代,与题目中的时
2、间不符,故B 项错误;根据材料“宝顺轮可以护航清粮海运的船只, 以清洋面而利清行 ”可知, “因势利导,守内虚外”与材料无关,故 C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既然与夷人毫无牵涉 ,宝顺轮可以护航清粮海运的船只, 以清洋面而利清行 ”得出晚清统治者因循守旧,盲目排外,故 D 项正确。【答案】 D2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 ,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材料可能是( )A维新派批判洋务运动 B革命派批判维新变法C义和团批判维新 D新文化运动批判辛亥革命【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模仿西方器物” “以新卫旧”可知该
3、派别主观上维护封建统治,客观上学习了西方的器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派别是洋务派,因此这是某派别对洋务派的批评,故 A 项正确。【答案】 A3(2017上海高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中, “西学为用”意为采用西方军事科技, “中学为体”是指( )A以中国文化为本位 B以中国文化为辅助C以中国文化为手段 D以中国文化为形式【解析】 “中学”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学说,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故以中国文化为本位,故 A 项正确。【答案】 A4(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近代一些感时忧世之士主张:“延精于中西学者,广译西国有用之书,2贱价出
4、售,以广流传,使咸识格致之妙用然后迂腐之见化,然后诽谤之风息朝野一心,人无间言。 ”下列主张属于“感时忧世之士”的是( )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C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D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解析】 材料中这些人士主张通过翻译西方书籍,引导人们了解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回应朝廷内部反对学习西学的声音,可见这些主张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A 项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故 A 项正确;B 项属于维新派教育改革的主张,故 B 项错误;C 项属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强调科学法则地位的主张,故 C 项错误;
5、D 项属于革命派实行民主共和的主张,故 D 项错误。【答案】 A5(2018武汉重点中学模拟)京师同文馆创办之初, “每一个学生每月给三两银子的膏火,学一二年后,洋文有成绩者,则增至六两,再过一期增为八两,后增为十二两。彼时,一个翰林给中堂尚书家教读,每月最多也不过八两银子。 ”这从侧面反映了( )A清末新政重视教育 B新式教育已成主流C官办学堂待遇更好 D新式学堂招生艰难【解析】 京师同文馆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并非清末新政的内容,故 A 项错误;此时刚刚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新式教育在小范围内推行,故 B 项错误;京师同文馆学生的津贴很高,并不能说明官办学堂待遇更好,故 C 项错误;京师同文馆一
6、再提高学生的津贴,甚至比翰林家教工资还高,主要因为是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招不到学生,所以提高津贴以吸引学生,故 D 项正确。【答案】 D61895 年,李鸿章评价李提摩太译作泰西新史揽要一书时说:“我邦自炎农唐虞以前,以天下为公;嬴秦而降,以天下为私。以天下为公则民主之,以天下为私则君主之至我大清,海禁大开殆将复中国为天下大公之局。 ”这表明李鸿章( )A对世界大势了然于胸B对西方近代民主有所认识C试图以古制治理当世D认为民主实践已刻不容缓【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李鸿章认为“以天下为公则民主之” “殆将复中国为天下大公之局” ,这说明其对西方近代民主有所认识,故选 B 项。A 项夸大了李鸿章的思
7、想认识;C 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该思想不能等同于实践,故 D 项错误。3【答案】 B7(2018海南八校联考)19 世纪 60 年代,有人以影响风水和怕矿工滋事为由反对开矿,对此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诸夷以开矿为常政,不闻(矿工)滋事。 ”这一言论( )A表明冯桂芬支持发展工商业B体现出维新变法的必要性C摆脱了看待西方的旧观念D从政治上否定了封建统治【解析】 材料中“有人以为由反对开矿,对此冯桂芬为常政,不闻”表明冯桂芬反对这种观点,故 A 项正确;冯桂芬是早期维新派, 90 年代维新变法才兴起,与材料中“19 世纪 60 年代”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中“诸夷以开矿为常政”只提到开矿
8、,未涉及整体上看待西方,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开矿”是经济,没有涉及政治,故 D 项错误。【答案】 A8某著作中写道:“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该作者持此观点的目的是( )A结合国情减轻变法阻力 B尊孔复古为称帝服务C借鉴西方解决信仰危机 D定国教以树孔子权威【解析】 康有为把孔子塑造成改革的鼻祖,其目的在于利用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以减少顽固派的反对,推动维新变法,故 A 项正确;康有为“尊孔”是为了维新,推行西方民主政治,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关于借鉴西方的信息,
9、故 C 项错误;“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 “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等信息表明,康有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革,不是仅仅为了树孔子权威,故 D 项错误。【答案】 A91894 年夏历七月,御史安维峻弹劾康有为“非圣无法,同少正卯,圣世不容,请焚新学伪经考,而禁粤士所学” 。这是因为此书( )A否定了孔子圣人的地位B动摇了顽固派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C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D批判了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解析】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 ,说明几千年以来人们信奉的儒家思想不是孔子开始提出的思想,是后世不断修订的,并没有否定孔子的圣人地位,相反地康有为把孔子奉为改革的先师,故 A 项错误;新学伪经考动摇了长期以来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第十四 单元 现代 中国 思想解放 潮流 理论 成果 31440 师夷长技 维新 变法 课时 规范 训练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3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