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9.26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规范训练.doc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9.26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规范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9.26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规范训练.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9-26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选择题1(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强调:“征收祠堂、庙宇、寺院、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 ”这一规定的实施(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B推动了土地公有制的确立C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析】 没收寺庙道院的土地,僧尼道士也就失去了谋生之源,这些从寺庙中流走出的僧尼道士,为新中国的经济恢复提供了大量劳动力,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A 项正确;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只是把地主土地私有制改为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有建立土地公有制,B 项错误;建国后土地改革是19501952 年,而三大改造是 1953
2、1956 年,C 项“配合”之说错误;材料没有显示把土地分给农民,D 项错误。故选 A。【答案】 A2(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1953 年,在国家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对上海的建设方针是“维持、利用、积极改造” ,利用上海的工业为全国重点建设服务,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全国服务的老工业基地。据此可推知( )A上海引领国营企业发展走向B上海已成为新兴工业基地C新中国工业布局将发生变化2D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起步【解析】 “一五”计划让上海为全国重点建设服务,可见上海不是国家“一五”计划建设的重点,国家工业布局将发生变化,由沿海向内地发展,C 项正确;A 项“引领走向” 、B 项“成为新兴工业基
3、地” 、D 项“所有制改造起步”材料均不体现。故选 C。【答案】 C3(2018山西孝义模拟)1949 年以后,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城市化阶段是 1949 年到 1959 年的 10 年。这个阶段中国城市人口从 5 765 万人增加到 9 949 万人,增幅为 72.58%。其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B “一五”计划中优先发展重工业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的进行【解析】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并不会造成城市人口的激增,故 A 项错误;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这一时期的重工业又大都分布在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故 B 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农村中进行,与
4、城市人口的差异并没有直接关联,故 C 项错误;大跃进运动开展于 1958 年,而且并不会导致人口方面的剧烈变动,故 D 项错误。【答案】 B4田纪云在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归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材料中提到的两次土地所有制的变革相同之处是( )A都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都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C都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D都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的所有制形式【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两次土地制度的变革指的是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
5、有制,农业合作化是将土地私有制变为土地公有制,都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B 正确。【答案】 B5(2018湖北黄石调研)下表是 19481959 年北京同仁堂发展态势数据。这一时期,北京同仁堂跨越式发展得益于( )3职工人数 产值1948 年 190 16 万元1959 年 539 1 251.9 万元A.公私合营 B计划经济C国家援助 D抗美援朝【解析】 根据所学,1953 年以后开始公私合营,时间段不符,故 A 项错误;我国计划经济始于三大改造完成(1956 年),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1948 年1959 年” ,是建国初期,结合所学,这一阶段国家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
6、合营,同仁堂跨越式发展是政策支持的结果,故 C 项正确;抗美援朝发生于 1950 年1953 年,故 D 项错误。【答案】 C6(2017黄冈质检)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经济领域的所有制构成情况。这一情形的出现( )A掀起了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热潮B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展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是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生产的需要【解析】 “人民公社”没有根本改变所有制形式,故 A 项错误;图中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都是公有制经济,这三种经济成分占 96%,说明单一的公有制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故 B 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通过实践来证明,故 C 项错误
7、;图中单一的公有制是计划经济的需要,故 D 项错误。【答案】 B7(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1957 年我国中央部属企事业单位有 9 300 多个,1958 年减少到 1 200多个,1961 年开始陆续上升,到 1965 年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达到了 10 533 个,超过了 1957 年的数目。这表明我国( )4A加强了对计划管理的集中统一B工业化建设促进行政体制发展C简政放权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D确立起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解析】 材料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增加,反映出国家加强了对企事业单位计划管理的集中统一,故 A 项正确;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增加,反映出行政体制的发展,但材料没有反映出它
8、与工业化建设的关系,故 B 项错误;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增加是收权,而非简政放权,故 C 项错误;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起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D 项错误。【答案】 A81956 年中共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提出的主要根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在 1949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是在 1957
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 1954 年颁布,A、B、C 三项错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于 1956 年建立,故 D 项正确。【答案】 D9(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1959 年 8、9 月间,东三省减少轻工业用电 2/3;1960 年,山东省的轻纺、化工企业停工或半停工达 3/4;1960 年,全国城镇工矿人口猛增,全民所有制职工由 1957 年的 2 450 万人猛增到 5 044 万人。这表明当时( )A工业化加剧了经济困难B “一五”计划激发了人们的建设热情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国家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减少轻工业用电、工矿业人口猛
10、增,这表明国家依然在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 项正确;A、B 两项材料均不体现;农业粮食问题基本解决,才会出现剩余劳动力,而当时正处于粮食艰难时期,D 项错误。故选 C。【答案】 C101961 年 5 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坦言,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5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精简下来的近 2 000 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A计划经济决定个人前途命运B农村需要大量劳动力C国民经济结构实施重大调整D “左”倾错误导致失业严重【解析】 计划经济决定个人前途命运说法绝对,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第九 单元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2926 经济建设 发展 曲折 课时 规范 训练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3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