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四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专题强化练.doc
《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四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专题强化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四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专题强化练.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十四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专题强化练1(2018齐齐哈尔质检)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制备 Al(OH)3 在烧碱溶液中滴加少量 Al2(SO4)3溶液B 制备无水 FeSO4 在空气中蒸干 FeSO4溶液C 除去 CO2中少量 SO2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饱和 NaHCO3溶液、足量的浓硫酸D 验证新制氯水中含有 Cl2 在新制氯水中滴加 KI淀粉溶液解析: A 中 NaOH 过量,得到的是 NaAlO2,Al 3 4OH =AlO 2H 2O,A 错误。空气 2中蒸干 FeSO4溶液时,由于 Fe2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加热过程中易被氧化为 Fe3 ,
2、所以最后得到的是 Fe2(SO4)3,B 错误。SO 2能与 NaHCO3反应而被吸收:SO22NaHCO 3=Na2SO32CO 2H 2O,而 CO2不会与 NaHCO3反应,最后用浓硫酸干燥得到纯净的 CO2气体,C 正确。新制氯水中含有的 HClO 具有氧化性,也能将 I 氧化为 I2而使淀粉显蓝色,故无法验证新制氯水中是否含有 Cl2,D 错误。答案:C2(2018江苏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A向苯酚浊液中滴加 Na2CO3溶液,浊液变清苯酚的酸性强于 H2CO3的酸性B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 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
3、显紫红色I2在 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向 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Fe2 的氧化性强于 Cu2 的氧化性D向 NaCl、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 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Cl) Ksp(AgI)解析:苯酚与 Na2CO3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和 NaHCO3,故实验的结论应是苯酚的酸性强于 HCO ,A 项错误;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 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 3红色,由于 CCl4的密度大于水,则下层是有机层,从而得出结论:I 2在 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B 项正确;向 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
4、体析出,发生反应:Cu2 Fe= =Fe2 Cu,Cu 2 是氧化剂,Fe 2 是氧化产物,则氧化性:Cu 2 Fe2 ,C 项错2误;向 NaCl、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 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生成了AgI 沉淀,得出结论: c(Ag )c(I ) Ksp(AgI)。由于题目未指明 NaCl、NaI 物质的量浓度大小,故无法根据生成沉淀的先后比较 Ksp(AgCl)、 Ksp(AgI)的大小,D 项错误。答案:B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A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颜色没有变为蓝色不是加碘食盐B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
5、化的 Ba(NO3)2溶液,无现象,再滴加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含有 ClC室温下,用 pH 试纸分别测 0.100 molL1 CH3COONa 溶液和 0.100 molL1 Na2S 溶液的pH,后者 pH 较大酸性:H 2SKsp(AgI)B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4 mL 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入 0.1 molL1 H2C2O4液 2 证明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3mL,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0.1 molL1 H2C2O4液 4 mL,记录褪色时间C向盛有 1 mL 浓硫酸的试管中加入 5 mL 0.01 molL1 K2C
6、r2O7溶液证明增大生成物的浓度,使平衡 Cr2O(橙色)H 2O 2CrO 2H 逆27 24向移动D向混有 BaCO3沉淀的 NaOH 溶液中滴入已知浓度的盐酸(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其中的 NaOH 含量解析:向盛有 2 mL 0.1 molL1 AgNO3溶液中滴加一定量 0.1 molL1 NaCl 溶液,溶液中可能剩余 AgNO3,再向其中滴加一定量 0.1 molL1 KI 溶液,可能直接生成 AgI,不能确定 AgI 由 AgCl 转化而来,所以不能证明相同温度下的溶度积常数 Ksp(AgCl)Ksp(AgI),故 A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溶液总体积不同,KMnO 4浓度不同,无法
7、证明草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故 B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K 2Cr2O7溶液稀释浓硫酸,不能向浓硫酸中加入 K2Cr2O7溶液,故 C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变色,用酚酞作指示剂,发生氢氧化钠与盐酸之间的中和反应,BaCO 3沉淀不能与盐酸反应,故 D 能达到实验目的。答案:D5(2018揭阳质检)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供氢剂氢化钙(CaH 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已知:氢化钙遇水剧烈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粗锌(含少量铜)比纯锌反应速率慢B酸 R 为浓盐酸,装置 b 中盛装浓硫酸C实验时先点燃酒精灯,后打开活塞 KD装置 d 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
8、解析: 相同条件下,粗锌(含少量铜)比纯锌反应速率快,因为铜锌和电解质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故 A 错误;酸 R 为稀硫酸,装置 b 中盛装浓硫酸,故 B 错误;实验时先打开活塞 K,后点燃酒精灯,用氢气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后,才能加热,故 C 错误;氢化钙遇水剧烈反应,装置 d 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故 D 正确。答案:D6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4实验 实验 实验 实验A实验:实验室制备氨气B实验:用二氧化碳作喷泉实验C实验:进行中和热的测定D实验:电解氯化铜溶液得到铜和氯气解析:NH 4Cl 受热分解生成 NH3和 HCl,但是冷却后又化合生成 NH
9、4Cl,因此实验得不到 NH3,A 错误;CO 2在遇到 NaOH 浓溶液后,气体大量反应生成 Na2CO3,使得烧瓶中 CO2急剧减少从而形成喷泉,因此 B 正确;为了能够使反应能快速完成,减少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应当增加环形玻璃搅拌棒进行混合液的搅拌,因此 C 错误;该电解装置中 Cu 作阳极,Cu2e =Cu2 ,石墨棒作阴极,Cu 2 2e =Cu,最终的效果是在石墨棒上镀上了一层铜,D 错误。答案:B7(2018韶关模拟)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 NO 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 N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 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已知:在溶液中,F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二轮 复习 专题 十四 实验 基础知识 强化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