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化学专题练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doc
《2019中考化学专题练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化学专题练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对生活中现象的解释不正确是( ) A. 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B. 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气体分子体积变小C. 热骨藕汤香气四溢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D. 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又降低温度2.向 Cu(NO 3) 2和 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 HCl 有气泡产生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 ) A. Ag B. Ag Cu C. Ag Cu Fe D. Ag Fe3.锰(Mn)和镍(Ni)都是金属现将镍丝插入硫酸锰溶液中,无变化;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镍丝上有
2、铜析出Mn、Ni、Cu 的活泼性顺序是( ) A. Mn、Ni、Cu B. Cu、Ni、Mn C. Cu、Mn、Ni D. Ni、Mn、Cu4.金属 R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R+CuSO4=Cu+RSO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金属 R 的活泼性比 Cu 要弱C. 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 D. 该金属一定是铁5.下列物质中,通常不能用金属跟盐酸反应来生成的是( ) A. 氯化锌 B. 氯化镁C. 氯化铁 D. 氯化亚铁2二、多选题6.如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A 碳酸钙 氧化钙 加
3、水溶解、过滤B 氧气 氮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C 氯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D 氯化亚铁溶液 氯化铜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A. A B. B C. C D. D7.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将生铁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不能完全溶解 B. 合金中只能含有金属,不可能含有非金属C.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D. 用纯铜片在黄铜片上刻划,黄铜片上会出现划痕8.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除去不溶物,向滤液中加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滤液中一定不含有 CuS
4、O4 B. 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CuC. 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Cu 和 Fe D. 滤液中一定不含有FeSO4和 H2SO4三、填空题9. 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对阅读资料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句话产生了好奇。为什么用“一般”这个词呢?难道还有例外吗?查阅资料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也可以与水反应并放出氢气。含有铜元素的碱及盐的水溶液一般显蓝色。实验与分析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蒸馏水中(右图) ,发现钠立刻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在水面上游动;在反应后的
5、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若向硫酸铜水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钠,会有蓝色沉淀Cu(OH) 2产生,但没有红色物质析3出。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是_ 。从实验中,你能得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有(任写两条)_ , _ 。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将金属钠放到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_ 。得出结论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不一定都能够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知识拓展查阅资料可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 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无色硝酸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Cu + 4HNO3(浓)Cu(NO 3)2 + 2NO2 +2H 2O。反
6、应生成的 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打开弹簧夹,用注射器慢慢抽取干燥管内的气体,浓硝酸沿着干燥 管慢慢上升,直到硝酸与铜片接触,停止抽拉注射器,关闭弹簧夹,观察干燥管内的现象是_ ;上述实验完成后,须用足量 NaOH 溶液将气体吸收,其目的是_ 。 10.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_ 直接接触。(2)铜制品如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也会生锈,已知铜锈化学式为 Cu2(OH) 2CO3。试判断铜生锈除满足铁生锈的上述条件外,还需要空气中的_ 。(3)在生活中经常用一些铝制品代替铁,铝耐腐蚀的原因是_ 。填序号A. 铁比铝活动性弱
7、B. 铝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C. 常温下,铝不与稀盐酸、稀硫酸等稀酸溶液反应(4)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_ 。填序号4A向左偏 B向右偏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先向右偏后向左(5)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右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 Y 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 Y 可能表示_ 。填序号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11.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
8、Al 2O3)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将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12.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将铜片加入到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将金属片 A 加入到溶液 B 中根据实验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根据实验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要通过实验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 B 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 A 是_ ,如果 A 是铜,则溶液 B 是_ 13.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
9、关(1)在空气中_制品(填“铝”或“铁” )更耐腐蚀(2)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填“大”或“小” ) (3)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_(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4)硫酸和盐酸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14.把 X、Y、Z 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盐酸中,只有 Z 能生存气泡;把 Y 浸入到 X 与硫酸根组成的化合物的溶液中,Y 的表面生成一层 X则 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 Z 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的基
10、本反应类型是_ 15.将过量的铁粉投入装有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的烧杯里,完全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是_,在滤液里存在的溶液是_ 四、计算题516.某铜锌合金 10g 与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氢气 0.1g,求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17.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 10.0g 放入 100.0g 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杯中剩余物质质量为 109.8g,计算: (1)生成气体的质量; (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18.将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粉末 11.2g 放入烧杯中,当加入稀硫酸 100g 时,氧化铜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CuO+H 2SO4=CuSO4+H2O)
11、 ,过滤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08g (结果精确到 0.1) (1)铜_(填“能”或“不能” )与稀硫酸反应,因为_ (2)求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 (3)求反应后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五、解答题19.铜陵被誉为我国的“铜都” ,如图是铜陵工艺品中著名的四喜娃娃,分别用纯铜、黄铜(Cu、Zn)制成,你怎样用化学方法将纯铜四喜娃娃和黄铜四喜娃娃区分开?(不要求写化学方程式) 六、实验探究题20.日常使用的干电池是一种锌锰电池,它的构造是:负极为锌做的圆筒,正极是一根碳棒,它的周围被二氧化锰,碳粉和氯化铵的混合剂所包围,总称为“碳包“。碳包和锌筒之间填充着氯化铵、氯化锌的水溶液和淀粉等组成的糊状物。废
12、旧干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学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对废旧的干电池进行探究。(一)拆解干电池,得到铜帽、锌皮、碳棒、黑色粉末等物质。(二)回收二氧化锰并测定碳粉与二氧化锰的质量比:(1)干电池使用时将化学能转化成_能。 (2)上述操作中灼烧的目的是_; (3)同学们将过滤后得到的滤渣干燥后称得质量为 25 克,充分灼烧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 20 克,则滤渣中二氧化锰与碳粉的质量比为_。经分析,此结果偏大,老师指出同学们在实验中缺少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 6(4)为验证二氧化锰,同学们用 A、B 两支洁净试管,分别取 5 毫升 3%的过氧化氢溶液,往 A 试管中加入少量上述实验灼烧后得到的固
13、体,如果出现_的现象,说明为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5) (三)用拆解得到的锌皮(含杂质)制取硫酸锌晶体。实验步骤:将剪碎后的锌皮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_、过滤,得到 ZnSO47H2O 晶体。 (6)步骤中反应方程式为_,将锌皮剪碎的目的是_。 (7)步骤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_和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 (8)步骤缺少的操作是_。 (9) (四)测定锌皮中锌的质量分数。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取 1 克锌皮放于试管中,实验中将注射器内 50 毫升稀硫酸(足量)完全注入试管中。当试管中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刻读数得到量
14、筒中水的体积为 350 毫升。已知实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 0.09g/L。计算该锌皮中锌的质量分数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0)上述方法测得的锌的质量分数偏大,不可能的原因是_ A. 没等装置冷却就读数 B. 锌皮中含有少量铁 C. 试管中有气体没有排出 D. 将注射器中稀硫酸全部注入试管中后忘掉夹紧弹簧夹七、综合题21.金属在我们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铝制品通常都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用实验验证 Fe、Mg、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写出一种可行方案所需的物质 (3)在 Cu(NO 3) 2和 Al(NO 3)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15、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工业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用离子符号表示) 22.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生铁片与纯铁片相互刻画时,_表面会留下划痕; (2)铝在常温下抗腐蚀性能好,是因为_; (3)不能使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含硫酸铜)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4)向 Fe(NO3)2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Mg 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 7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 【解
16、答】解:A、由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也不易反应,所以真金不怕火炼,故 A 正确; B、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是由于气体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分子的体积不变,故 B 错误;C、热骨藕汤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故 C 正确;D、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是由于湿抹布隔绝空气又降低温度,故 D 正确故选 B【分析】A、根据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判断;B、根据分子间有间隔的特性分析判断;C、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分析;D、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判断2.【答案】C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解:向 C
17、u(NO 3) 2和 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时,如果铁足量时,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向滤渣中加入稀 HCl 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即反应过程中铁过量,因此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 Ag、Cu、Fe故选:C【分析】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和银不能和稀盐酸反应3.【答案】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将镍丝插入硫酸锰溶液中,无变化,说明镍的活动性比锰弱;将镍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镍丝上有铜析出,说明镍的活动性比铜强,因此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
18、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锰镍铜,观察选择项,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回答,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将镍丝插入硫酸锰溶液中,无变化,说明锰比镍活泼;将镍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镍丝上有铜析出,说明镍比铜活泼则 Mn、Ni、Cu 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MnNiCu4.【答案】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8【解析】 【解答】A.该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为置换反应,A 符合题意;B.R 能与硫酸铜反应,所以 R 比铜的活动性强,B 不符合题意;C.由方程式可知,R 形成化合
19、物时显+2 价,铝为+3 价,所以不是铝,C 不符合题意;D.该金属可能是铁,也可能是锌、镁等,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置换反应定义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也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5.【答案】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 【解答】解:A、锌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故 A 不符合题意;B、镁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故 B 不符合题意;C、铁排在氢的后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但不生成氯化铁故 C 符合题意
20、;D、铁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可以从金属与酸的反应进行分析二、多选题6.【答案】B,C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A、碳酸钙难溶于水,CaO 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滤能将碳酸钙过滤出来,符合题意;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不能除去杂质,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溶液能与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过量的) ,不符合除杂
21、原则,不符合题意;D、过量的铁粉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C【分析】根据碳酸钙不溶于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解答根据氧气能和热的铜发生氧化反应解答根据氯化钙过量分析解答根据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解答7.【答案】B,D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A将生铁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不能完全溶解。故 A 不合题意。B合金中不是只能含有金属,也可能含有非金属。故 B 符合题意。C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故 C 不合题意。9D用纯铜片在黄铜片上刻划,铜片上会
22、出现划痕。故 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D。【分析】根据合金的定义分析,合金中最少要有一种金属,其他的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纯金属硬度大分析。8.【答案】AB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 【解答】解: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粉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而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即滤液中放入一铁片没看到有任何变化,说明滤液中不含稀硫酸和硫酸铜,则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混合物中的铁粉完全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可能含有 CuO、Fe;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FeSO4 ,
23、不可能含有 CuSO4、H 2SO4 A、滤液中若有 CuSO4会导致铁片上有铜,而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即滤液中放入一铁片没看到有任何变化,所以一定不含有 CuSO4 , 故正确;B、如果稀硫酸不足或恰好反应,则铁粉可能剩余,所以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有铜,可能有剩余的铁粉,故正确;C、如果稀硫酸不足或恰好反应,则铁粉可能剩余,所以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有铜,可能有剩余的铁粉,故错误;D、滤液中若有 H2SO4会导致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而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即滤液中放入一铁片没看到有任何变化,所以一定不含有 H2SO4;铁粉置换 CuSO4或者与酸反应都生成 FeSO4 , 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 FeSO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中考 化学 专题 练习 金属 化学性质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