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检测鲁教版必修1.doc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检测鲁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检测鲁教版必修1.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检测(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读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某年入冬以来干旱灾害地区分布图,完成 12 题。1此次干旱中受灾面积最大、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 )A棉花 B小麦C油菜 D玉米2除干旱外,图中甲地区易发的气象灾害还有( )A台风、洪涝 B寒潮、沙尘暴C夏涝、寒潮 D台风、寒潮解析 第 1 题,结合旱灾出现的时间和受灾地区可知,受灾程度最严重的农作物是小麦。第 2 题,甲地区为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干旱、寒潮与沙尘暴。答案 1.B 2.B中央气象台 2017 年 11 月 1
2、7 日 06 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华北北部、山东半岛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有 1012 ,局部可达14 。据此完成 34 题。3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C山东、台湾、海南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4对于华北南部地区来说,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发生在( )A冬半年 B春末夏初2C秋季 D秋末冬初解析 寒潮是北方冷空气南下引起的急剧降温,对我国北部地区影响大,南方受其影响则较小。华北南部地区以旱作农作物种植为主,秋末冬初突然爆发的强冷空气对晚秋作物影响极大。答案 3.D 4.D5下列
3、与干旱不属于同一类型灾害的是( )A暴雨 B寒潮 C泥石流 D台风解析 干旱、暴雨、寒潮、台风都属于气象灾害,泥石流是地质灾害。答案 C下图为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大于等于 50 毫米的日数分布图。读图,完成 67 题。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B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洪灾发生C东北地区没有洪灾因为降水较少D平原地区较山区洪涝少,山脉东坡和南坡较多7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在每年的( )A49 月 B511 月C78 月 D68 月解析 第 6 题,从图中看,降雨量大于等于 50 毫米的日数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暴雨可以导致暴雨洪水,因而洪水的时空
4、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相关性。洪水成因还有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西北地区易发生融雪洪水,东北地区三种洪水均可发生。平原地区洪水多于山区。第 7 题,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暴雨集中在每年的 49 月。答案 6.A 7.A82017 年 3、4 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3A暴雨引发洪水 建立预警系统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 修建水库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 疏浚河道D来自下游的洪水 修堤筑坝解析 该地的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因此这里的洪水最可能是由积雪融化引发的,可以通过疏浚河道、修堤筑坝等措施加以应对。答案 C天山
5、网讯 2017 年 3 月 15 日 18 时 40 分至夜间 12 时左右,特克斯县突发融雪性洪水,当地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赶赴现场抗灾、救灾。据此完成 910 题。9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的总特点是( )东部多,西部少 沿海多,内陆少 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 山脉西坡和北坡多,南坡和东坡少A B C D10我国洪水类型主要有( )暴雨洪水 融雪洪水 冰凌洪水 海浪洪水A B C D解析 第 9 题,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第 10 题,我国洪水灾害有暴雨洪水、冰凌洪水、融雪洪水三种类型。答案 9.D 10.
6、A11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 6 个省级行政区。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解析 以统计图为情境,考查自然灾害与区域地理知识。地质地貌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于多断层、坡度大、地势起伏大、地表岩石破碎等地质基础较差的山地,遇到地震、暴雨等外部诱因,再加上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就很容易发生灾害。此题解题关键在于在正确解读统计图表的基础上,把选项中山脉与中国政区图进行图层叠加,要4结合图中给出的云、贵、陕、青、冀、川等地质灾害最多省区的信息进行判断。答案 A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
7、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回答 1213 题。12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D气温较差大,岩石破碎13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塌方解析 第 12 题,气温较差大,不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且该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不是很大。第 13 题,植被破坏后,地面因缺乏植被保护,易产生大量的松散堆积物,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答案 12.D 13.B下图为我国某山区四个聚落的航空照片,框线内为居民密集区。读图回答 1415 题。14图中不
8、容易发生泥石流和洪灾的聚落是( )A甲 B乙C丙 D丁15应对泥石流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 )A在较陡山体凹坡处建临时躲避棚5B逃生时向沟岸两侧山坡跑C顺沟谷方向上游或下游逃生D加强泥石流沟谷下游的检测工作解析 图中甲、乙、丁聚落位于山谷出口处,且山地坡度陡峻、易发生洪灾和泥石流。丙聚落位于山上较平缓处,河谷位于聚落下方,排水较好,洪灾和泥石流危害较小。泥石流发生时逃生路线为向沟岸两侧山坡高处跑。答案 14.C 15.B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 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若根据 19752005 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趋势。读图回答 1617 题。16
9、在 19752005 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再现周期比在 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 )A1 年 B3 年C5 年 D7 年17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疏通河道 退耕还牧 城市化 林地转为牧地 围湖造田 禁止开采地下水A BC D解析 第 16 题,该图可知,在 19752005 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再现周期约为 2 年;在 18751975 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再现周期约为5 年。因此,前者比后者缩短了约 3 年。第 17 题,若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洪
10、水频率增大可能与城市化、林地转为牧地等植被破坏活动,及围湖造田导致的调洪蓄洪能力下降有关。答案 16.B 17.C读“长江流域 1949 年以来发生洪涝的次数图” ,回答 1820 题。618影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区域与最少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差异 B距海远近不同C人口、城市多少 D经济发展水平19在长江中下游的自然灾害中,与洪涝均属于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 B地震C干旱 D火山爆发20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疏浚干支流河道B中上游修建水利枢纽工程C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D加固中下游地区的堤坝解析 第 18 题,据图可知,长江流域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地理 第四 单元 关系 资源 环境 检测 鲁教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