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举例说明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及其途径。3.举例说明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形式。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3整体性的体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保持协调一致。(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1作
2、用: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2主要体现例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的能量交换。(1)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海洋输送大量的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2)大气对海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风的驱动作用将动能传输给海洋,并通过大气与水面的摩擦作用驱动水体流动,形成风海流。(3)大 气 圈 与 水 圈 之 间 还 存 在 着 势 能 的 传 输 与 交 换 : 气 压 升 高 , 海 面 降 低 ; 气 压 降 低 , 海 面 升 高 。2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1作用: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2案例(1)植物的光合
3、作用和呼吸作用吸收 释放 制造或消耗光合作用 CO2 O2 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 O2 CO2 消耗有机物物质在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之间运动(2)地理环境中的水循环、碳循环等物质运动,往往跨越圈层界限,它们既是圈层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体现。思考 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是双向的,能量传递也是双向的吗?答案 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是双向的,但是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探究点一 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就是干旱,年降水量小于 200 mm。主要原因是距离海洋远,且有高山阻挡,海洋湿润气流不易到达,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材料
4、二 从有文字记载开始,黄土高原就属于森林草原区,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森林覆盖率达 53%,当时河流众多,比较清澈,枯水季节流量也较大。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放牧、农垦活动等加大,至宋代以后“郁郁葱葱,绿荫冉冉”的景观就消失了。到了明清以后,已经达到无地不耕的地步,且大量陡坡被开垦,水土流失大大加强。森林只零星地分布在偏僻3的山区。(如图所示)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是整体性的表现之一,根据材料一,分析西北地区的各自然要素是怎样与整体的特征相协调的?答案 西北地区的整体特征是干旱,其中的每个自然要素都与干旱特征相协调。比如植被稀少,以耐旱的草原、荒漠为主;地貌多风蚀、风积地貌;土壤发育差
5、,有机质含量少;径流量小、多内流河、湖。2 “牵一发而动全身”是整体性的又一表现,以黄土高原的变化为例说明这个表现。答案 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战争等,破坏林草,植被要素发生了变化。植被要素的减少,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了黄土高原其他要素的系列变化,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Error!体现出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3再列举几个由于人类的干扰而使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具体例子。答案 长江中下游围湖造田导致洪涝灾害;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江南丘陵的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澳大利亚兔子的引入导致草原退化;西北地区过度垦荒导致土地荒漠化等
6、。4材料二中的这一要素的变化会对黄河下游地区带来什么影响?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具有哪一特征?答案 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加重河床抬升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洪涝威胁加重。说明了地理环境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结合案例分析如下:(1)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演变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形成温带荒漠景观。如下图:4(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
7、身” ,如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滥伐森林会引起生态环境失调。如下图所示:(3)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地区例如,在河流上游、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要素联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 12 题。1图中方框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B洪涝灾害加剧、调蓄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C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D粮食产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2关于图示地理环境要素间关系揭示的原理,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
8、互影响、相互制约的5B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是不一样的C某一环境要素变化可导致其他要素相应变化D某地理环境的改变会导致其他环境的变化答案 1.C 2.B解析 第 1 题,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进行判断,注意各要素间的因果联系。C 正确。第 2 题,框图表达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故叙述错误的是 B 项。探究点二 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2017 年 1 月,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项超级计算机项目利用卫星测量的二氧化碳数据,呈现出目前为止还原度最高的图像,展示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是如何运动的。这是碳循环研究的重要一步。参照自然界中的“
9、碳循环示意图” ,探究以下问题。1碳在各圈层中有哪些存在形式?答案 大气圈CO 2、CO 等气体;生物圈有机化合物,如动植物体内的葡萄糖、脂肪;岩石圈无机物,如石灰岩 CaCO3。2碳循环的过程分为固碳和放碳两个环节,说明植物在这两个环节中发挥的主要作用。答案 固碳环节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固定到植物体内,通过后续的逐级食物链,在生物圈内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放碳环节中,植物的呼吸作用把复杂的有机质分解成简单的无机质,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返回大气圈或水圈,从而实现了碳元素在自然界的部分循环。3举例说明碳循环的重要意义。答案 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10、;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在某一相对恒定的水平,保证地表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1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62三大物质循环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能量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太阳能 化学能 光 合 作 用热能 分 解 呼 吸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意义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
11、能量传输读图,回答 34 题。3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 。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7A动物 绿色植物 氧气 二氧化碳B动物 绿色植物 二氧化碳 氧气C绿色植物 动物 二氧化碳 氧气D绿色植物 动物 氧气 二氧化碳4此图可以说明(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A BC D答案 3.A 4.D解析 第 3 题,由图可知,与大气圈有直接的碳物质交换,而的遗体是形成化石能源的主要成分,因此为动物,为绿色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
12、收 CO2()而释放O2()。第 4 题,图中碳循环是物质运动的主要形式,体现了圈层之间的联系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也看出,人类活动会导致大气中 CO2浓度上升,从而使地理环境要素发生改变。下图为“某地区各自然要素关系图” 。读图回答 12 题。1图中四个箭头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河流有夏汛 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 c高温多雨土壤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 d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Aab Bbc Ccd Dad2该图反映了( )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差异 b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c红壤的改良是促使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向良性发展的关键
13、d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8Aab BbcCcd Dbd答案 1.C 2.D解析 第 1 题,表示河流对气候的影响,题目中表述的是气候对河流的影响;表示土壤对植被的影响,而题目中表述的是植被对土壤的影响。第 2 题,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红壤的改良是促使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向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关键性因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的。据此完成 34 题。3下列有关地球圈层间物质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运动是地球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之一B植物的呼吸作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地理 第三 单元 作用 地理环境 内在 规律 32 整体 性学 案鲁教版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8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