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2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
《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2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3.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2学案鲁教版必修1.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 2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学习目标 1.掌握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和形成原因。2.掌握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和形成原因。3.了解常见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及其原因。一、水平地域分异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1)规律:形成了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热量带。(2)成因: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水分条件也有重要影响。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1)规律:自然带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2)成因:主要受从沿海到内陆不同水分条件控制。二、垂直地域分异1概念: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2成因: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3分异规律
2、Error!三、非地带性分异1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2表现:往往表现出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3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实际分布的自然带 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大陆西岸 3S30 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 热带雨林带(北)、热带疏2S 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林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南美大陆南段东侧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荒漠)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疏林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东部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暖流增
3、温增湿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暖湿热带疏林草原带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苔原带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缺少陆地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塔里木盆地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温带荒漠带探究点一 水平地域分异下图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31从图中看,从非洲中部向南北方向,自然带是怎么变化的?答案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非洲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怎样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答案 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是以热量为基础的。3据图分析,自亚欧大陆东部的日
4、本本州岛南部向亚欧大陆内部,自然带是怎样变化的?答案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4亚欧大陆东部到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分异规律?这种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答案 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是以水分条件为基础的。5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到北方小麦种植区所在的自然带体现的分异规律是什么?答案 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比较项目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影响因素 成因分析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延伸方向 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 南北方向(或经线
5、方向)更替方向 南北方向(或纬度变化的方向) 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的方向)分异规律图示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的低平地区 中纬度地区典型案例沿 20E 非洲大陆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读下面“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R 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R/Lr 为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AH 表示不同的植被带,完成 12 题。1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CD 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BABCD 自然带的更替体现
6、了水分条件的差异CCFGH 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DCFGH 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2图中 E 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草原带C荒漠带 D热带疏林草原带答案 1.D 2.D解析 第 1 题,ABCD 自然带干燥指数不变,热量收入越来越小,其更替反映了热量条件的差异,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FGH 自然带热量收入不变,而干燥指数越来越大,其更替反映了水分条件的差异,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第 2 题,E 自然带的热量较高,干燥指数中等,应该为热带疏林草原带。探究点二 垂直地域分异这一天可以说经历了四季,气温最高时超过 25 ,最低低于5 ,
7、温差 30 以上,中午时长袖衬衫,晚上包里的羽绒服就用上了。初来乍到的同学一定要留意高原这种“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途中先看到了长势喜人的青稞,后来,见到了白雪皑皑的山岳冰川。(见下图)摘自一位西藏自驾游客的游记51该游客在青藏高原看到了长势喜人的青稞,推测一下,这些青稞生长在图中的哪个自然带里?气候高寒的青藏高原为什么会有青稞生长?答案 高山草原带。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但河谷地带地势较低,地形封闭,热量条件较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发展河谷农业。2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基带分别是什么?为什么?答案 南坡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因为南坡山麓海拔低、纬度低,当地的水平带
8、就是该自然带。北坡基带为高山草原带,北坡是阴坡,海拔较高,具有高寒气候特征,不适宜森林生长,只发育高山草甸草原。3图中北坡为何缺少森林带?答案 北坡基带就是高山草原带,海拔高、气温低,不具备森林带所需的热量条件。4为何南坡的积雪冰川带位置低于北坡?答案 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比北坡多,所以雪线低。5为何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多?答案 南坡是阳坡,且纬度较北坡低,热量条件好;是迎风坡,多地形雨,水分条件好;南坡山麓海拔低,与山顶相对高度大,自山麓至山顶水热条件差异大,所以自然带谱复杂。6你认这种从山麓到山顶的巨大差异,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案 海拔的不同引起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1垂直自然带
9、的判读(1)判断阳坡和阴坡、南北半球一般情况下,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阳坡高于阴坡。若知阴坡、阳坡的南北方位,还可以判断出南北半球。如下图表示北半球。(南坡 S 为阳坡,北坡 N 为阴坡)6(2)判断山体所在热量带通过基带的名称确定所在热量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谱的最底层而得名。如上图,最底层自然带是落叶阔叶林带,可知此山体位于暖温带地区。(3)比较不同山体纬度的高低比较不同山体所在的热量带判断山体纬度高低。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4)判断自然带的多少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
10、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山顶、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5)雪线高度(积雪冰川带下限高度)的影响因素热量(气温):热量条件好(气温高),雪线高。纬度:纬度低,雪线高,但雪线最高的不是赤道地区而是副热带地区(原因是赤道地区降水多,副热带地区降水少)。降水:降水多,雪线低。光照:光照多,雪线高。坡向:向阳坡,雪线高,背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坡度:坡度大,雪线高。下图所示为“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 。据此完成 34 题。73图中位于北半球的有( )A B C D4图中可反映我国长白山的是( )A B C D答案 3.C 4.D解析 第 3 题,北半球
11、南坡为阳坡,同一自然带海拔高,故位于北半球。第 4 题,长白山位于温带,其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图表特征:垂直自然带谱图多以某山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图示分析,请填空:(1)_;(2)_;(3)_;(4)_。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图中,先找图中的南北方向,再找基带的自然带类型,找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找雪线的高低,判断山体的位置和高度。8结合图示分析,请填空:(1)_;(2)_;(3)_;(4)_。(1)雪线 (2)基带 (3)数目 (4)海拔1.迎风坡的判断迎风坡降水较为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图中南坡的积雪冰川带海拔低,为迎风坡。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地理 第三 单元 作用 地理环境 内在 规律 31 差异性 课时 学案鲁教版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8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