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第二节生物群落的构成课时作业苏教版必修3.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一般理解为“互相依存,互惠互利” 。下列存在共1生关系的是( )A亲鸟与其雏鸟B豆科植物与链球菌C北极熊与海豹D牛与其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解析:选 D。亲鸟与其雏鸟间的关系是种内关系;豆科植物与链球菌之间为种间关系,但二者没有构成共生关系;北极熊与海豹之间为种间关系,但二者也没有构成共生关系;牛胃肠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与牛之间构成了共生关系,牛为这些细菌提供栖息的场所和营养物质,而这些细菌帮助牛消化摄取胃中的纤维素。.下列词语中,不可以用来描述群落中种间关系的是( )2A恩将仇报 B自相残杀C弱肉强食 D同甘共苦解析:选 B。 自相残杀可
2、以用来表示种内关系的种内斗争。恩将仇报可表示为寄生;弱肉强食可表示为捕食或者种内斗争;同甘共苦则是种内互助或者互利共生。.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3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 50 cm,网身长 145 cm,网目孔径 0.169 mm)各随机取样 3 次,调查结果如下表(单位:个):物种1物种2物种3物种4物种5物种6物种7物种8物种9物种10样本 1 55 10 0 15 12 0 42 0 21 10样本 2 52 30 0 23 13 0 41 0 22 12甲类群 样本 3 48 20 0 20 15 0 39 0 20 1
3、1样本 1 33 40 12 40 0 10 25 11 15 22样本 2 35 60 10 41 0 12 30 14 17 21乙类群 样本 3 34 50 18 35 0 11 26 12 16 19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 2 的种群密度小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 4 的种群密度大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 7 的种群密度小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 10 的种群密度大解析:选 C。由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甲类群的物种数目比乙类群的少,所以,甲类群的丰富度小,乙类群的丰富度大;对于物种 4 来说,甲类群中的种群密度明显小于
4、乙类群的;对于物种 7 来说,甲类群中的种群密度大约是 41 个,乙类群中的种群密度大约是27 个,所以 C 项正确。.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A、B、C、D 四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4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2解析:选 A。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根据这些习性我们可以将收集到的土壤动物进行分离。装置中的土壤可为动物提供暗和湿的环境,冷光源不提供热量,不能给土壤动物提供一个避高温的环境,而选项 C 提供的温度过高,只有选项 A 提供的环境介于两者之间,是最佳实验方案。.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
5、种5群增长速度。从该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断( )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C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D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解析:选 C。单独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时,两者都能良好生存,但培养相同的天数后,双小核草履虫的个体数比大草履虫个体数要多;而把两者放在一起混合培养时,两者为了共同的生活资源而竞争,结果大草履虫减少直至消亡,双小核草履虫获胜并得到充分的生活条件而生存,可见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图中信息不足以判断这两种生物的大小。.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6关的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6、(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乙图所示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丙实验初期,只有种间斗争,后期 X 的种内斗争加剧解析:选 BD。由图可知,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噬菌体与细菌为寄生关系,而不是捕食关系;丙实验初期,主要是种间斗争,后期 X 的种内斗争加剧。.群落是由若干个具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种群组成的,以下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7中,不正确的是(多选)( )A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3B种群水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C群落水平的研
7、究包含物种的丰富度、物种间关系等D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解析:选 AD。种群密度指某种种群单位面积(或者体积)的个体数,杂草会有很多种,A 错;生物群落是该区域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D 错。.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8A群落是同一时间内同一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B组成群落的生物不是需氧型的,就是厌氧型的C组成群落的生物有自养型的,也有异养型的D组成群落的各种成分一定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解析:选 B。组成群落的生物还可以是兼性厌氧型的,如酵母菌。.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9种群之间的功能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生物 第三 生物群落 演替 第二 构成 课时 作业 苏教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