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1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人民版必修2.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 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1.十月革命后,为摆脱内忧外患的局面,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结果失败了。苏俄随后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 ,其影响非常深远。3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斯大林模式弊端越来越明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都曾进行了改革,但他们的改革都没有冲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
2、存在的严重问题。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1.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正确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了解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3掌握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理解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实质,2探讨新经济政策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1背景(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帝国主义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3)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
3、集制。(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4)强制劳动: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3特点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4影响(1)积极方面: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站稳了脚跟。(2)消极方面: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易混易错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的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违背了和平时期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具有空想性。图解识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
4、经济危机: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的国内战争,尤其是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3义政策,导致工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困苦。2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的发生以及余粮收集制的强化,引发工农的抗议和士兵的叛乱,使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原因(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2)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2标志1921 年 3 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3内容领域 内容农业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1)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2)坚持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实行经济核算(3)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
5、业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4.影响(1)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巩固了工农联盟,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思维点拨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已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思维点拨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特点(1)利
6、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3)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主题 新经济政策41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史料 1921 年列宁说:“目前已经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史料解读史料说明苏俄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实践失败了,开始采用新的政策。问题思考据史料分析,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
7、么?提示 变化: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变为间接过渡的新经济政策。原因: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失败。中心措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特点史料一 必须后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代替了商品交换。列宁选集史料二 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史料解读史料一说明要从国家资本主义向国家调节转变,由商品交换向市场转变。史料二“后退一步”指的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 “为
8、了前进两步”指的是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思考“再后退”指的是什么?(2)综合以上史料分析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提示 (1)由商品交换后退到市场经济(私人买卖)。(2)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启示:制定国家政策应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应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社会稳定,符合民意。新经济政策的原因、特点、实质及意义(1)原因直接原因: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5根本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种与当时生产力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了失败,列
9、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对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了重新思考。(2)特点运行方式上: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有制结构: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经济理论上: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3)实质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4)意义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 1925 年,苏联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政权。稳定了政治形势,为社会主义建设开展创造了条件。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
10、义道路的探索,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不同点政策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背景 国内战争、物资匮乏 内战结束、社会政治和经济危机农业 余粮收集制 固定粮食税工业 工业国有化 公有制为主体,公私并存商业 国家垄断贸易 市场自由贸易主要内容 分配 平均主义 按劳分配特点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单一公有制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市场)发展经济部分恢复私有制,公私并存经验教训对战争胜利起重要作用,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符合俄国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6(2)相同点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都涉及农业、
11、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巩固了苏维埃政权。11919 年 3 月苏维埃政府将全国城乡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一律联合并改组为统一的消费公社,规定全体城乡居民都必须加入消费公社,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由此可知,苏维埃政府( )A取消了自由贸易 B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C鼓励私人办企业 D征收固定粮食税【考点】【题点】答案 A解析 本题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919 年 3 月及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这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取消自由贸易及实行实物配给制有关,故选 A。2(2017德阳期末)1918 年 7 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 ,10 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
12、收实物税的法令。这些举措表明苏俄( )A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已意识到商品经济的重要性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方针D作出废除余粮收集制的决定【考点】 新经济政策【题点】 新经济政策的目的和内容答案 B解析 “拟定了俄国吸收外国资本的条件提纲 ,10 月又通过了向农民征收实物税的法令”表明苏俄对商品经济的重要性有所认识,故 B 项正确。3(2018三明高一检测)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 。为应对问题,政府实施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
13、策C斯大林模式 D农业集体化考点 新经济政策7题点 新经济政策的原因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分析可知,这一政策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解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政治经济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故 B 正确;A、C、D 均不符合题意。4列宁指出:“1921 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
14、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考点】【题点】答案 D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否定和取代,A 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的核心是变私有制为公有制,这与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不符,排除 B 项;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并不是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排除 C 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D 项是对新经济政策特点的正确认识。51921 年,列宁提出: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俄全面对外开放B苏俄允许自由发展工商业C有限利用市场经济D此政策引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历史 专题 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 经验 教训 道路 初期 探索 人民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