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6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练)(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6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6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练)(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06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 【2018 天津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 )A溶解度:Na 2CO3 r(Z) r(Y)B由 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 Z 的弱2D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答案】D【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 为 O 元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推断,准确推断出各字母代表的元素是解题的关键,进而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结构和性质的递变规律作出判断。 3 【2017 新课标 1 卷】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2、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 X、Y 和 Z 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 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强BY 的简单离子与 X 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Y 与 Z 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Z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与 Y 属于同一周期【答案】C【解析】氨可作制冷剂,所以 W 是氮;钠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所以 Y 是钠;硫代硫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硫单质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所以 X、Z 分别是氧、硫。A非
3、金属性O 强于 N,所以 X 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于 W 的,A 正确;BNa、O 的简单离子都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均是 10 电子微粒,B 正确;C硫化钠水解使溶液呈碱性,该溶液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 错误;DS、O 属于A , S、Na 属于第三周期,D 正确。答案选 C。【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准 确 判 断 出 元 素 是 解 答 的 关 键 , 注 意 从 元 素 及 其 化3合 物 知 识 的 角 度 去 判 断 , 例 如 制 冷 剂 、 淡 黄 色 沉 淀 和 刺 激 性 气 味 气 体 等 ,然后再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知识进行解答,这就
4、需要掌握(非)金属性的强弱、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等知识,因此平时学习中要夯实基础知识,同时应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本规律。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的规律,是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周期表排布的依据。元素的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都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周期律变化的原因,掌握元素的单质及
5、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条件、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是进行元素及化合物推断的关键。4 【2017 新课标 3 卷】短周期元素 W、X、Y 和 Z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W XY ZA氢化物沸点:WWC化合物熔点:Y 2X3cba B4 种元素中 b 的金属性最强C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 单质的氧化性比 a 单质的氧化性强【答案】B【解析】a、b、c、d 分别为 O、Na 或 Mg、 Al、S。A、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5【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首先根据题目信息判断出
6、元素名称,再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知识的判断,这就需要掌握(非)金属性的强弱、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等知识,因此平时夯实基础知识是关键,同时应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审清题意。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本规律。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的规律,是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周期表排布的依据。元素的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都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外电子排
7、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周期律变化的原因,掌握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是进行元素及化合物推断的关键。7 【2017 天津卷】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2ONH 3SiH 4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C图 1 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D用中文“ ”(o)命名的第 118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 0 族【答案】C【解析】A、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与非金属性一致,非金属性 ONSi,所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NH 3SiH 4,A 正确;B、氢元素可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如 H2
8、O 等,也可以与某些金属生成离子化合物如 NaH 等,B 正确;C、不能用氢化物的酸性来验证非金属性强弱,可以采用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弱来验证,C 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知识判断,各周期 0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62、10、18、36、54、86、118,所以第 118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 0 族,D 正确。故选 C。【名师点睛】熟练应用元素周期律是准确解题的核心。A、C 两项元素的非金属性可以用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互置换能力等来判断。B 项则涉及到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判断,可以根据组成元素来判断。8 【2017 江苏卷】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
9、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 Y、Z 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 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 r(X) XYCY 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及和无机框图题推断的知识。 【名师点睛】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本规律。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的规律,是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周期表排布的依据。元素的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都随着原子
10、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周期律变化的原因,掌握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条件、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是进行元素及化合物推断的关键。本题难度较大,常由于物质的某个性质未掌握好导致失误、失分。10 【2016 年高考新课标卷】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 与 Y 同族,Z 与 X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
11、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WZ【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为钠元素,ZX 形成的化合物为中性,说明为氯【考点定位】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名师点睛】本试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首选根据题目信息判断出元素名称,再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知识的判断,这就需要掌握住(非)金属性的强弱、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等知识,因此平时中夯实基础知识是关键,同时应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审清题意如是不是最高价等。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本规律。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的规律,是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具体
12、表现形式,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周期表排布的依据。元素的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都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周期律变化的原因,掌握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条件、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是进行元素及化合物推断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常由于物质的某个性质未掌握好导致失误、失分。11 【2016 年高考海南卷】 (8 分)短周期元素 X、Y、Z、M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 X 的一种
13、高硬度单质是宝石,Y 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 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 M 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M 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_周期、_族。(2)Z 元素是_,其在自然界中常见的二元化合物是_。(3)X 与 M 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产物分子为直线形,其化学键属_共价键(填“极性”或“非极性” ) 。(4)四种元素中的_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备,其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9【答案】 (8 分)(1)三 A (每空 1 分,共 2 分)(2)Si SiO 2 (每空 1 分,共 2 分)(3)C+2S CS2 极性 (每空 1 分,共 2 分)(4)Mg
14、 Mg+2HCl=MgCl 2+H2 (每空 1 分,共 2 分)【解析】试题分析:短周期元素 X、Y、Z、M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 X 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则 X 是 C 元素;Y 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则 Y 是 Mg 元素;Z 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 M 单质为淡黄色固体,考点: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元素的位置、物质化学键类型的判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名师点睛】高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了解元素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性质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高考命题中常将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与元素性质结合进行考查,有时还会
15、结合相应物质的性质和制备进行考查,该种题型是高考经典和必考题型。通过元素周期表考查元素性质(主要包含元素主要化合价、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原子或离子半径等) ,充分体现了化学周期表中位置反映结构、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基本原理,更突显了化学学科规律的特色。本题基础性强,难度不大。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12 【2016 年高考天津卷】(14 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碳 氮 YX 硫 Z回答下列问题(1)Z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谢元素符号)_。10(3)下 列事实能说明 Y 元素的非金属
16、性比 S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aY 单质与 H2S 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 单质比 1molS 得电子多cY 和 S 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4)X 与 Z 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 1molX 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 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和 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5)碳与镁形成的 1mol 化合物 Q 与水 反应,生成 2molMg(OH)2和 1mol 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烃的电子式为_。Q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6)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
17、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表中两种气体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 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 1L2.2mol/LNaOH 溶液和 1mol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_,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_。 【答案】(1)第三周期,A 族(2)Si(3)ac(4)Si(s)+2Cl 2(g)=SiCl4(l) H=-687kJ/mol(5) ;Mg 2C3+4H2O=2 Mg(OH)2+C3H4(6)NO 0.9mol;NO 2 1.3mol;2mol【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 X 为 Si 元素,Y 为 O 元素;Z 为 Cl 元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二轮 复习 专题 06 物质 结构 元素周期律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