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广安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安市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四川省广安市 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经学为人类贡献了历史理性何为“经”?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有:“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杜预注:“经者,道之常。 ”“经”乃常道,同时又有“体国经野”之“经” , “经世致用”之“经” 。 “常道”如何“经世致用”?“经”是既有常又有变的。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叙说古者经学“学凡六变” ,每个时代均有其弊。司马迁所讲“承弊通变” ,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历久不变。中国的“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好像是不变的,但“人之行也”本身就是不断变化的。这正是中国
2、经学与西方思维的不同所在。西方哲学重理性。英文“pure reason” ,即康德所讲的“纯粹理性” 。纯粹理性是永恒不变的,它表现在所有的概念都必须定义。西方人的理性始于古希腊时期,古希腊追求永恒的逻辑理性;基督教讲究从神学到理性,然而这却不是真正的理性,反而变成了理性批判的对象;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早期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晚期如卢梭等人,均视传统为大敌,认为凡传统即不合理,他们不把传统看作历史的,认为当代的即合理的,提倡必须用理性来克服传统。马克思韦伯曾说,现代化最基本的就是理性化。那么,为什么会有后现代主义?福柯说:现代主义理性是吃人的。后现代主义便揭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理性。论语中孔
3、子多次讲“仁” ,但没有一处给出明确的定义。樊迟两次问仁,孔子先回答:“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其后樊迟又问,孔子回答:“爱人。 ”即孟子所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子贡问仁,孔子回答:“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颜渊也问仁,孔子则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弟子的回答并不是唯一的、定义性的,而是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的。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 。这就是中国经学传统中蕴含的、不同于西方的理性。传统一词何解?我们可在英文中找到它的对应词:“Tradition(s) ”。Tradition
4、代表一般的概念性抽象名词,可释为传承之过程,或传承之流。Traditions 代表具体的事物,可- 2 -释为世代流传的具体风俗、习惯、信仰、制度、思想等。即我们所说的传统。任何一种文化都离不开 Tradition 和 Traditions。一个具体历史阶段的具体风俗,具体信仰,具体的制度,具体的器物、服饰都具有其自身的相对稳定性,既保持其自身某种本质特点相对不变,又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断量变。传承与创新本就是一个统一的运动过程。任何一个文明传承的过程,也就是其创新的过程;在其不断创新中,传承方得以实现。中国经学的发展也正如此。中国经学是历史的理性。传统并非理性的敌人。中国经学的每个具体传统都
5、有历史必然性,有流有变。 “仁”与“礼”是中国经学的核心。 “仁者,人也。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实际建立在“仁”上。 “礼”讲究有区别又和谐起来,就不至于导致塞缪尔亨廷顿所说的文明冲突,也有助于克服现在美国盛行的单边主义。 “仁”建立在“礼”的基础上, “仁”必须要依靠“礼”来实现。中国文化向来开放,在保持自身传统的同时善于容纳外来文化。这是中国经学对世界的贡献。(文章光明日报2018 年 12 月 1 日 11 版,作者 刘家和,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何为“经”?“经”乃常道。杜预在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的注解中也说:“经者,道之常。 ”B. 论语中多次
6、讲“仁” , 针对不同弟子、根据不同情况,孔子对“仁”有不一样的定义性表达。C. 传统既指具体风俗、习惯、信仰、制度,思想等,又包括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传承过程。D. 中西思维的不同在于,经学中的概念不定义,视具体情况面定:西方纯粹理性的所有概念都必须定义。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第二段,从古希腊讲到中世纪、启蒙运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说明西方一直都是重理性的。B. 为了阐明基本观点,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主要有对比论证法、举例论证法、引用论证法等。C. 本文由解“经”而比较中西思维之异,由释“传统”而指出传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从而论证了主旨。D. 本文观
7、点鲜明,思路清晰,论证有说服力;丰富的知识、独到的见解,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识修养。-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中国经学为人类贡献了历史的理性,在保持自身传统的同时又善于容纳外来文化。B. 传统有流有变,传承与创新是统一的。传承过程也是创断的过程,在创新中传承方得以实现。C. 中国经学的“仁”与“礼”思想,有助于清除所谓的“文明冲突” ,也有助于克服“单边主义” 。D. 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提倡必须用理性克服传统。但从某种意义来说,现代主义理性是吃人的。【答案】1. D 2. A 3. C【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8、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A 项,断章取义。原文:“经”乃常道,同时又有“体国经野”之“经” , “经世致用”之“经” , “经”是既有常又有变的。B 项,曲解文意,“定义性表达”有误。原文: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弟子的回答并不是唯一的、定义性的,而是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的。C 项,张冠李戴, “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传承过程”错误。原文是“一个具体历史阶段的具体风俗,具体信仰。具体的制度,具体的器物、服饰等都具有其自身的相对稳定性。 ”故本题选 D 项。【2 题详解】试题分析:
9、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 项, “说明西方一直都是重理性的”有误。原文是“后现代主义便揭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理性。福柯说:现代主义理性是吃人的。 ”故本题选 A 项。【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
10、章,找准有效- 4 -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 项,是中国经学的“礼”思想,不包括“仁” ,原文是:“礼”讲究有区别又和谐起来,就不至于导致塞缪尔亨廷顿所说的文明冲突,也有助于克服现在美国盛行的单边主义。故本题选 C 项。【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
11、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这些桥冯文超昆仑险,唐古拉高,在两山之间的铁路线上,火车轰隆隆地驶过几百座铁路桥。那些桥最长的达十几公里,绵延望不到边。列车驶过的铿锵声仿佛是桥在歌唱。那不是小夜曲,也不是咏叹调,而是英雄交响曲。那种铿锵声调,无论是彻骨严寒的风雪天气,还是紫外线强烈的炎夏,只要有列车通过,你都会听到。应该说,列车通过时,是桥最激动的时刻,自然也是它体现自身价值的时刻。桥是沟通的纽带,逢山修路,遇水架桥。纵观天路上的这些桥,没有仪态万方的造型,没有浓艳色彩,当然也有拉萨河大桥那哈
12、达般洁白优美造型的,但大多数是普普通通的混凝土结构桥。远远望去,呈现的是水泥、钢铁、石子,是一种力的展示。望着它,如望男子汉雄健的脊梁,敬畏感油然而生。桥常常是和水连在一起的,可是青藏铁路上的桥不光是跨水而过,无水也有桥。这里以桥代路,其原因是火车过冻土地带要架桥,给野生动物设置通道也要架桥,让它们从桥洞通过。有水的桥自然都一样,说说没水的桥。天路上给野生动物铺设通道的桥,最有代表性的是清水河大桥,长度为十几公里,桥墩有一千多个,是青藏铁路上最长的桥,远望如一架天梯直抵远处洁白的雪山。它的桥孔就是野生动物的通道,让那些没翅膀的生命从中通过。桥隧车间主任靳东发告诉我,每年草滩上野花点点竞妖娆时,
13、通道便开始派上用场了。灰褐色、土黄色的藏羚羊开始迁徙,去卓乃湖交配繁衍,一批接一批,而最大的一批,竟有- 5 -几千只,浩浩荡荡地通过通道。头羊走在前边,两只长犄角像仪仗队的指挥杖,带领着一支长长的队伍去远征。它们快速过桥洞时,像士兵奔赴战场,闪电一般快,颇为震撼。这时,正在干活的桥隧工们会立即放下工具,也快速钻进隐蔽处,屏声敛息,不打扰这些可爱的西部的精灵。一次,一只小藏羚羊见桥头铁路防护网里长着青草,就去吃,头卡在网格里不能动。工人们把它救出来,用牛奶喂养,然后放生。从此以后,防护网换成密度更高的网格,再没有藏羚羊被卡住。这座清水河大桥上走火车,下走野生动物。好天气时,从昆仑山飘来的白云如
14、长长的哈达舒展着、缭绕着,而远处唐古拉雪山送来清凉的风,宽阔的草滩虫吟鸟唱,悠闲的野生动物欢乐蹦跳,桥也叩动多孔清风,与人、与大自然和谐交谈。一对自驾的旅行者在桥边沿路上丢了一个包裹,里边有现金、衣服,想着肯定是找不到了,略感绝望地问了一下桥隧工,结果完整地找到了包裹,里面的东西丝毫不差。感激的旅游者望着那一张泛着高原红的脸,心里发热,将新款的冲锋衣送给小伙子。小伙子喜欢极了,拿出自己一件工作服,上边有橙黄防护色彩和一个鲜红的铁路路徽,回赠给旅游者,俩人高兴地穿着互换的衣服合了一个影。旅游者说,穿上这件衣服,握着他的手,好像二人心灵上搭了一座桥!这些桥架在山水之间,冻土之上,起着连接沟通的作用
15、。高寒缺氧、烈日暴晒,狂风飞沙,不管山险水恶,或是荒漠旷野,它都恪守着职责,对于“担当”这个词受之无愧。桥是有灵气的,有血肉的,有人情的。人们对桥是感恩的!行驶过青藏铁路的人,会记住雪山、草原、湖泊,也会记住这些铁路桥吧?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文章第段,简要介绍了青藏铁路桥的位置,并运用比喻手法突出铁路桥的价值。B. 文章第段写大多数青藏铁路桥没有优美的造型、艳丽的色彩,为写桥隧工人做了铺垫。C. 文章第段描绘了藏羚羊穿过青藏铁路桥洞的场面,笔墨饱满,形象生动,场面震撼。D. 文章最后一段以揣测的语气作结,婉转地表达赞美了之情,同时,呼应开头,也照应
16、了题目。5. 文中第段划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本文中的“桥”有什么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4. D 5. 本段写景用诗意的笔墨描绘了一幅自然与桥优美的画面。 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侧面表现了桥隧工人保护环境的意识。 6. 交通之桥,沟通不同地域。和谐之桥,沟通了人与大自然。心灵之桥,沟通人与- 6 -人之间的关系。【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 项“画龙点睛” “奠定了雄壮的基调”错,C 项“给人以催人奋进的力量”错,D 项“惋惜”错,是婉转的赞美,同时结构上呼应开头,照应题目。【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
17、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总的来说主要从它与刻画人物、情节展开、表现主题的关系上考虑。第五段画线部分从内容上看,写的是桥所在地的美景,蓝天白云,动物悠闲,桥“与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再联系上文来看,这种美景恰是工人们在工作中注重保护动物,注意保护植被的结果,由此可总结出这段文字侧面表现了桥隧工人的环保意识。点睛: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总的来说主要从它与刻画人物、情节展开、表现主题的关系上考虑。自然环境(景物描写)描写的一般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交代背景、暗示社会环境揭示或深化作品主题答题格式: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
18、渲染气氛)情节(推动,暗示,铺垫)人物(烘托,映衬)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XX 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6 题详解】试题分析:文中说“桥是沟通的纽带” ,这是对桥的总体解释。第二段中“逢山修路,遇水架桥” ,写的是桥的本义,也就是交通之桥;第四段、第五段“它的桥孔就是野生动物的通道,让那些没翅膀的生命从中滑翔” “桥也叩动多孔清风,与人、与大自然和谐交谈” ,这里的桥沟通了人与大自然,也就是和谐之桥;第六段写了一个旅游者和桥隧工人的故事, “好
19、像心灵上搭了一座桥” ,这里突出的是桥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作用,也就是心灵之桥。- 7 -点睛: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对内涵比较丰富的词语要注意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答题思路:上下勾连,对使用特殊表现手法的词语,就要抓住它使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答题步骤:还原手法作用情感(把握修辞由表及里) 。本题就是要答出桥的本义交通之桥,比喻义和谐之桥,象征义心灵之桥。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材料一:港珠澳大桥全长 55 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 15 年,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该航道目前 达
20、到 10 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 30 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 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 。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铺设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 项之多,填补了多个领域的空白。(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 年 10 月 24 日)材料二:日本每日新闻23 日评论称,
21、港珠澳大桥开通是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大湾区经济圈将超过纽约经济圈和东京经济圈,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华尔街日报23 日的报道提到,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例如相异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中国内地的资本账户仍相对封闭,而香港和澳门是自由港,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且没有资本管控。报道还特意关注一个问题:在香港和澳门,机动车都靠左行驶,而在中国内地则是靠右通行,如何解决?英国广播公司 23 日载文道,中国开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但需要吗?此前,他们更是在网站刊长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逾千亿港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 23 日报
22、道,又一个将香港拉入中国内地怀抱的项目完成,该项目将曾作为欧洲前哨的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联结起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它将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可与美国硅谷抗衡的高科技中心。- 8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 年 10 月 24 日)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 30 分钟的车程。通车前,如果陆 路往来三地,只能绕道东莞虎门大桥,车程在 3 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轮也要 1 个小时。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而言,大桥的通车将提升珠海等三地人员和生产资料的流动
23、效率,加深香港与珠江西岸的联系,为香港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产业合作提供交通便利,为港澳经济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腹地空间,并由此促进港珠澳产业的互动交流和升级。也就是说,港珠澳大桥对于港珠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乃至“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前夕,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对大湾区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会为区内产生几十万亿经济效益,经济价值远超大桥 本身 1000 多亿元港币的投资,因此他对大桥收回成本很有信心。(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 年 10 月 24 日)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英国广播公司基于成本、效益、
24、事故、环保、质量等一系列“争议”问题,对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持否定态度。B. 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的路段受海域、空域条件的限制,不能建设悬索桥梁,隧道成为必须的可行性方案。C. 美国彭博新闻社对建成的港珠澳大桥不仅关注到它在科技方面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关注到可能带来的政治效应。D. 港珠澳大桥投资大,建设时间长,但孟凡超认为成本回收不是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经济效益持乐观态度。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我国首例采用桥岛隧相结合方式建成的港珠澳大桥,解决了大量实际难题,体现出我国桥梁建设的进步。B.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通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将对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广安市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