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4春秋早期的礼乐远不如后期的复杂,所以贵族中尚不乏文武兼资之人。后期则贵族巾已多不知礼之人了,而必须向“上”阶层中的孔子去学礼了。据此可知A贵族濒临消亡 B.官僚政治建立 C“士”阶层崛起 D礼乐文化衰落25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文学形式。某种文学形式揭露现实,描写广阔的社会场景,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该文学形式的代表作品是A人间喜剧 B红楼梦 C诗经 D唐璜26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汇。以下各项,反映隋唐时期我国经济较全面的一组是A釉下彩绘、水排、市镇、商帮会馆 B青瓷、丝路、夜市、高转筒车C素纱禅农、丝路、水排、用煤
2、冶铁 D青花瓷、丝路、草市、曲辕犁27. 扬州古老的东关街剪刀巷 26 号北端墙角嵌着“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是山西、陕西盐商商帮在扬州设置会所的有力见证。对此碑刻解读最有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A. 该碑刻反应出区域之间的商贸联系 B. 会馆是功能完善的地方性商业中心C. 会馆为旅居异地的乡谊商人所组建 D. 会馆为地域性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28根据 1912 年山东胶州农户收入统计,42 亩地的自耕农出售产品和副业产品的现金收入为其总收入的 38。而根据 20 世纪 20 年代的调查,安徽等省 17 处的 2866 农户家中,家庭自用的农产品为 47.4,出售部分为 52.6。这表明A. 中
3、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重农抑商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C. 农民自然经济的生活方式逐渐衰退 D.中国国内市场发展仍严重滞后291876 年,有上海人向格致汇编杂志社反映:“本处出卖之牛乳常有加水谋利之弊,因牛乳华人原用以为补养之物,现余所食者得其补力甚少。 ”此人询问:“西国有法能査出牛乳中所加水数否?”杂志社答复:西方一是“用浮表” ,二是“试其乳所分出之乳油” 。这折射出A.政府注重对公共卫生监管 B.国人道德素质有所滑坡C.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D.中国媒体注重科学研究30. 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至 40 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
4、交”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A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 B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C中共十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 D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3l l985 年 1 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 ,从 1985 年开始,在国营大中型企业中,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该做法目的是A改变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B实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C增强企业活力和自主权 D推动城市的改革全面展开32厦门大学教授徐国栋说:“在谢沃拉、西塞罗生活的共和国晚期,古希腊哲学犹如西斯廷小教堂天顶画创世纪中的那个上帝,罗马法
5、犹如那个被造好的亚当,前者的手指轻轻触及后者。被触者就从一堆泥土变成鲜活的生命,并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进而影响着诸多的后来者。 ”作者意在说明A希腊民主政治深刻影响罗马法的发展 B希腊文化赋予罗马法精神内涵C欧洲两大文化源头相互影响互为渊源 D没有希腊文化就没有罗马文化33. 1520-1525 年是德国历史上小册子印刷发行的黄金时代,诸如“谈话” “对话” 、 “公告”“传单” “对公告的回答” “途中自语委任状演说讽刺”等频频出现于小册子的2标题之中,通常这些标题还伴有醒目的图画。这些小册子A成为抨击罗马教皇的主导形式 B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C适应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趋势 D利于新教思想
6、触及普通民众34. 1920 年 11 月苏俄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的监督指导。据此可知当时苏俄A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 B系统推进了工业化建设C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 D调整社会主义发展策略35图 5 漫画载于 2018 年 3 月 9 日美国报刊漫画家协会站,题目是自筑壁垒 ,它从深层次说明了A推动全球化发展进程任重道远B中美两国的核心利益矛盾突出C当今世界单极格局仍不可动摇D贸易保护主义让美国陷入孤立40.(25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乡村改造在英国从 19 世纪后期就开始了
7、。城市的样板示范促使农村起来追随英国还建立了专门的乡村保护协会。早期工业城市生活的不舒适性,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始于 19 世纪下半叶的交通革命和通讯革命,对乡村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城乡生活质量基本趋同。对乡村的改革也就随之变革,德、意等国则完全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从 20 世纪后期起,欧洲农村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普遍兴起了旅游业。摘编自刘景华农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和经验材料二 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国势日衰,乡村更加衰败。进入 30 年代,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整个中国农村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
8、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重庆北碚进行了“乡村现代化”的实验。在此创办了中国西部科学院,修建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兴建工厂,开办银行,开通邮电,创办学校,建立农场。先后开辟出北温泉、小三峡等浏览区,使北碚的园林山水、历史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卢作孚的北碚“乡村现代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上说乡村建设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据卢作孚与民国乡村建设研究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9 世纪后期欧洲“乡村改造”和中国 20 世纪330 年代的“乡村建设”各自兴起的背景。(10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乡村改造”和中国的
9、“乡村建设”的相同点。(6 分)并指出二者结局不同的原因。(9 分)41.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冷战结束后,从生产关系看,美国已经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从身份地位看,美国从“两极”变成了“一超” ;从时代特征看,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让位于和平发展的时代。面对如此巨大的内外环境变化,美国本应顺势进行新一轮体制性变革,但克林顿醉心于新经济带来的繁荣和赢得冷战的胜利感,没有改革的动力;小布什遭遇“911 事件” ,丧失了改革的时机,并因为错误的战略选择陷入“两场战争一场危机” ;美国人民忍无可忍,终于把改革的希望寄托于高呼“变革”的奥巴马,但他有心无力,八年下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宜宾市 叙州区 第一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