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 II 卷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35 小题 共 70 分12017 年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第十五年。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参加志愿服务西部的社会实践活
2、动,丰富和完善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了自身文化素养。这说明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 )与生俱来的 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培养出来的 只要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就能培养出来的 通过参与文化活动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B C D2从“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到“中国梦” ,一个个时代口号激励着广大青年用热血与青春谱写壮丽诗篇。可见,优秀文化能A.改变人的交往方式 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转变人的思维方式 D.提高人的文化素质3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中 国 人 民 特 别 注 重 借 鉴 其 他 民 族 文 化 的 积 极 成 分 , 不 断 学 习 与 创 新 。 这主 要 体 现 了A.中华文化
3、的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4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决策越来越民主化和科学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越来越广泛、多样和直接,如全国人大立法向公民征求意见等。这表明( )A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迅速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由文化发展决定的C我国公民文化素养的提高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 -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公民的文化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5漫画效仿说明( )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6 “亲,你还在犹豫
4、什么,赶紧下手吧!”这是某网上购物平台打出的广告语。不仅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网络语言也正在被广泛使用。这说明( )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生活 网络语言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被动的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 C D7、以下几位同学在讨论“文化素养”的有关问题,其中你赞同的观点是( )文凭高的人文化素养高 文化素养关乎个人,无关社会 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 B C D8.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某市坚持开展“社区文化乐万家” “激情广场好歌大家唱”等活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
5、化需求,使人们素质得到提高。这表明( ) A社会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B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创造得越多 C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 D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各种文化活动有效开展9. 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日益频繁,推动了世界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说明( )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 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在日益缩小 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A B C D10. 英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假如你是赴英国留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该( )A坚守自己的行为习惯,拒绝西方
6、文化 B融合中英双方的文化差异,以我为主C遵守英国当地的习俗,接受西方价值 D尊重中英双方的文化差异,入乡随俗11.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移民人口的大量流入更是给东北带来了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如胶东文化、豫东文化、燕赵文化、晋商文化、安徽文化、江浙文化、两湖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等。材料中体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 )效仿- 3 -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旅游活动 D口语传播12. 开遍万村千乡的农村超市在为农民购买合格日用消费品提供便利的同时,还从诸多方面改变了农民过春节的习俗。以前农民每到春节都要大量准备年货,但是现在,由于超市开进乡村,农村购物与城市一样方便,不少农民春
7、节不再大量准备年货,只是略微备点儿,够几天吃用的就行。这说明( )A传统习俗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习俗经常变化C传统习俗能够与时俱进 D传统习俗不可捉摸13. 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台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要去拜访曲阜“三孔”圣地。材料告诉我们( )A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B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尚、礼节和习惯C文化传承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14. 传统拜年方式是登门拜年,有的晚辈还要下跪磕头。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短信拜年作为一种新的形式,更加适应了这个时代。这一现象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B
8、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唯一出路C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D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15. 19 世纪照相技术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20 世纪中叶电视机的发明,使电视连续剧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艺术品种;计算机的出现使网络语言兴盛一时。这主要说明( )A文化发展是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 B科技进步决定了文化发展C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没有联系16. 文化发展的实质是( )A文化创新 B文化继承 C文化变革 D文化传播17.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虚拟文化资源”,如网络动漫、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以
9、网络化为形式的当代信息革命,为人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成果带来了全面创新的形态网络文化。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18. 只有大力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文化生生不息,从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建立创新型国家。由此可见文化创新的作用及意义在于( )推动社会和实践的发展 探寻文化创新的源泉 征服其他民族文化 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A B C D19. 下列关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秦朝的统一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达到全盛时期 - 4 -宋代时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
10、位 元朝时中华文化开始走向衰落A B C D20.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 )A私有制的产生 B瓷器的出现 C文字的发明 D史书典籍21. 对于父亲,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称谓,比如有的地方叫“爹” ,有的地方叫“大” ,有的地方叫“爷(耶)”等等。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A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B不同区域,各具特色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相互交流,渐趋融合22. 在我国,56 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都有自己的舞蹈、音乐、人生礼仪、岁时礼仪等,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各民族在长期的文化互动、交流中形成同质化和一体化现象,并逐步整合成一个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模式。这说明( )中华文化呈现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南宁市 第八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政治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