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牡一中 2016 级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1.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 “受疆土” ,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A. 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 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C.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 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可知,周天子分封,天子正式成为诸侯的君主,王权得
2、以提升,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故 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血缘宗法制,排除 A;材料反映的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无法体现分封制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排除 C;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D 错误。【点睛】解答本体的关键信息是“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影响分析解答。2.孟子主张“制民恒产” “勿夺农时” “省刑罚,薄税敛。 ”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以下对二者思想理解正确的是A. 两者主张都得到当时统治者认同B. 两者主张都以维护农民的利
3、益为出发C. 两者主张都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D. 两者主张都以维护君主的利益为出发点【答案】D【解析】【详解】 “制民恒产” “勿夺农时” “省刑罚,薄税敛。 ”体现的是轻徭薄赋、保证农民生产时- 2 -间;“限民田,以澹不足” “塞兼并之路”体现的是抑制兼并,由此可知两者都利于稳定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故 D 项正确;两者都是站在君主的立场出发的,根本上不是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排除 B 项;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并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统治者重用法家思想,排除 A 项;孟子的主张中无法体现抑制土地兼并,排除 C 项。3.2016 年 3 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据
4、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 27 天里做了 1127 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A. 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B. 文献史料真伪难辨C. 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D. 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阐释了对刘贺的不同记载与论证,由史书记载的刘贺,也有通过考古得出的刘贺,强调的对刘贺的认识需要从多方面论证,没有对“文献史料真伪”进行阐释,故 B 排除;材料中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刘贺,强调的是在历史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材料的相互论证,
5、以得出正确的认识,故 A 正确;材料中的主旨不是对刘贺的评价,而强调的是史料研究,故C 项排除;“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表述合理,但是与题干主旨不合,故 D 排除。4. 晋书列传第六记载:卫瓘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用使朝廷德让,野无邪行。魏氏承颠覆之运,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今除九品,则宜准古制,使朝臣共相举任,于出才之路既博,且可以厉进贤之公心,核在位之明暗,诚令典也。 ”这说明卫瓘等主张A. 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B. 恢复由下而上推举人才的制度C. 通过考试发现选拔人才D. 建立由上而下选拔官员的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今除九品,则宜准古制”
6、可以看出,卫瓘等人主张恢复由下而上推- 3 -举人才的制度,故答案为 B 项。A 项是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与材料相悖,排除;C 项材料没有反映,材料没有主张采用考试制度选拔人才,排除;D 项与材料不符,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的弊端5.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 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 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 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 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答案】D【解析】由材料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
7、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处于中枢的位置,故 D 项正确;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故 A 项错误;拥有起草诏令制敕权力的是中书省,故 B 项错误;C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点睛;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是通过新材料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常规思路,这就启示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6.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
8、。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的完全一致;在千福寺壁画中,他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说明了吴道子的宗教画A. 吸收融合外来的绘画方式B. 借鉴民间风俗画表现手段C. 重视线条描绘的写实风格D. 具有浓郁的世俗化的倾向【答案】B【解析】“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 ”体现了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D 正确;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并未体现重视吸取外来的美- 4 -术风格,排除 A;材料并未反映宗教画借鉴民间风俗画表现手段,排除 B;材料反映吴道子宗教画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并非“写实” ,排除 C。7.据耒耜经 ,唐后期江东地区
9、已使用犁地、碎土、去草、平田等各种农具,加上从岭南引来的耖(把土弄得更细的农具) ,由此形成一整套生产技术措施。据此可知唐代农耕技术A. 形成完整体系B. 达到古代顶峰C. 江东落后于岭南D. 岭南领先于全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唐代的农耕技术。虽然唐代形成一整套的生产技术措施,但并不能说明达到古代的顶峰,故排除 B 项;江东从岭南引进了耖,也无法由此说明江东落后于岭南,故排除 C 项;由题意无法判断岭南领先于全国,故排除 D 项;根据“加上从岭南引来的耖(把土弄得更细的农具) ,由此形成一整套生产技术措施”可知唐代农耕技术形成完整体系,故选 A。8.宋朝的台谏制度主要由御史制度
10、和谏官制度组成。在宋代,台谏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台谏势力猛增。苏轼在奏章中说道:台谏官员“言及乘與,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台谏固未必皆贤,所言亦未必皆是。然须养其锐气,而借之重权者,岂徒然哉?将以折奸臣之萌也。 ”下列对宋代台谏机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有利于加强对宰执百官的监督B. 台谏具有言事弹劾的监察职能C. 谏官设立不利于加强专制皇权D. 谏官谏议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台谏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台谏势力猛增”可知台谏机构的设立有利于加强皇权,故 C 项表述错误,答案为 C 项;根据材料“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 ”可知台谏势力猛增对宰执及百官的职
11、权行使形成了极大的监督,故 A 项正确,排除;根据材料“宋朝的台谏制度主要由御史制度和谏官制度组成”可知台谏具有言事弹劾的监察职能,故 B 项正确,排除;根据材料“言及乘與,则天子改容” ,结合所学可知谏官谏议有助于减少决策的- 5 -失误,故 D 项表述正确,排除。9.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里写道:(梭伦)把法律颁写在木板上,竖立在巴西勒斯柱廊里,所有人都发暂恪守它们,9 名执政官还要在那块石头跟前起誓,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这一记载说明梭伦为雅典执政官时A. 处处维护平民的利益B. 法治观念取代人治观念C. 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D. 使雅典成为了民主国家【答案】C【解析】
12、根据材料“法律颁写在木板上” “发誓恪守它们” “起誓” “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得知这说明雅典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故答案为 C;“人治” “平民的利益”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AB;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故 D 错误。10.罗马法中规定:如果道路因水灾或其他变故而毁坏时,邻近土地的所有人,在道路未修复前应任他人在自己土地上行走。这主要说明罗马法A. 严重损害公民个人权益B. 注重维护公众利益C. 法律制度有待继续完普D. 保护奴隶主的特权【答案】B【解析】【详解】 “如果道路因水灾或其他变故而毁坏时,邻近土地的所有人,在道路未修复前应任他人在自己土地上行走” ,这说明罗马法注重维
13、护公众利益,故 B 项正确;“损害公民个人权益”不是材料信息的主旨,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法律制度有待完普,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也未体现出奴隶主的特权,故 D 项错误。11.早期文艺复兴仅局限于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意大利,而且主要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展开,更多的是对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这一时期重视“古典文化传统”的主要原因是A. 市民阶层比较保守B. 传统文艺内容丰富C. 古典文化保存完整- 6 -D. 封建教会势力强大【答案】D【解析】【详解】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表面上看是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实际上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反封建斗争。文艺复兴时,封建教
14、会势力强大,资本主义势力并不发达,不敢直接去批判封建的宗教,所以要借助那些古典文学,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体现了自由,民主的思想,表达了对封建教会统治的不满。故D 项正确;市民阶层比较保守与重视古典文化传统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 A 项;传统文艺内容丰富、古典文化保存完整对重视“古典文化传统”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BC 项。12.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 。对该观点判断错误的是A. 实际体现了“社会契约”思
15、想B. 即将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C. 阐述了“不断革命”的合理性D. 有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答案】B【解析】“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故 A 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反映了“不断革命”的合理性,有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故 CD 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社会契约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故 B 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 B 项。13.近代英国国王财力不足,这在宫廷服饰上有明显的表现,1691 年英国史学家盖伊米吉这样写道:“英国宫廷内服饰朴素文雅,谦虚内敛,让人觉
16、得之前的英国人那样模仿法国人的着装,是相当愚蠢的。 ”导致英国王室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工业革命的开展B. 英国国教建立C. 君主立宪制确立- 7 -D. 受到法国影响【答案】C【解析】英国王室由于财力不足而出现宫廷服饰走向朴素文雅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制度发生了变化,1688 年之前英国是国王专制的制度,所以国家财政收入可以由王室随意支配,而 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导致了君主立宪制确立,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尤其是征税权,所以会出现财力不足,故选 C;工业革命开始于 1765 年,故 A 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 A;英国国教建立与题干时间也不符,故排除 B;由“让人觉得之前的英国人那般模仿
17、法国人的着装,是相当愚蠢的”可知 D 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 D。14.1913 年,比尔德出版美国宪法的经济观 ,他在书中,逐一列出了 55 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并进一步指出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的货币、公债、制造业、贸易和航运 4 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是 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据此可知,当时作者认为,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A. 照搬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B. 顺应了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C. 忽视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D. 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是 55
18、 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忽视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故 C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照搬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排除 A;材料反映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是 55 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与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无关,排除 B;19 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垄断,D 不符合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的时间,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逐一列出了 55 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 “美国 1787 年宪法” ,紧扣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美国 1787 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分析解答。15.一位曾经激烈地批评政府、反对国王的资产阶级自由派人士博姆加
19、尔腾 1866 年在普鲁士年鉴上发表长文向俾斯麦认错:“事实证明我们的政体构想(民主方案)几乎全都是错的我们的原则(民主制度)若胜利会给我们带来灾难,我们的原则失败反给我们带来了- 8 -无穷的解救”材料表明A. 战争的胜利为专制势力的存在提供了合理性B. 德意志资产阶级具有一定的软弱性和妥协性C. 德意志资产阶级的政体构想不符合历史潮流D. 战争的胜利有利于德意志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A 正确,王朝战争的胜利有助于德意志结束分裂,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统一市场,解决了资产阶级自由派迟迟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资产阶级自由派改变了对普鲁士专制的态度。B 错,从材料看资产阶级自由派态
20、度的转变是源自“事实证明” ,而非自身因素。C 错,C 项不符合史实,民主化一直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其政体设想是符合历史潮流的。D 错,材料重在政治制度的探讨,而非国家统一,选项偏离题目主旨。【点睛】德国王朝战争,是 1864 年到 1871 年普鲁士为统一德意志进行的三次军事行动。第一次王朝战争是 1864 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的战争。第二次王朝战争是 1866 年普鲁士与奥地利的普奥战争。第三次王朝战争是 1870 年普鲁士进攻法国的普法战争。最终以普鲁士一方的胜利而结束,统一了整个德意志。16.“19 世纪下半叶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
21、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 ”这时期的“技术进步”A. 主要源于技术工人经验积累B. 使蒸汽机成为产业革命原动力C. 促使现代工厂制度开始建立D. 使资本主义由此确立全球优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19 世纪下半叶” ,结合所学,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了资本主义对整个世界的统治,故 D 正确;ABC 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时间不符合“19 世纪下半叶” ,排除。【点睛】解答本体的关键信息是“19 世纪下半叶” ,结合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分析解答。- 9 -17.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合约,
22、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事件A. 导致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B. 促进中华民族意识觉醒C. 导致列强侵华深入中国内地D. 说明清政府缺乏契约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这次“换约”事件是 1859 年,清政府官员没有按照合约规定,反而“诱而击沉其船” ,说明清政府没有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契约意识,故 D 项正确。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内容,故 A 项错误。促进中华民族意识觉醒是甲午中日战争,故 B 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势力逐步深人中国内地,故 C 项错误。【点睛】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天津条约增开长江流域的镇
23、江、南京、九江、汉口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各口岸通航,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可排除答案。18.容闳(18281912) ,毕业哈佛大学,为中国留美之第一人。1901 年就义和团运动对学生说了一番话:“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 ”这里“纳民气于正轨”应是A. 加强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B. 对民众爱国热情进行理性引导C. 将民众的爱国运动纳入政府的领导D. 加强对民众行动的规范管理【答案】B【解析】容闳肯定义和团运动是一场爱国主义运动,但认为光有爱国热情还不够,必须正确引导,才能为实现国
24、家富强和民族独立所用。故答案为 B 项。材料反映的是对民众爱国热情的引导,并非民众缺乏爱国热情,排除 A 项;材料没有反映必须“纳入政府的领导” ,排除 C 项;材料只针对“民气”的引导,没有涉及对民众的管理,排除 D 项。19.观察下表-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表中、处填写正确的是- 10 -A. 机器产品 原料 手工制品B. 手工制品 原料 机器产品C.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D. 原料 机器产品 手工制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从 1893 年到 1910 年间、的数据不断增加,的数据不断下降,结合所学可知,19 世纪 90 年代,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 第一 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