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西安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与常识(每小题 3 分,共 27 分)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前不久,金庸先生去世时 70 后和 80 后集体( ),“漫威之父”斯坦李去世则让 90 后和 00 后感叹一个时代的( )。不得不说,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影响下,两代人热衷的文化符号产生了变化。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烙印,文化符号也在代际间( )。尊重与理解,平等地交流是互联网时代文化消费的基础。A怀念 落幕 更迭 B怀念 谢幕 变迁C缅怀 谢幕 更迭 D缅怀 落幕 变迁2.下列填入
2、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 , , , , , ,自然而然的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郁达夫故都的秋) 向院子一坐 泡一碗浓茶 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在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A 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对科学的探求中,人类表现出非凡的智慧,不但不断开创出更加和谐优美的境界,而且获得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B.最新出版的现代汉语应用规范词典注重实用性和规范性,贴近汉语学习和应用的实际需求,适合不同文化
3、程度的读者和广大中小学师生使用。C.声临其境中那些匠心独具的演员给浮躁的娱乐圈扎扎实实上了一课为作品添彩增色的,不是浮华的形式,而是内在的魅力。D.近日公布的 2018 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是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重要成果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客观反映了其中的热点、焦点和亮点问题,至今已评选 16 届。4.下列选项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B. 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C. 那些偷偷溜走的时光,催老了我们的容颜,却丰盈了我们的人生。D.一般人撒谎,嘴跟眼睛不能合作,嘴尽管雄赳赳地胡说,眼睛却怯懦不敢
4、平视对方。5.成语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下成语对联不恰当的一组是( )A上联:守株待兔 下联:缘木求鱼B上联:流芳百世 下联:遗臭万年C上联:平分秋色 下联:大相径庭D上联:情深义重 下联:志同道合26.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和它们的风俗在历代文人笔下被反复歌咏。下列诗句所咏节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2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3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4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5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6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7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5、(欧阳修)A/ B./C/ D./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桂棹(zho) 踯躅(zh) 肄(s)业 方枘(ru)圆凿B猗(y)郁 夹(ji)袄 一椽(chun) 溘(k)然长逝C蕈(xn)菌 敛裾 (j) 庐冢(zhng) 蓊蓊郁郁(wng)D匏(po)樽 荫(yn)庇 愆(qin)期 否(p)极泰来8.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秋日边马思,武夫不遑宁。(鲍溶秋思)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不奈君王容鬓衰,相存相顾能几时。(李昂赋戚夫人楚舞歌)C自名为罗敷,可怜体无比。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D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
6、才。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9.下列有关教材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来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诗歌 305 篇,分“风”“雅”“颂”三大类。B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叙议结合、前后照应、以叙为主。如,开头记叙仆碑之上“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但今音谬言“华”,结尾议论“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汉代孔雀东南飞与北朝木兰诗称“乐府双璧”。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做的诗也称“乐府诗”。D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蔡元培先生先是简短开场引
7、出话题,正文展开话题,围绕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提出三点要求,结尾点明自己的计划,结构清晰,中心突出,是演讲辞的典型范文。二、书写题(6 分)10.朱熹诗集传有云:“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请将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端正、美观;标点占一格。(6 分)三、默写题(8 分)11.请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8 分)(1)卫风氓中 “ , ”两句写女主人公每天辛勤劳作,操持家务。3(2)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8、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写诗人归去后的生活,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4)苏轼赤壁赋中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是:“ , ”。四、古诗文阅读题(24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2-13 题。(7 分)生查子独游西岩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 谁怜汝?岁晚太寒生 ,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生查(zh)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本词为作者罢官闲居上饶时所作,西岩为上饶城南风景优美的地方。偃蹇(yn jin):高耸的样子。生:语助词,无义。12.下列对这首
9、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上阕先是“我”对“青山”说,然后转换成“青山”对“我”说。B. 下阙先写高天的明月由山头下来,使人不敢置信又渴望得到解释,后写明月是被词人读离骚的声音打动吸引而来,并用月影代替月亮,解释生动巧妙。C. 词人用拟人的手法写青山明月,青山貌似傲慢却充满情意,明月高洁又善解人意,他们是词人独居时的知心朋友。D这首词意境开阔,音调悲怆。运用典故不露痕迹,包含的意思却极为丰富、深刻,可以说是言近旨远,辞浅意深。13.结尾两句“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 分)(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片段,完成 14-17 题。(
10、17 分)甲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乙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
11、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赤壁赋)1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颓然就醉 颓然:衰败B.穷山之高而止 穷:穷尽 4C.而卒莫消长也 卒:最终D.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竟15.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西安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