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理综二诊模拟试题.doc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理综二诊模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理综二诊模拟试题.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四川省棠湖中学 2019 届高三理综二诊模拟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e-56 Ba-137第 I 卷(选择题 126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糖体与抗体、绝大多数酶和部分激素的合成有关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有利于运输更多的氧气C.老年人和白化病患者的白头发都是由于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也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艾滋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2、12 月 1 日为世界艾滋病日,宣传预防艾滋病刻不容缓。下列与艾滋病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用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 B它由衣壳、核酸等组成,属原核生物C它主要攻击 T 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障碍 D它通过血液、体液、握手、蚊虫叮咬等传播3.下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的一个造孢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其中表示细胞分裂,X、Y、Z 表示分裂过程中产生的细胞。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的细胞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配对现象B细胞 Z 与过程产生的精子中所含遗传信息不可能相同C过程处在中期和过程处在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不同D该植物形成精子时需要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共同参与4. 下列有
3、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有丝分裂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 某染色体上 DNA 缺失 20 个碱基对所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C. 不遗传的变异不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D.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也会引起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 2 -5.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适宜浓度的 NAA 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不能诱导其生根B. 促进植物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都促进同一植物根的生长C.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植株D.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在溶液的浓度较低时常用浸泡法6. 抗维生素
4、 D 佝偻病是伴 X 显性遗传(D、d 表示等位基因) 。丈夫正常的孕妇(甲)为该病患者。现用放射探针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 d的放射探针为 d 探针,检测基因 D 的放射探针为 D 探针) ,诊断结果如图(空圈表示无放射性,深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色圈的 2 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个体 1、3 为性别不同的双胞胎孩子 B.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具有交叉遗传特点C. 孕妇和个体 2 的基因型分别是 XDXd、XdYD D. 个体 1 与正常异性婚配,所生女儿有一半患病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菜籽油浸泡辣椒涉及萃取知
5、识 B.玻璃容器可以长期盛放各种酸C.用氨做制冷剂是因为氨极易溶于水 D.不锈钢的防腐原理与电化学有关8.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水解可以制取葡萄糖 B.2-甲基丁烷又名异丁烷C.苯和乙酸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C3H6 有 2 种同分异构体且其化学性质不同9. 某白色固体混合物,为了鉴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混合,观察到气体产生,反应后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过滤;滤渣加入足量 NaOH 溶液,滤渣溶解;滤液中加足量稀硝酸酸化,再加几滴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粉末可能是A. AlCl3 和 NH4HCO3 B. AlBr3和 NaHCO3
6、C. Ba(OH)2和(NH 4)2CO3 D. CaCl2 和(NH 4)2SO310.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3 -A. 室温下 pH=1l 的 Na2CO3溶液 10L,由水电离出的 OH数目为 0.0lNAB. 1.0L1.0mo/L 的 NaAlO 2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 2NAC. 标准状况下,22.4L 己烷含有共价键数为 19NAD. 常温下,13.6gNH 3和 21.3gCl2混合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 2.4NA11. 三蝶烯是最初的“分子马达”的关键组件,三碟烯某衍生物 X 可用于制备吸附材料,其结构如图所示,3 个苯环在空间上互为
7、 120夹角。下列有关 X 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式为 C22H14O4 B. 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C.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3 种 D. 分子中最多可能有 20 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12.锂铜空气燃料电池(如图)容量高、成本低,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 2OH 2O2Cu2Li +2OH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 O2B.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 2OH 2O2e -2Cu2OH -C. 放电时,当电路中通过 0.1 mol 电子的电量时,有 0.1 mol 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 Cu 极移动,
8、有标准状况下 1.12 L 氧气参与反应D. 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 Cu2O13. 亚氯酸钠(NaClO 2)在溶液中会生成 ClO2、HClO 2、ClO 2 、Cl 等,其中 HClO2和 ClO2都是具有漂白作用。已知 pOH=-lgc(OH ),经测定 25时各组分含量随 pOH 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 没有画出),此温度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4 -A. 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 Ka=108B. pOH=11 时,ClO 2 部分转化成 ClO2和 Cl 离子的方程式为:5ClO 2 +2H2O=4ClO2+ Cl +4OHC. pH=7 时,溶液中含氯微粒的浓
9、度大小为:c(HClO 2)c(ClO 2 )c(ClO 2)c(Cl )D. 同浓度的 HClO2溶液和 NaC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有:c(Na )+c(OH )=c(H )+ c(HClO2)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14 至 18 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9 至 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为了解释光电效应规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B 在完成 a 粒子散射实验后,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能级结构C 玛丽居里首先发现了放射现象D 在原子
10、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15.如图所示,两块相互垂直的光滑挡板 OP,OQ,OP 竖直放置,小球 a,b 固定在轻弹簧的两端水平力 F 作用于 b 时,a,b 紧靠挡板处于静止状态现保证 b 球不动,使挡板 OP 向右缓慢平移一小段距离,则( )A 弹簧变长 B 弹簧变短C 力 F 变大 D b 对地面的压力变大16. 如图所示,直线 a 与半圆周 b 分别表示两质点 A、 B 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 v t 图当 B 的速度变为 0 时, A 恰好追上 B,则 A 的加速度为( B 质点的运动为理想模型)( )A. 1 m/s2 B. 2 m/s2C. m/s2
11、 D. m/s2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 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 为自感线圈,E 为电- 5 -源,S 为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上开关 S,a、b 同时亮B合上开关 S,a 先亮、b 后亮C将原来闭合的开关 S 断开,a 先熄灭、b 后熄灭D将原来闭合的开关 S 断开,b 先熄灭、a 后熄灭18如图所示,甲、乙两卫星在过某行星的球心的同一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甲、乙两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 1:2,下列关于这两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卫星的周期之比为 1:8B甲、乙两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 2:lC甲、乙两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1D若甲、乙两卫星质量相同,则甲的机械能大
12、干乙的机械能19.一对平行金属板长为 L,两板间距为 d,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 的电子从平行板左侧以速度 v0沿两板的中线不断进入平行板之间,两板间所加交变电压 uAB如图所示,交变电压的周期 T ,已知所有电子都能穿过平行板,且偏距最大的粒子刚好从极板的边缘飞出,不计重力作用,则( )A 所有电子都从右侧的同一点离开电场B 所有电子离开电场时速度都是 v0C t0 时刻进入电场的电子,离开电场时动能最大D t 时刻进入电场的电子,在两板间运动时最大侧位移为20.相距很近的一对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金属板,它们之间的电场除边缘外,可看作是匀强电场,其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一个带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
13、下沿图中轨迹穿过该电场,则从 a 运动到 d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的速度一起在增大B 粒子带负电C 粒子在 a 点的电热能大于 d 点电势能D 粒子的加速度先变大再不变后变小- 6 -21. A、 B 两球沿一直线运动并发生正碰,如图所示为两球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 x t)图像,图中 a、 b 分别为 A、 B 两球碰撞前的位移时间图像, c 为碰撞后两球共同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若 A 球的质量 mA3kg,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球碰撞前的速度 vA3 m/s B. B 球的质量为 mB2 kgC. A、 B 两球碰撞前的总动量为 13 kgm/s D. 碰
14、撞中 A、 B 两球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15 J第 II 卷 非选择题(174 分)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 分22.(6 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采用了如图 1 所示的装置,其中 m150g, m2150g,开始时保持装置静止,然后释放物块m2, m2可以带动 m1拖着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只要对纸带上的点进行测量,即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 2 所示,0 是打下的第一个点,两相邻点间还有 4
15、个点没有标出,交流电频率为 50Hz。(1)系统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在打点 05 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 E k J。(2)忽略一切阻力的情况下,某同学作出的 图象如图 3 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23.(9 分)实际电流表有内阻,测量电流表 G1内阻 r1的电路如图 1 所示- 7 -供选择的仪器如下:待测电流表 G1(05 mA,内阻约 300 )电流表 G2(010 mA,内阻约 100 )定值电阻 R1(300 )定值电阻 R2(10 )滑动变阻器 R3(01 000 )滑动变阻器 R4(020 )干电池(1.5 V)电键 S 及导线若干(1)定值电阻应选 ,滑动
16、变阻器应选 (在空格内填写序号)(2)对照电路图用笔连线连接如图 2 所示实物图(3)补全实验步骤:按如图 7 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移至最 (填“左端”或“右端”);闭合电键 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 G1和 G2的读数 I1和 I2;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 G1和 G2的读数 I1和 I2;以 I2为纵坐标, I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 3 所示(4)根据 I2 I1图线的斜率 k 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 24.(12 分)如图所示,一质量 m1=045kg 的平顶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车顶右端放一质量 m2=04 kg 的小物体,小物体
17、可视为质点。现有一质量 m0=005 kg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 v0=100 m/s 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已知子弹与车相互作用时间极短,小物体与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最终小物体以 5 m/s 的速度离开小车。 g 取 10 m/s2。求:- 8 -子弹从射入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的过程中对小车的冲量大小。小车的长度。25.(20 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1=1kg 的长直木板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 1=0.1,木板最右端放有一质量为 m2=1kg、大小可忽略不计的物块,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素 2=0.2。现给木板左端施加一大小为 F=12N、方向水平向右的
18、推力,经时间 t1=0.5s 后撤去推力 F,再经过一段时间,木板和物块均停止运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始终未脱离木板,取 g=10m/s2,求:(1)撤去推力 F 瞬间,木板的速度大小 v1即物块的速度大小 v2;(2)木板至少多长;(3)整个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26.(14 分)钼酸钠晶体(Na 2MoO42H2O)可抑制金属腐蚀。以钼精矿(主要成分为 MoS2,含少量杂质)为原料,制备钼酸钠晶体的主要流程图如下。- 9 -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下列反应: MoS 2+ O2 SO2+ MoO3 在焙烧炉中,空气从炉底进入矿石经粉碎后从炉顶进入,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2)浓氨水浸取粗产品获得
19、(NH 4)2MoO4溶液,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该反应说明 MoO3 (填“有”或“没有”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3)常温下,沉钼阶段所得废液为(NH 4)2SO4稀溶液。若(NH 4)2SO4稀溶液的 pH=a,则= (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NH 3H2O 的 Kb=1.810-5) ,若将此稀溶液)(234OHNc蒸发浓缩, 将 (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 。)(24S(4)已知钼酸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析出物质及相应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获得Na2MoO42H2O 的操作为 。温度() 0 4 9 10 15.5 32 51.5 100析出物质 Na2MoO410H2O
20、Na2MoO42H2O溶解度 30.63 33.85 38.16 39.28 39.27 39.82 41.27 45.结晶得到的母液可以在下次结晶时重复使用,但达到一定次数后必须净化处理,原因是 。(5)空气中钼酸盐对碳钢的缓蚀原理是在钢铁表面形成 FeMoO4-Fe2O3保护膜,在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碳钢管道缓蚀,除需加入钼酸盐外还需加入的物质是 (填选项字母)。A. NaNO2 B.通入适量 N2 C.油脂 D.盐酸27. (14 分)氯化亚铜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石油、油脂、染料等工业。以某种铜矿粉(含Cu2S、CuS 及 FeS 等)为原料制取 CuCl 的工艺流程如下:- 10
21、-已知:CuS、Cu 2S、FeS 灼烧固体产物为 Cu2O、FeO;K sp(CuCl)= 210-7,2Cu += Cu+Cu2+的平衡常数 K1= 1106回答下列问题:(1) “灼烧”时,被还原的元素有 (填元素符号)。(2) “酸浸”所需 H2SO4是用等体积的 98% H2SO4和水混合而成。实验室配制该硫酸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 。 “酸浸”时硫酸不宜过多的原因是 。(3) “除杂”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4) “络合”反应中的 NH3与 NaHCO3理论比值是 。(5)加热“蒸氨”在减压条件下进行的原因是 。(6)X 可以充分利用流程中的产物,若 X 是 S
22、O2时,通入 CuCl2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 X 是 Cu 时,反应 Cu+Cu2+2Cl-= 2CuCl 的平衡常数 K2= 。(7)以铜为阳极电解 NaCl 溶液也可得到 CuCl,写出阳极电极反应式 。28. (15 分)汽车尾气(主要成分为 NOx和 CO)已成为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来源之一,有发生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潜在危险。(1)某小组同学为研究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进行了模拟实验。测得烟雾的主要成分为 CxHy(烃)、NO、NO 2、O 3、PAN (CH 3COOONO2) ,各种物质的相对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根据图中数据,下列推论最不合理的是 。 (填选项序号字母)aNO 的
23、消失的速率比 CxHy快 bNO 生成 NO2cC xHy及 NO2可以生成 PAN 及 O3 dO 3生成 PAN- 11 -(2)一定条件下,将 2 mol NO 与 2 mol O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NO(g)O 2(g) 2NO2(g),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平衡的是 。 (填选项序号字母)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cNO 和 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 2 mol NO 同时生成 2 mol NO2(3)高温下 N2和 O2发生 N2(g)O 2(g) 2NO(g)反应,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 NO 的原因之 。右图是 T1、T 2两种不同温度下,一定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中学 2019 届高三理综二诊 模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