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10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课件.pptx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10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10讲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课件.pptx(5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10讲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第10讲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的经济 (1)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繁荣; (2)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明清时期商业市镇的兴起; (4)“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及“海禁”政策,考纲要求,考点一 明清时期的农业、手工业与商业,考点二 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考纲呈现,一、农业,自主学习,1.农耕技术: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玉米、甘 薯等高产农作物被引进和推广。 2.灌溉工具:明清时期出现了 风力水车 。 3.农业著作: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 4.人口的大量增加:
2、由于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大量荒地的开垦,耕作技 术的进步,高产作物的推广以及赋税制度的改革,导致明清时期人口急 剧增长。,考点一 明清时期的农业、手工业与商业,二、手工业,1.生产规模: 明中叶 以后,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 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2.成就 (1)制瓷业: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根据欧洲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2)纺织业 丝织业: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和南京成为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明清官府在苏杭等地设织造局,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棉织业:明代 棉花 成为
3、纺织业主要原料。原因: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等。,三、商业 1.商业繁荣 (1)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2)区域间 长途贩运 贸易发展较快。 (3)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 徽商 和晋 商。,2.商业市镇发展:出现汉口镇、 佛山 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商 业名镇。 教材补遗 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其特点是: 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 要地位。其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 海外
4、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出现 (1)时间: 明朝中后期 。 (2)地点:江南。 (3)行业:丝织业。 (4)标志: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 (5)性质: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3.特点: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发展缓慢。 4.缓慢原因:政府采取加强控制和掠夺的手段予以压制;势力强大的经 济传统的压抑;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误区警示 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出 现了手工工场,但“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始终没 有
5、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易错点拔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与资产阶级 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并不存在资产阶级,一方面,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微弱,另一方面,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组织者 并未完全从地主阶级中分化出来,身兼官、商和地主于一体。,主题一 古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史料呈现 史料1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 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 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 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 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 区以工
6、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合作探究,史料2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 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 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读史指导 史料1中体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生产性、专业性、商 业性市镇出现;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史料2中显示出明代中后期,在全国出现了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经营 多样、财力雄厚的大商人出现。,问题思考 据上述史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有何变化。 提示 商业活动场所和时间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
7、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到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流通领域的变化: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逐渐出现“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 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商人地位的变化;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发展 到宋元
8、明清时期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 终没有改变。,史论归纳 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 1.社会政局是否稳定。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反 之,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止,就会严重影响商品交换的进行。 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农业发展带来农产品的增加和农产品有 了剩余,手工业发展带来手工业产品的增加,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需要 交换,这个过程就是由商人通过经商完成的。所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 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3.国内交通和中外交通的状况。比如,秦朝修筑驰道、隋朝开通大运河 和元朝开凿大运河(如通惠河),这都有利于国内贸易的发展。陆上丝绸 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9、的畅通,也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4.货币的发展。货币的统一,柜坊、飞钱和纸币的出现,便利了商品交换 的进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5.政府采取的政策严重影响着商品交换的进行。在我国古代,统治者采 取的不同政策会对商业产生不同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 策都严重阻碍了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南宋统治者鼓励海外贸 易,带来了南宋海外贸易的兴盛。,主题二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史料呈现 史料1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 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 名。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
10、州民 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 久已。”,史料2 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 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 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 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读史指导 (1)史料1中,以数据说明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私营手工业规模超 过官营手工业,说明规模很大。表明私营丝织业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 的生产关系,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 (2)史料2选自史学专著,史料出处说明其与古代经济发展有关,说明 封建政
11、府对工商业发展进行压制,严重阻碍了工商业发展。,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1,说明万历年间苏州丝织业取得了哪些发展。 提示 规模大,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资 本主义萌芽产生。,(2)史料2体现了清代怎样的工商业政策?有什么影响? 提示 压制商业发展。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综合史料说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情况。 提示 明清时期,江南一些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明清政 府对工商业课以重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史论归纳 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四性”的认识 1.进步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生 产关系,代表了中国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10 明清 时期 农耕 经济 辉煌 迟滞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