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19课时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课件新人教版.pptx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19课时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第19课时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课件新人教版.pptx(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2-,-3-,-4-,第19课时 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6-,思维导图,知识清单,-7-,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把树木砍倒,晒干后放火焚烧,然后用石犁翻土播种。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使用范围十分有限,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渐推广。 汉代时,赵过推广耦犁,后又出现犁壁和耧车。 东汉时,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 隋唐时,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耕犁已相当完善。,-8
2、-,思维导图,知识清单,2.农耕技术 (1)耕作技术 春秋战国时,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垄作法。 汉朝时,出现了二牛一人的犁耕法,赵过推行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2)耕作制度 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一年一熟为主。 宋代以后,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灌溉 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翻车;唐朝时,创制了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9-,思维导图,知识清单,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条件:春秋战国时,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
3、广;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2)特点: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4)局限性:农民受到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抗击自然灾害能力差。 (5)影响:在较长时间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由于小农经济长期牢固地存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存在。 微点拨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细致的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它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色,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10-,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官营手工业 (1)
4、历程 夏商周时,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商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春秋战国时,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都收归官办。 (2)特点: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11-,思维导图,知识清单,(3)成就,-12-,思维导图,知识清单,-13-,思维导图,知识清单,2.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3.民营手工业 (1)生产特点: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发展历程 早期状况:经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发展后,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隋唐时期,朝廷赋税户调的布、绢、
5、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宋元时期,民间日常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元代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 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14-,思维导图,知识清单,-15-,思维导图,知识清单,4.享誉世界 (1)西汉时,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2)唐朝时,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西方国家称中国为 “瓷器大国”。 自主探究 想一想有人说,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这种观点
6、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不赞同。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农民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义务,他们的生产还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16-,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串一串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 古代中国农业,自成体系;古代中国手工业,享誉世界。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存在着密切关系:(1)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 (2)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手工业是农业的补充,处于从属地位。,-17-,主题一,主题二,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图片说史 古代农田灌溉工具的革新与应用,解读 以上图片分别为曹魏时期的翻车和宋代的高转筒车,这反映了古代中国
7、劳动人民重视对灌溉工具的革新、应用,也表明水利对农业生产发展有重要作用。,-18-,主题一,主题二,材料探究 材料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绩(部分),-19-,主题一,主题二,思考 精耕细作是古代中国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生产经验。,-20-,主题一,主题二,论从史出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 (1)基本特点 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 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脆弱性:规模小,水平低
8、,具有分散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是一种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21-,主题一,主题二,(2)影响因素 有利因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器、牛耕的普及。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政府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不利因素: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由于自耕农生产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古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22-,主题一,主题二,高考例析 1.(2015课标全国,24)吕氏
9、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23-,主题一,主题二,-24-,主题一,主题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材料解读 材料 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其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白寿彝总主编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19 课时 发达 古代 农业 手工业 课件 新人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