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六单元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六单元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一、单选题1.“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哪一个原则( )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D. 互补性原则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B. 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C. 早晚喝菜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D. 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3.1964 年 10 月 16 日,一团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的国防建设走进了新时代。该描述反映
2、的我国科技成就是( )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中近程地地核导弹成功发射C. 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天 D.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4.下图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 )A. 高档用品消费的比重下降 B. 文化娱乐消费的比重下降C. 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 D. 旅游教育消费的比重下降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乘出租汽车和开私家车的人多了起来,随之而来的是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 实行“公交 优先”政策 使用清洁燃料 进行城市道路建设 减少车辆生产 A. B. C. D. 6.1980 年,杂交水稻栽培技术成为中国转让
3、给美国的第一项农业科技专利。该技术的发明人是( ) A. 袁隆平 B. 焦裕禄 C. 邓稼先 D. 黄继光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变化的是( ) A.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B. 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2C. 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D. 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8.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4、) A. 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 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 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9.1964 年的某一天,人民日报以“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为题报道了一则新闻。该新闻报道的内容是( ) A.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B.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C.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10.建国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辉煌,下列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东方红 1 号”卫星发射成功 A. B.
5、 C. D. 11.我国在大力发展空间技术方面,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 “东方红 1 号” B. “神舟一号” C. “神舟七叼”D. “嫦娥一号”12.下列是我国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此表不能说明( )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单位:公斤)时间 粮食 肉类 禽类 奶类1978 年 123.619.21 6.51996 年 73.5 32.810.721.4A. 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 B. 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C. 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 D. 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13.19561966 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
6、无数英雄人物,被称为“两弹元勋”的是( )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雷峰 D. 焦裕禄14.我国是世界上能造核武器、自行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五个国家,标志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 A. 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1967 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 1966 年,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进行 D. 1970 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315.下面是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单位:千克),此表不能说明( )A. 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 B. 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C. 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 D. 由于物
7、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16.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文中省略的史实是( ) A. 第一辆汽车制造成功 B. “籼型水稻”培育成功C. 原子弹导弹氢弹试验成功 D. 新型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17.1964 年 10 月 16 日,新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下人物为此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是( ) A. 邓稼先 B. 焦裕禄 C. 王进喜 D. 雷锋二、材料分析题18.近代以来,莘莘学子求新知于世界,学成归来,报效祖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 1872 年到 1875 年
8、,大清王朝先后派出 120 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 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三: 材料四: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
9、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摘自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1)清政府派幼童赴美留学时正处于在哪场运动中?根据材料一概括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 (2)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哪种学说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4(3)邓稼先等归国科学家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有何重大意义? (4)“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改革开放后我国提出了哪一发展战略? 19.加强国防建设,捍卫国家主权是近现代中国人的不懈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6 年 8 月,李鸿章访问英国。泰晤士报发表评论,认为李对英国的政治制度不甚关心,只对枪炮和铁路电报感兴趣,无疑是一种舍本逐末的
10、做法。材料二 “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我们的国际地位和民族尊严。”邓小平材料三 十二届全国人大发言人傅莹在回答美国记者有关中国“和平崛起”和军费不断增长的问题时说:“我们有一个很弱的国防力量,我们就和平了?我们从中国自身的历史、经验上认为,我们认为和平是需要实力来维持和维护的。” (1)举例说明李鸿章“只对枪炮和铁路电报感兴趣”的表现。结合泰晤士报的评论和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两弹”具体指什么?“两弹”的研制表明我国国防建设的方向是什么?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傅莹所指的“中国自身的历史、经验”有哪些? 20.中国的古代、近代和现代的科学家层出不穷,他们是民族的脊
11、梁。(1)以上三位科学家的名字:图一_ 图二_ 图三_ 。 (2)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图一_ 图二_ 图三_ 5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分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目的是避免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使经济健康持续良好的发展,所以答案 B 项正确。A 项 C 项均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排除。D 项和生物的多样性相矛盾,排除。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难度较大。2.【答案】B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C早晚喝菜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D缝
12、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不符合题意,所以此题选 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的准确识记。3.【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题文中“蘑菇云腾空升起”是原子弹爆炸的情形,因此,该描述反映的我国科技成就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故答案选 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知识迁移能力。4.【答案】C 【解析】【分析】依据图表信息和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大幅度增加,所占比重稳步提高,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C 项符合题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下册 第六 单元 科学技术 社会生活 单元测试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