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之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之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之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单元 社会之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单选题1.“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惨痛教训是( ) A.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C. 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D.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2.“魂飞万里,盘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路漫漫其修远兮,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随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前倾澄碧。”习近平总书记这首词作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B. “铁人”王进喜 C.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敬爱的总理周恩来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兰考县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号
2、召全党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杰出代表。他被誉为( ) A. 解放军好战士 B. 党的好干部 C. 两弹元勋D. “铁人”4.(2017龙东) 1957 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表达了( ) A.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C.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 “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5.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叙述错误的是( ) A. 1958 年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失误,所以没有取得任何成就B. 工业化起步于“一五”计划,开始有计划地进
3、行社会主义建设C. 中共八大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良好的开端D.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严重破坏民主和法制的典型是 “刘少奇冤案”6.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 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 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C. 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7.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B. C. D. 28.如图图片最有可能出现在( )A. “大跃进”运动时期 B.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4、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9.新中国建立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时间最长、最严重的“左”倾错误是( ) A. 大跃进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0.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上海市东亚面粉厂的孙老板亲率员工敲锣打鼓地向上海市领导报喜:东亚面粉厂接受公私合营。据此推测当时我国正在进行( ) A. 三大改造 B.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大跃进”运动D. 人民公社化运动11.下列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中,粮、棉、钢、煤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年 度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煤产量1952 年 1.64 亿吨 130 万吨 13
5、5 万吨 0.65 亿吨1957 年 1.95 亿吨 164 万吨 535 万吨 1.3 亿吨土改的完成 一五计划的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国企的改革 A. B. C. D. 12.“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历程中的不同节点,都高度重视总结经验。成功的就坚持下来,负面的就用来警示,这已经成为一个传统。根据材料将下列图片进行分类( ) A. 负面、成功 B. 负面、成功C. 负面、成功 D. 负面、成功313.具有历史震撼力的张艺谋的电影活着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 A. “文化大革命”期间 B. “大跃进”时期 C. 土地
6、改革时期 D.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期间14.在 1953 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了后遗症”。这种评价告诉我们( ) A. 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B. “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所有指标C. 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失误占主导地位 D. “一五计划”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中心15.据悉,中央组织部计划在今年“七一”前夕,于全国范围内表彰一批优秀县委书记1966 年 2 月,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号召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的榜样( )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7、. 雷锋 D. 邓稼先16.建国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此,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 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B. 进行土地改革 C. 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 D.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17.见下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A. 稳定物价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国有企业改革D. 三大改造18.1956 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土地改革的完成 A. B.
8、C. D. 二、材料分析题19.阅读材料:材料:我国 19661968,1975 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工业总产值 国家财政总收入 工业总产值 国家财政总收入1966 年 2534 亿元 558.7 亿元 1968 年 2015.3 亿元 361.3 亿元41967 年 2104.5 亿元 419.4 亿元 1975 年 3219 亿元 815.6 亿元请回答: (1)1967,1968 年连续两年,我国工业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1975 年我国经济情况好转,各项经济指标回升,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3)我们应该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20.某校九
9、年级(1)班同学,在历史课上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迈入新时代】材料一:见下图【国际新形象】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影响世界的十件大事第一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二件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三件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第四件 提出“三个世界”战略思想第五件 打破西方封锁新中国的坚冰 第六件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第七件 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八件 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九件 全面阐述“和谐世界”理念 第十件 成功兴办北京奥运会材料三: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每
10、 37 卷) (1)根据材料一的发展曲线,分析中国在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这个时期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指出时期中国国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2)材料二中第七件大事港澳回归得益于哪一构想的提出?我国成功收回港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 1992 年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4)【强国党领导】综合上述探究,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如何应对未来发展中的挑战? 2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的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11、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材料二 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好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样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支柱。你们这样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了!”材料三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5材料四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材料五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
12、下册 (1)材料一所说的内容出自哪部文件?该文件是哪一年制定的? (2)材料二中的“你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想干什么”? (3)材料三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 (4)材料四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5)材料五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 22.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
13、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 年 1 月 1日社论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 年 6 月 21 日社论材料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1958 年 8 月 3 日社论材料四:“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世界上没有一个现代化国家是闭关自守搞起来的。美国经济技术的强大,日本能够后来居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广泛采用世
14、界各国的技术专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1979 年 1 月 1 日社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果?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产生的?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6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解析】【分析】“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在探索
15、中出现的严重失误,他们都忽视了我国的国情,因此给我们的共同教训就是要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A 项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惨痛教训,符合题意;B 项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是 “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不符合题意;C 项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是 “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不符合题意;D 项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惨痛教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共同惨痛教训。2.【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好官” “为
16、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信息可知,习近平总书记这首词作称赞的历史人物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A 项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和题干中的“好官”不符,不符合题意;B 项“铁人”王进喜和题干中的“好官”不符,不符合题意;C 项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符合题意; D 项敬爱的总理周恩来和题干中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焦裕禄的识记能力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3.【答案】B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焦裕禄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杰出代表。因为国家主席习近平:“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
17、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只有选项 B 符合题意,故选 B。【点评】此题考查焦裕禄相关的知识点。4.【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到 1957 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1953 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 1956 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了“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
18、利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故选 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题干的关键信息是“1957 年”“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 1953 年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就是发展重工业。75.【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8 年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破坏,但还是取得一定成就的,故 A 项不正确。【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本题难度适中。6.【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 项与 1978 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下册 第二 单元 社会 主义 制度 建立 社会主义建设 探索 单元测试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