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材料 鲁班复姓公输,名般,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匠世家,因他是鲁国人,故称鲁班。 墨子 礼记 孟子等先秦典籍,对鲁班的事迹都在记载,如鲁班为楚国造云梯、钩强等武器,发明和制作了铲、钻、曲尺等工具。汉代以来,鲁班的事迹广为流传,出现了许多赋予民族、地域色彩的民间传说,鲁班文化由此衍生,影响深远。鲁班从行业祖师爷成了建筑行业之神。很多神奇瑰丽的建筑附会传说成为鲁班的手笔。宋元以来,在全国许多地方建有堂庙,供奉鲁班神像,祭祀鲁班。这些地方称鲁班殿,又叫祖师殿。大凡行会议事,订立行规,商讨工价、师傅收徒等,都在祖殿举行。明代成书的民间工匠业务用书,被命名为鲁班经 ,流传至今。摘编
2、自孙中原鲁班文化研究的意义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鲁班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巧匠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并简析鲁班文化的影响。【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各文化间的交流。(2)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重视创新、精益求精、注重实践、敬业专注。影响:推动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行业规范的建立;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2材料 初唐时,饮茶风尚局限于东南、西南等地,北方饮者较少。8 世纪初,饮茶风气开始在北方蔓延, “自邹、齐、沧,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启店铺煎茶买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
3、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 全唐诗中涉及茶事的诗作有 600 余首,诗人达 150 余人次。安史之乱,陆羽流落江南,潜心研究茶事,阖门著述茶经 , “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2好事者家藏一副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陆羽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影响历代的茶人纷纷效仿创作茶书。1191 年, 茶经传到日本,使茶学在日本广泛传播,目前, 茶经已经译成日、英、韩、德等多种文字。摘编自中国唐代茶文化探析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陆羽著茶经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
4、合所学知识,简述陆羽茶经的影响。【答案】(1)背景:唐代大一统与民族融合有利于饮茶风气的传播;制茶业的兴盛;文人对饮茶的推崇;儒家思想的影响;江南经济的繁荣;安史之乱之后,江南较为安定。(2)影响: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茶学的发展,为后世茶文化提供了典范;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向外传播。3材料 包拯(9991062),北宋著名政治家。他对宋代官场之弊有深刻认识,疾呼当政者必须以法令严惩贪赃枉法、蠹政害民的种种行为;包拯所处的仁宗时代,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他提出了旨在节财节用、轻徭薄赋、减轻民众负担、缓和社会矛盾的对策与改革方案。在对待农工商关系的问题上,包拯突破了前人强本抑末的儒家传统
5、观念,在重农的同时,主张发展工商业;包拯主张对科举的改革实行弥封誉录考校举人之法。包拯在朝廷为官刚正不阿,打开官府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到他面前陈述是非曲直,使胥吏不敢欺骗长官。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包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3选编自宋史包拯传译文(1)根据材料,概括包拯提出的改革建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包拯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答案】(1)建议:以法治吏;节财节用、轻徭薄赋;农商并重;改革科举。(2)原因:忠君爱国;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严格执法;不畏权贵,为民伸张正义。【解析】(1)结合材
6、料中的“以法令严惩贪赃枉法” “节财节用、轻徭薄赋、减轻民众负担” “在重农的同时,主张发展工商业” “对科举的改革” “为官刚正不阿”等进行概括即可。(2)可以从包拯的改革措施及本身的个人品质进行分析。4材料 (明太祖)谕群臣曰:“朕起兵至今四十余年,灼见情伪,惩创奸顽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后嗣止颁(律)与大诰 ,不许用黥刺、剕、劓、阉割之刑。臣下敢以请者,呈重典。 ”又曰:“朕罢丞相,设府、部、都察院分理应政,事专归于朝廷。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皇亲帷谋逆不赦。余罪,宗亲会议听取上裁。法司只许举奏,毋得擅逮。勒诸典章,永为遵守。 ”明史太祖本纪(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7、,概括明太祖的治国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太祖这些措施的影响。【答案】(1)措施:废除丞相设府、部、都察院;大力整顿吏治,乱世用重刑,和平年代颁布法律废除黥刺、剕、劓、阉割之刑,不能擅自逮捕皇族。(2)影响:有利于保护统治者的利益;有利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45材料 顾炎武一生治学的方向可以用“经世致用”来概括。基于这种思想,他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造成的恶果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顾炎武批判宋明理学“用心于内”的方法是“近世祥学之说耳” 。他反其道而行之,提倡外向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顾炎武所提倡的治学绝不仅仅是训诂考证,而是与“当世之务”紧密联系的。潘来
8、在日知录序中就曾指出:“如第以考据之精详,文辞之博辩,叹服而称述焉,则非先生所以著此书之意也。 ”顾炎武治学有两大特点,一是注重实地的考察,一是重视书本知识的积累。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治学思想的内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顾炎武治学思想的作用。【答案】(1)内涵:注重实用,反对空谈;强调实证和实事求是;注重学习和积累知识。(2)作用:有利于纠正宋明以来理学空谈的不良学风,开创了清初实学的新风,他所倡导的学以致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突破了中国自古以来形而上学的思维传统,有利于塑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6材料 屠呦呦,1930 年
9、出生于浙江宁波。1951 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20 世纪 60 年代,由于对抗疟疾的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疟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此,越南共产党领导人向中国求援。1967 年中国启动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有来自全国 60 多个单位的 500 名科研人员参加,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 年,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5在失败了 190 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问世 40 多年来,
10、共使超过 600 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2015 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2017 年,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摘编自2015 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关于屠呦呦的颁奖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屠呦呦成功发现青蒿素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意义。【答案】(1)原因: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越南战争期间,越南疟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越南共产党向中国求援;中国政府重视疟疾的防治;屠呦呦及其团队紧密合作和辛勤工作;中西医结合,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创新。(任答三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意义:青蒿素的发现对疟疾的治疗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推动了世界医学的发展
11、;是中国传统中医学对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体现;充分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创新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任答三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1)通过“20 世纪 60 年代,由于对抗疟疾的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疟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得知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通过“越南共产党领导人向中国求援”得知越南战争期间,越南疟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越南共产党向中国求援;通过“20 世纪 60 年代,越南共产党领导人向中国求援。1967 年中国启动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有来自全国 60 多个单位的 500 名科研人员参加”得知中国政府重视疟疾的防治;通过“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1971 年,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解读 热点 难点 突破 专题 17 中外 历史人物 评说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