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师用书(含解析).docx
《(浙江专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师用书(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师用书(含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十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挖命题【考情探究】5 年考情考点 考试内容、考核要求真题示例 考查角度 学科素养考查热度2018 浙江 11 月选考,11,2 分 洋务运动 史料实证2017 浙江 11 月选考,8,2 分民族工业的发展 史料实证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b)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c)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b)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c)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c)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
2、现(c)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c)2017 浙江 4 月选考,12,2 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历史解释 分析解读 本专题为高考必考专题,几乎每次考试均有试题出现。从考查内容角度来看,重在考查民族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概况及所折射出的历史本质。如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工业的产生途径、初步发展等,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之间的关系。从考查的学科素养角度分析,重在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的考查。从试题题型来看,选择题和主观题均有出现。复习本专题时,建议考生加强对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的认识和理解,注重梳理民族工业发展的阶
3、段性状况及其特点。【真题典例】2破考点【专题概览】一、时空定位二、阶段特征本专题时间上起鸦片战争,下迄新中国成立,囊括了近代中国一百余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在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背后,是资本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明的传入,不仅打破了中国封闭性的经济,还引发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近代中国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可归纳出两条线索:主线一: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主线二: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9 世
4、纪六七十年代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采用机器生产的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随之产生,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近代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东南沿海地区甲午战争以后(19 世纪末)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国内外环境的宽松,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迅速发展,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下去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棉纺织业、面粉业、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但是官
5、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沦陷区的民族企业由于日军的摧残和破坏遭受严重损失,国统区的民族企业也遭到官僚资本的压榨;由于美国的经济侵略和官僚资本的压迫,民族工业陷入困境【考点集训】考点一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2018 浙江台州高三期末,11)下表为浙江部分年份生丝和丝织品出口统计。其反映了当时丝织业( )年份 1750 1850 1875 1895数量(担) 1397 15000 79000 110000生丝出口税率(%) 9.43 3.97数量(担) 18229 12000 6000 228丝绸出口税率(%) 3.11 4.17A.仍然保持传统生产的优势B.国际竞争力显著
6、增强C.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原料生产的均衡发展答案 C2.(2018 浙江高三“五校联考”,6)1866 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1872 年李鸿章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从创办福州船政局到创办轮船招商局最能体现( )A.为了“制夷”,清政府正式开始“师夷”B.为了“自强”,清政府全力加强军备建设C.为了“求富”,洋务运动重心开始转移D.为了“自救”,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答案 C3.(2013 北京文综,18,4 分)1893 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
7、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答案 D4.(2013 重庆文综,6,4 分)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 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4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答案 B考点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2018 浙江杭州高三质检,9)某同学准
8、备了一份研究性学习材料,其中包括如下关键词:“工业建设会”“一战”“纺织业”“青岛”。他最有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B.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潮 D.国民政府时期的民族工业答案 C2.(2018 浙江嘉兴 3 月选考模拟,8)19121922 年,中国纺织业中纱锭生产由 50 余万锭增到近 160 万锭,年均增长率为 12.1%;布机生产由 2616 台增至 6675 台,年均增长率为 11%。纺织业由长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天津、青岛、武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这主要说明了( )A.纺织业中心向内地转移B.民族纺织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C.自
9、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D.近代民族工业格局以轻工业为主体答案 B3.(2017 浙江台州 9 月选考质评,10)下表所示是 19141922 年中国商办纱厂的盈利情况。(注:表中数字为每包纱的平均盈利情况)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有( )年份 1914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纱价(元) 139.16 212.59 221.68 279.72 271.61 210.49 195.50盈利(元) 19.58 36.93 21.43 70.56 64.97 10.21 -20.63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总体较好 该时期发展与国民政府的政策有关该时期发展与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10、有关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导致盈利有所回落A. B. C. D.答案 B探史料探究一 “欧风美雨”下的晚清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史料呈现5史料 1 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史料 2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黄炎培等川沙县志(民国
11、二十六年版)史料 3 从清政府自身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则是一次较低层次的近代化运动。即使它自身有很多弊病,但作为中国近代化的最早尝试,它深刻动摇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结构。这也意味着长期适应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努力适应刚刚起步不久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的要求。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读史指导史料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史料 2: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史料主旨史料 3:对洋务运动进行多角度评价唯物史观三则史料反映了要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探究中,透过历史纷繁
12、的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史料解读重点阐释陈旭麓先生认为旧的生产方式逐步解体不仅给社会带来了苦难,产生消极影响,同时更促进了新生产方式的诞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和标志反映了洋纱盛行下的中国妇女传统技能荒废,被迫进入工厂打工,社会风俗堕落洋务运动作为清政府的自救运动,虽没有实现自强的目标,但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史料认识中英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固守古老文明的中国在列强军事打击、商品倾销的巨大冲击中败下阵来,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衰败、解体,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由此改变,出现了以洋务企业、民族工业为代表的近代工业,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
13、进史料应用1.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史料 1 中“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的含义。答案 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的基础,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是资本主义,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依据史料 2,概括在近代历史变迁中国人“痛苦”的表现。6答案 传统谋生手段消失,为谋生迁往城市做工,感叹社会风气的变化。3.史料 3 分别从哪些角度评价了洋务运动?答案 对清政府来说,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是一次较低层次的近代化运动;从文化发展角度看,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化方向发展。探究二 在夹缝中求
14、生存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史料呈现史料 1 据统计,18581911 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 1 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 953 家,创办资本总额为 2 亿多元。而 19011911 年就设立了 650 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 1.4 亿多元,其中江苏 162 家,湖北 82 家,广东 54 家,四川 42 家,直隶 37 家,浙江36 家,奉天(今辽宁)30 家,福建 22 家,安徽 21 家,山东 20 家,湖南 11 家,江西 10 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行业 纺织业 缫丝业 面粉业 火柴业 水电业 机器业 矿冶业数量(家) 82 70 53 28 60 20 73
15、资本额(万元) 1332.1 556.9 786.8 130 3813.8 352.1 2272.9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史料 2 19131918 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英国 德国 法国年份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1913 96910944 100 28302403 100 5299517 1001914 105207580 108.5 16696945 58.9 4951471 93.41917 51989135 53.6 2309160 43.61918 49890293 51.5 1568858 29.6周秀鸾第一次世
16、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料 3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此次工业化是一次民营资本集体崛起的盛宴,它的主角是以赢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 1912 年到 1920 年间达到 13.4%。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史指导史料 1:19011911 年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史料 2:一战期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呈减少趋势史料主旨史料 3:19121920 年出现了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史料解时空定根据史料 1 中的“19011911 年”可判断此时
17、是甲午战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根据史料 2 中的“19131918 年”和史料 3 中的“19121920 年”可判断此时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7位读重点阐释反映了 19011911 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这一时期开办的工矿企业数量增多,资本总额增长,但地区结构和部门结构不合理。19131918 年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的减少说明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侵略。19121920 年间工业增长率的大幅提高说明此时民族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史料认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具有先天不足(资金、技术、人才),后天畸形(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的特
18、点,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 1 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9011911 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成因。答案 特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较快;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成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受西方经济影响较深;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2.概括史料 2 中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趋势,依据史料 2、3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出现的原因。答案 变化趋势:19131918 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
19、值大大缩减。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的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答出任意三点即可)3.综合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案 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与西方资本主义相比,民族工业发展缺少资金、技术、人才、国际国内市场等基本要素。过专题【五年高考】A 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1.(2017 浙江 11 月选考,8,2 分)据统计,从 189
20、51913 年,资本在 10 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 549 家。18941913 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 15%。这一时期集中在上海的缫丝工业显著发展。这说明( )A.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D.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答案 D2.(2017 浙江 4 月选考,12,2 分)20 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歌词意在( )A.提倡国货抵制洋货8B.倡导教育救国须从实业做起C.希望民
21、族产业改进提高D.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答案 C3.(2016 浙江 10 月选考,9,2 分)清光绪年间,有大臣上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此现象反映了( )A.棉纺织业彻底衰败 B.自然经济日渐解体C.经济结构全面转型 D.农产品开始商品化答案 B4.(2016 浙江 10 月选考,27,2 分)清末,有外国人描述洋务企业:“每部门都有一些衣服华丽而懒惰的士绅,各处偃息,或专心钻研经书。我们向英籍经理询问,才知道他们是主管官吏们的朋友;虽然对于工作一无所知但是他们都领薪水
22、,当监督、稽察和上司机器没有人看护,坏了没有人管。”上述现象说明( )A.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极力渗入洋务企业的管理B.士子面临读经科考和参与洋务的两难选择C.“中体西用”思想因士绅抵制而难以落实D.官办经营体制导致洋务企业弊病丛生答案 D5.(2016 浙江 4 月选考,8,2 分)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制造业( )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数和资本额(18661913 年)18661894 年 18951913 年类别设厂数 设立资本(元) 设厂数 设立资本(元)船舶修造 7 2700 16 51870轧花机制造 3 300 14 2520缫丝机制造 1 400 9 5600合计
23、11 3400 39 59990A.为欧美列强所控制 B.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C.较其他产业发展迟缓 D.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答案 B6.(2015 浙江 10 月选考,9,2 分)1872 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 )A.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B.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C.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D.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答案 D97.(2015 浙江文综,18,4 分)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 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
24、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答案 D8.(2015 浙江文综,20,4 分)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D.国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版 年高 模拟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十二 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 曲折 发展 教师 解析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5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