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七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七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七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出题人:谭发启审题人:张晓维一、单选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我国自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宗法制是西周统治者创立的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关系的上下尊卑贵贱秩序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基础,是调整统治阶级内
2、部权力、财产继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至今还影响着现代中国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层面。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正是家族血缘关系的表现,即受到宗法制的影响。所以本题选 B,A、C、D 不符合题干要求。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2.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儿的“封建”是指A. 郡县制B. 宗法制C. 行省制D. 分封制【答案】D【解析】【详解】 “封建”即分邦建国,指的是分封制,选 D。郡县制是秦朝推广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 A;宗法制是西周按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排除 B;C 是元朝创设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 C。- 2 -3.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
3、,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井田制 D. 宗法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据材料中“不与古同”可以排除先秦时实行的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BCD 均错误。材料中“罢侯置守”指废除分封制,罢去诸侯,实行郡县制,设置郡守,答案为 A。【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4.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 ”这个“制”指A. 禅让制B. 宗法制C. 中央集权制D. 世袭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这里的“制”指的就是政治制度,也就是秦
4、朝的政治制度。内容就是指的中央集权制.所以本题选 C。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5.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下列与此相关的整治措施,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设置军机处创立皇帝制度实行三省六部制废丞相,设内阁A. B. C. D. 【答案】A【解析】- 3 -是清朝设立;是秦朝设立;是隋唐时期;是明朝时期,选择 A 正确。6.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A. 郡国并行制度B. 中朝制度C. 刺史制度D. 察举制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汉地方行政体制。西汉
5、统治者吸取秦暴政而亡的经验教训,认为秦之所以很快消亡 就是因为没有分封宗亲以拱卫王室,故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也进行分封,即郡国并行制度。因此选 A。考点: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点评: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及其趋势(1)演变: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但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秦朝吸取西周的教训,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分割王国;同时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隋唐时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北宋派文官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2)趋势:存在中央与
6、地方的矛盾,但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分权是加强中央权力的有效手段,如北宋、明朝特别突出。7.下面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4 -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表中列举的四个特征分析,符合宋代重文、冗官、经济机构增加(如转运使、三司等) 、印刷术发展、分割军权的特点。因此选 C。考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点评:北宋采取的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7、但是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了“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8.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进入另一个阶层,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促进社会流动的是A. “立嫡以长不以贤”B.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C.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D.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科举制度最能促进社会流动,而能反映科举制度的选项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故 C 项正确;A 是宗法制,排除;B 是察举制,排除;D 是九品中正制,排除。9. 在清宫廷剧步步惊心中,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雍正年间,她
8、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 皇帝与宰相共商国是 B. 行省官员向皇帝述职C. 军机大臣跪见皇上 D. 地方大员密折奏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我国古代中央中枢权力机关演变的掌握情况。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 5 -相制,清承明制,所以清代是不可能有 A 项的“皇帝与宰相共商国是”的现象。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皇帝与大臣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皇帝越来越高高在上,所以军机大臣跪见皇上是政常的现象。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所有的军事大事都皇帝一个决策,所以 BD 两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丞相制的发展演变10. 下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
9、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 )奴隶 妇女外邦人 儿童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意在考查能有资格参加雅典公民大会的人有哪些。雅典的民主是少数成年男人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是没有民主权利的。11.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 ”这反映了A. 真正掌握真理的人都成为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牺牲品B. 雅典民主仅局限于男性公民的民主C. 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成为雅典民主
10、政治的基石D. 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很多弊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揭示了雅典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庸人执政现象,而真正的治国人才则无法施展自身的能力,产生了很- 6 -大的弊端和不利影响。因此选 D。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点评: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1)民主范围非常有限,而且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民的奴隶主专政,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政治权利;(2)小国寡民体制下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如抽签选举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最大的弊端)12. “在我们
11、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这表明古希腊广大公民群众空前高涨的参政意识,民主政治进人巅峰。这种局面最有可能出现在A. 伯利克里时期 B. 克利斯提尼时期C. 梭伦统治时期 D. 亚历山大时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过程:1奠基:公元前世纪初梭伦改革;2确立:公元前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3顶峰:公元前 5 世纪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期” 。因此选 A。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点评:通过对新课改地区近三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西方政
12、治文明部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专题,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特征、评价是考查的重点之一,此外,在复习本单元时应注意联系我国的近现代民主政治和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认识人类政治文明的统一性、连续性和多样性。13.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B. 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C. 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D. 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答案】C【解析】- 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从材料的“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
13、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 ”可见英国的格雷斯顿认识到鸦片战争使非正义的,没有为战争做辩护。故 AB 错误;题干材料不能体现英国的格雷斯顿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故 D 错误;从材料的“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可见英国的格雷斯顿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故 C 正确,故选 C。14.有学者指出:“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南京条约中我们近年来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他们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对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A. 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B. 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C. 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D. 近代国
14、家主权意识淡薄【答案】D【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核心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严重践踏了我国的关税自主权和司法主权,当时清朝统治者轻看这一点说明他们没有主权意识,故答案为 D 项;如果为了防范西方的经济侵略,那更应当重视商品的税收问题,故 A 项说法错误,排除;B 项不符合材料的主要意图,如果是抚夷,那对五口通商也不该痛心,故排除;当时还没有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排除 C 项。15.黎仁凯在洪仁玕的历史定位中指出:对于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的洪仁玕,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说明史学家对洪仁玕的定位较高,主要是
15、看重了他A. 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领导了防御战B. 利用西方学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C. 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D. 最早进行“器物”及政治改革的实践【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认为洪仁玕的进步性在于“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 ,所以 A 选项排除;D 选项说法错误,最早进行“器物”和政治改- 8 -革的是洋务运动;B 选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起义,不是民主革命,所以宣传的思想也不是民主革命思想;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 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名师点睛】关于太平天国运
16、动,我们要明确两个时间段,一个是运动前期,代表性的著作有天朝田亩制度 ,是纯纯的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另一个是运动后期,代表著作是资政新篇 ,反映出的是资产阶级的一些思想。16.中国近代政治思想一书中写道。 “大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该“政治纲领”是A. 临时约法B. 天朝田亩制度C. 共同纲领D. 中国土地法大纲【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太平天国” “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可知,该“政治纲领”是天朝田亩制度 。故答案为 B 项。 临时约法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 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政
17、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颁布的,排除 A、C、D 项。【点睛】 天朝田亩制度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太平天国试图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所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农民作为小生产者,平均分配土地满足了其要求,但产品归公的思想又超越了其小私有者的本性,农民失去了拥有土地的意义,无法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再加上军事斗争紧张,
18、无暇顾及复杂的社会改革,所以根本无法实现。17.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在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或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严重的)是A. 开辟沙市、重庆等内地城市为商埠- 9 -B.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C. 给予日本巨额赔款D. 割让台湾岛、澎湖列岛等给日本【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最有利于列强在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列强根据最惠国待遇的条款也获得了这个权利,这样就使列强对华的侵略进入了资本输出阶段,从而也就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 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六盘水市 六枝特区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