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6宋明理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6宋明理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36宋明理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宋明理学1.西游记一书记载了孙悟空等人学习道家的法术,后来却皈依佛教“明心见性”的故事。而他们取经的目的又是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这表明( )A.唐朝实现了三教合归儒B.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C.唐朝道家地位开始衰弱D.三教合流符合政治需要答案: D解析: 三教合归儒的实现是在宋代,故 A 项错误;文学创作应该尊重史实与材料主旨无关,故 B 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道家的衰微,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三教合流的目的是让唐太宗这个儒家明君更好地治世,即为政治服务,故 D 项正确。2.孔子本人罕言“性与天道”,而朱熹则常提“理”“气”“性”“太极”等形而上的概念。这一变化体现了儒学( )
2、A.思辨化的趋向B.信仰重建的完成C.普及化的实现D.伦理纲常的弱化答案: A解析: 题干反映了孔子罕言“性与天道”发展为朱熹常提“理”“气”“性”“太极”,这说明了儒学的发展出现了思辨化趋向,故 A 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出信仰的重建,故 B 项错误;题干并未提到儒学实现普及化,故 C 项错误;朱熹理学强化了伦理纲常,故 D 项错误。3.周太王(周王朝的奠基人)长子泰伯为让位给弟弟季历而出走,论语称赞泰伯品德高尚,而朱熹却称泰伯出走是因为不赞成太王灭商的意图。由此可见,朱熹( )A.重视君臣之义B.重视心性修养C.强调知先行后D.认同宗法秩序答案: A解析: 朱熹认为“泰伯出走是因为不赞成太王
3、灭商的意图”,即认为周灭商有违君臣之道,这体现了朱熹重视君臣之义,故 A 项正确;重视心性是心学的主张,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故 B 项错误;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强调知先行后不是朱熹的主张,故 C 项错误;朱熹认为“泰伯出走是因为不赞成太王灭商的意图”,体现了他重视君臣之义,与宗法秩序无直接关系,故 D 项错误。4.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2D.红楼梦取材于现
4、实,反映宋代生活答案: A解析: “红楼梦”“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反映了四书的地位很重要,这是南宋以后理学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结果,故 A 项正确。理学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权威地位动摇”不符合史实,材料也不能体现,B 项错误;题干信息没有反映 C 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清代对儒家思想的认识,D 项说法错误。5.“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说明王阳明( )A.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心中B.主张圣人之道就是天理C.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D.提出“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答案: A解析: 材料认为向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考点 规范 36 宋明理学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