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金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金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金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金安高级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1.下列化学药品与警示语对应正确的是( )酒精剧毒品 浓硫酸腐蚀品 汽油易燃品 烧碱剧毒品 氯酸钾氧化剂 硝酸铵爆炸品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确定其对应警示语,浓硫酸有强腐蚀性腐蚀品,汽油是易燃品,氯酸钾氧化剂,硝酸铵中氮为+5、3 价,一定条件下易生成氮气爆炸品,烧碱具有强碱性、腐蚀性不属于剧毒品,酒精易燃、可食用属于不剧毒品,故正确的是,D 正确。2.某溶液可能含有 SO42-、CO 32-、Cl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溶液的离子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
2、滴加 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 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A. 一定有 SO42- B. 一定有 CO32-C. 不能确定 Cl 是否存在 D. 不能确定 SO42- 是否存在【答案】D【解析】【详解】取少量溶液滴加 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和 Ba2+生成沉淀的阴离子,可能为 SO42-、CO 32-等;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产生无刺激性
3、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说明沉淀中包含碳酸钡沉淀和硫酸钡沉淀;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 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是 AgCl沉淀,但步骤中加入了盐酸含有 Cl-,所以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综上所述,溶液中含有 SO42-、CO 32-、Cl ,选项 D不正确;符合题意。3.向盛有 I2水溶液的试管中,再加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2 -A. 上层橙红色,下层接近无色 B. 均匀、透明、紫红色C. 均匀、透明、无色 D. 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I 2水溶液是棕色
4、,加入密度大于水的四氯化碳,因为 I2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下层为四氯化碳的典溶液,为紫红色,上层为水,接近无色,故 D正确。考点:溶解度的知识点。4.实验室中需要配制 2 mol/L的 NaCl溶液 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量的NaCl的质量分别是( )A. 950mL,111.2g B. 500mL,117gC. 1000mL,l17g D. 任意规格,117g【答案】C【解析】【详解】实验室没有 950mL的容量瓶,应用 1000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则根据溶液的浓度均一性的特点,n(NaCl)=1L2mol/L=2mol,其质量 m(NaCl)
5、=2mol58.5g/mol=117g,故合理选项是 C。5.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 Na2O2、Fe 3O4、CuO 均为碱性氧化物B. 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 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 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不选 A;B、氯化铁溶液不属于胶体,错误,不选 B;C、四氯化碳不是电解质,错误,不选 C;D、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都为混合物,正确,选 D。考点:物质的分类6.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K+、NO 3-、Cu 2+ B. K
6、+、OH 、Na +- 3 -C. Ba2+、SO 42-、Na + D. Ca2+、CO 32-、Na +【答案】A【解析】【详解】该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的氢离子,AK +、NO 3-、Cu 2+之间不发生反应,也不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 A正确;B. OH 与 H+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 B错误;C. Ba2+与 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 C错误;D. Ca2+与 CO3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 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 A。7.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醋酸 CO32-+2H+=H2O+CO2B.
7、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铁粉 2Fe+6H+=2Fe3+3H2C. 向盐酸中投入碳酸钙 CO32-+2H+=H2O+CO2D.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 +SO42-+Ba2+2OH-=BaSO4+2H 2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醋酸是弱酸,用化学式表示,故 A错误;B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铁粉反应生成 Fe2+,故 B错误;C.碳酸钙难溶于水,用化学式表示,故 C错误;D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为 2H+SO42-+Ba2+2OH-=BaSO4+2H 2O,故 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的相关知识。8.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
8、正确的是( )A. 物质失去的电子数越多,其还原性越强B.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C. 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它一定被还原D. 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还原性的强弱与失去电子数的多少无关,与失去电子的难易有关,错误,不- 4 -选 A;B、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物质做还原剂,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错误,不选B;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化合价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不能确定是被还原还是被氧化,不选 C;D、置换反应中肯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选D。考点:氧化还原反应9.将 SO2气体与足量 Fe2(SO 4)
9、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 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SO 2+2Fe3+2H2O= +2Fe2+4H+,Cr 2O72-+6Fe2+14H+=2Cr3+6Fe3+ 7H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还原性 Cr3+Fe 2+SO 2B. 氧化性 Cr2O72-SO 2Fe 3+C. 两个反应中 Fe2(SO 4) 3均作还原剂D. Cr2O72-能将 Na2SO3氧化成 Na2SO4【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 SO2+2Fe3+2H2O=SO42-+2Fe2+4H+ 中,SO 2做还原剂,Fe 2+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SO 2 Fe2+,反应 Cr2O72-+6Fe2
10、+14H+=2Cr3+6Fe3+ 7H2O中 Fe2+为还原剂, Cr3+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 Fe 2+ Cr3+,综上所述还原性:SO 2 Fe2+ Cr3+,故 A错误;B.反应 SO2+2Fe3+2H2O=SO42-+2Fe2+4H+中,Fe 3+做氧化剂,SO 42-为氧化产物,SO 2为还原剂,所以氧化性:Fe 3+ SO42- SO2,反应 Cr2O72-+6Fe2+14H+=2Cr3+6Fe3+ 7H2O中, Cr 2O72-为氧化剂,Fe3+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 Cr 2O72- Fe3+,综上所述氧化性:Cr 2O72- Fe3+ SO2,故 B错误;C.反应 SO
11、2+2Fe3+2H2O=SO42-+2Fe2+4H+ 中, 铁元素化合价降低, Fe 2(SO 4) 3为氧化剂,故C错误;D.重铬酸根具有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也能将亚硫酸根氧为硫酸根,故 D正确;本题答案为 D。【点睛】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10.在反应 H2S+H2SO4=SSO 2+2H 2O中,若有 32g硫生成则转移电子为( )A. 6 mol B. 2 mol C. 3 mol D. 4 mol- 5 -【答案】B【解析】【分析】在反应 H2S+H2SO4=S+SO 2+2H 2O中,H 2SS,H 2SO4S
12、O 2,结合化合价的变化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详解】n(S)= ,在反应 H2S+H2SO4=S+SO 2+2H 2O中,H2SS,H 2SO4SO 2,S 的化合价升降变化数值都为 2,所以由方程式可知,生成 1molS,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mol,故选项 B合理。【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本题注意从化合价的角度进行计算。对于同一元素价态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若反应物中该元素化合价有高有低,生成物中该元素也有高有低,则生成物中价态较高的物质是由反应物中价态较高的物质反应产生;生成物中价态较低的物质是由反应物中价态较低的物质反应产生,即符合“高高低低”规律。11.在实验室里,要想使
13、 AlCl3溶液中的 Al3+全部沉淀出来,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 Ba(OH)2溶液 B. NaOH 溶液 C. 氨水 D. 硫酸【答案】C【解析】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强酸中,要沉淀氯化铝中的铝离子,应该用弱碱氨水12. 焰火“脚印” 、 “笑脸” 、 “五环” ,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B. 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镍丝或铁丝)C. 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 利用焰色反应可区分 NaC1与 Na2CO3固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14、A 错误;B盐酸易挥发,因此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镍丝或铁丝) ,B 正确;C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其余的不需要,C 错误;DNaC1 与 Na2CO3固体中均含有钠元素,因此利用焰色反应不能区分- 6 -NaC1与 Na2CO3固体,D 错误,答案选 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焰色反应的有关判断【名师点晴】关于焰色反应需要注意:焰色反应是元素的一种物理性质。无论是金属离子还是金属原子均能发生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不是所有元素都有特征的焰色。只有碱金属元素以及钙、锶、钡、铜等少数金属元素才能呈现焰色反应;焰色反应显色过程与气体物质燃烧产生各色火焰过程机
15、理不相同,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焰色反应并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自身发生燃烧反应而产生的各种颜色火焰,而是它们的原子或离子的外围电子被激发而产生的各种颜色的光。13.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转化不是全部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 NaNaOHNa 2CO3NaCl B. AlAl 2O3Al(OH) 3AlCl 3C. MgMgCl 2Mg(OH) 2MgSO 4 D. FeFeCl 2Fe(OH) 2Fe(OH) 3【答案】B【解析】【详解】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2Na+2H 2O=2NaOH+H2,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2NaOH+CO 2=Na2CO3+H2O,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
16、生成碳酸钙进而氯化钠,Na2CO3+CaCl2=CaCO3+2NaCl,能一步实现反应,A 不符合题意;B.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不溶于水,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铝,B 符合题意;C.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镁,Mg+Cl 2=MgCl2,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MgCl2+2NaOH=Mg(OH)2+2NaCl,氢氧化镁沉淀溶解于硫酸生成硫酸镁,Mg(OH)2+H2SO4=MgSO4+2H2O,能一步实现反应,C 不符合题意;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HCl=FeCl 2+H2,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Cl 2+2NaOH=Fe(OH)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六安市 毛坦厂 中学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学年 高一化学 上学 期期 联考 试题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