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2018 级高一(上)12 月月考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来自欧洲的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在距离地球 20.5 光年以外的太空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颇为相似的行星,并认为这颗行星可能适合孕育生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 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应该主要包括温度适宜 有液态水 无大气 宇宙环境安全、稳定A. B. C. D. 2. 地球上的大气层适于生物的呼吸,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A. 日照条件稳定 B. 日地距离适中C.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D. 有原始海洋【答案】1. B 2. C【解析】试题分析:【1 题详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较厚的大气层和液
2、态水” ;地球的宇宙环境:由于大小行星各行其道,故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条件。故项错误。【2 题详解】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地球上的液态水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导致了地球内部水汽的释放;地球是适宜的大气是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的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3.下图表示“太阳系模式图” ,据科学家预测,2036 年 4 月 13 日一颗小行星将撞向地球,这颗小行星可能来自- 2 -A. 和之间 B. 和之间C. 和之间 D. 和
3、之间【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中是水星、是金星、是地球、是火星、是木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这颗小行星来自小行星带,位于和之间,D 正确。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4. 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A. 由南向北递减 B. 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C. 由北向南递减 D. 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5.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 地
4、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 3 -A. B. C. D. 【答案】4. D 5. B【解析】试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4 题详解】从图中看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D 正确。【5 题详解】太阳辐射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是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B 正确;地球火山爆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 2017 年 12 月 6 日在太阳观测图像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下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 3 600 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 5 80
5、0 摄氏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6. 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中心区域7. 下列现象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A. 短波通讯中断 B. 信鸽迷失方向 C. 指南针失灵 D. 太阳东升西落【答案】6. A 7. 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活动的标志是黑子和耀斑,黑子主要在太阳的光球层,耀斑在太阳的色球层。太阳活动强时,会产生强烈的带电粒子流,这些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干扰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中断;闯入地磁场时,会出现磁暴,指南针失灵;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6 题详解】“大痣”是出现在太阳光球上的颜色变暗的部分,是太阳黑子。选
6、A 正确。- 4 -【7 题详解】太阳活动强时,会产生强烈的带电粒子流,这些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干扰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中断;闯入地磁场时,会出现磁暴,指南针失灵;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与太阳活动无关。选 D 正确。中国共产党于北京时间 2017 年 10 月 18 日 9 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十九大开幕式,回答下列各题。8. 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东八区的区时 B. 120E 经线的地方时 C. 北京的地方时 D. 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9. 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是当地时间A. 2017 年 10 月 18
7、 日 6 时 B. 2017 年 10 月 18 日 12 时C. 2017 年 10 月 17 日 20 时 D. 2017 年 10 月 18 日 22 时10. 10 月 18 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行将移动的方向是A. 在北半球,将向北移动 B. 在南半球,将向北移动C. 在北半球,将向南移动 D. 在南半球,将向南移动【答案】8. D 9. C 10. D【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区时计算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8 题详解】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120E 经线的地方时,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是 116E 经线的地方时,D 不正确。故选 D。【9 题详解】根据区时计
8、算公式: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所求地与已知地时区差,可算出当北京时间10 月 18 日 9 时,纽约时间为 2017 年 10 月 17 日 20 时,C 正确。【10 题详解】10 月 18 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将向南移动,D 正确。【点睛】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所求地与已知地时区差。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加法,西侧用减法。所求地与已知地同为东(西)时区,两地时区差用减法;如果一个东时区一个西时区,两地时区差用加法。- 5 -冬至吃羊肉汤的习俗在四川地区广为流传。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暖中祛寒、温补气血的功效。下图为“北半球冬至日昼夜长短分布图”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
9、列各题。11. 此日,地比地A. 先看到日出 B. 地方时早 C. 地方时晚 D. 区时早12. 图中自转线速度最慢的是A. B. C. D. 13. 冬至日,四川地区吃羊肉汤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四川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四川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四川昼长达一年中最长 四川昼长达一年中最短A. B. C. D. 【答案】11. A 12. D 13. B【解析】【11 题详解】据图可知,两地位于同一经线,因此地方时和区时相同,BCD 均错误;地位于赤道,昼长较地长,因此日出早日落晚,A 正确。故选 A。【12 题详解】地球自转线速度赤道处最大,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据图可知,地纬度最高,
10、因此线速度最慢。故选 D。【13 题详解】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昼长达一年中最短,正确。故选 B。- 6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面积 1060 平方千米,14 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 200 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 。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被称为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 ,完成下列各题。14. 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 圈层 B. 圈层 C. 圈层 D. 圈层15. 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充分说明了陆地环境岩石圈A. 只受内力作用的影响 B. 变化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11、C. 和其他陆地圈层没有关系 D. 组成物质发生着循环变化【答案】14. B 15. D【解析】【14 题详解】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对应图中的圈层,B 对。圈层是地壳,圈层是外核, 圈层是内核,A、C、D 错。【15 题详解】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充分说明了陆地环境岩石圈组成物质发生着循环变化,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岩浆岩,再受外力侵蚀、堆积等作用影响,D 对。景观受内力、外力共同作用的影响,A 错。火山喷发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B 错。岩石圈和其他陆地圈层有密切关系,C 错。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16. “高处不胜寒”是因为近地
12、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A. B. C. D. 17. 春末晴朗的夜晚,东北地区的农民在地里焚烧秸秆以防霜冻,其主要原理是增加A. B. C. D. 【答案】16. C 17. D【解析】试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16 题详解】图中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表示地面辐射、表示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C 正确。【17 题详解】图中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表示地面辐射、表示大气逆辐射,农民在地里焚烧秸秆以防霜冻可以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D 正确。18.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代表东北信风的是A. 甲 B
13、. 乙 C. 丙 D. 丁【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 8 -【详解】东北信风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丁处,D 正确;丙表示盛行西风带,甲和乙表示高空的风。19.下列四幅风带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北半球的西风带应位于北纬 30-60之间,由 30的副热带高压带指向 60的副极地低压带,并考虑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 A 项正确。【考点定位】气压带和风带【名师点晴】明确气压带的名称、分布,能动手把各风带的风向画出来。下图是“地球上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0. 此时,北半球是A.
14、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21. 全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答案】20. B 21. D【解析】试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20 题详解】- 9 -图中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表示北半球的夏季,B 正确。【21 题详解】图中甲是赤道低气压带,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D 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地中海气候受盛行西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读“某地天气系统图” ,完成下列各题。22. 该天气系统是( )A. 南半球气旋 B. 北半
15、球气旋C. 北半球反气旋 D. 南半球反气旋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处为暖锋 B. M 处雨后气温上升C. N 处为冷锋 D. N 处出现连续性降水【答案】22. B 23. D【解析】试题分析:【22 题详解】该图为锋面气旋图示,说明中心为低气压,从气流情况看为气旋,图中气流运动方向为逆时针,说明是北半球。答案选 B。【23 题详解】仔细判读北半球锋面气旋图,M 处为冷锋,A 错;M 处雨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B 错;N 处为暖锋,C 错;N 处受暖锋控制,出现连续性降水,D 对。答案选 D。考点:该题考查锋面气旋的相关规律。读下表(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 1821 日气象观
16、测部分记录) ,完成下列各题。日期 18 日 19 20 日 21 日- 10 -平均气温()2 -1 -2 -4气压(百帕) 1002 1004 1006 1008天气状况 晴转多云阴转小雨夹雪小雪转阴到多云多云转晴24. 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A. B. C. D. 25. 该天气系统可能造成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华北地区春季的沙尘暴天气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答案】24. A 25. B【解析】【24 题详解】此期间气温不断下降,气压不断上升,出现阴雨天气,为冷锋,图中 A 为冷锋,A 正确;B为暖锋、C 为气旋、D 为反气旋。【
17、25 题详解】此期间气温不断下降,气压不断上升,出现阴雨天气,为冷锋,会造成华北地区春季的沙尘暴天气,B 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受准静止锋影响,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是受热带气旋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受高压反气旋控制。【点睛】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就称为高气压;中心- 11 -气压低于四周,则称为低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低压槽常形成锋面,低压中心左侧的锋面为冷锋,右侧的为暖锋。冷锋过镜时常会形成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暖锋过镜时常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高压控制下多晴天,低压控制下多阴
18、雨天。读“世界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 hPa)”图,回答下列各题。26. 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可判断此时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27. 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规律,对甲、乙两地存在的气压中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为低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中部B. 乙地为高压中心位于大西洋中部C. 甲地是亚洲低压中心,乙地是北太平洋高压中心D. 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28. 从盛行风向考虑,南极某考察基地(69.5S,76.3E)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南 D. 西北【答案】26. B 27. C 28. B【
19、解析】试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26 题详解】图中亚欧大陆形成低压中心,可判断出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夏季,B 正确。【27 题详解】- 12 -图中甲地位于亚欧大陆,气压值较四周低,是亚洲低压中心;乙地位于北太平洋,气压值高于四周,是北太平洋高压中心,C 正确;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28 题详解】南极某考察基地(69.5S,76.3E)位于极地东风带,南半球的极地东风是东南风,建筑物门窗应避开东南风,B 正确。读近百年来北半球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图,回答下列各题。29. 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
20、上升B. 20 世纪 80 年代的气温高于 20 世纪 40 年代的气温C. 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D. 近百年来的气温明显低于距今 7 万年到距今 1 万年的气温30. 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B. 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C. 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D. 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答案】29. D 30. B【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29 题详解】从图中看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20 世纪 80 年代的气温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绵阳市 南山 中学 实验学校 2018 _2019 年高 地理 12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