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成都经开区实验中学 2016 级高三上学期 12 月月考历史试题1. 1919 年 3 月, 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 。这是指该教授()A. 抨击尊孔复古B. 抨击军阀统治C. 提倡科学精神D. 提倡民生主义【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19 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抨击尊孔复古,符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的含义,故答案为 A 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干材料中的“离经叛道”的含义,排除 BCD 项。2.某种经济现象既有“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与之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
2、点。这种经济现象是A. 欧洲早期工场手工业B.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机器大工业C. 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公司制形成D.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垄断组织【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这种生产模式,既满足生产的要求,又能够独占某一领域,故可知是垄断组织,而不是欧洲早期工场手工业,排除 A。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的机器大生产并没有形成独占某一领域的效果,排除 B。公司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 C。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最终出现垄断组织,D 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D。点睛:理解题干意思“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 “ 独占一业,莫与之竞,则生产技术之
3、改良进步将中止”等,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3.英国宪法是一种不成文的宪法,它由历史上形成的许多习俗、惯例组成。由于它建筑在深厚传统的基础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成文的”宪法更牢固。相较于民初时代的中国立- 2 -法,英国A. 构建了本国法治的传统B. 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C. 更注重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 建立了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答案】A【解析】本题的设问角度是“立法” ,而不是两国宪法颁布的历史意义,排除 B、D 选项;从材料分析,英国立法更注重传统的继承,也为本国立法确立规范,中国民初时代的立法则更注重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故 A 选项正确 C 选项错误,本题选择 A 选
4、项。4.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明当时路(行政单位) 贡绢州数 该路州数 贡绢州所占比例河北东西路 29 38 76.3%京东东西路 12 19 63.2%京畿、京西北路 8 11 72.7%小计 49 68 72.1%(占全国总州数的 21%)A. 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B. 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C. 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D. 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答案】C【解析】表格只是表明贡绢州的数量,并没有体现贡绢在赋税中所占的比例,故排除 A 项;材料中的数据体现不出“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故 B 项可排除;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华北60、70%以上的
5、州都要缴纳贡绢,说明“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故应选 C;华北地区早就已有丝织业,故 D 项可排除。- 3 -点睛: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四分之一世纪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在这些年以 5.6%和 7.3%的前所未有的增长率增长,与 19 世纪晚期相比促成这一时期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 福利国家制度确立和扩展 B. 重视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C. 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力推动 D.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实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归因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四分之一世纪” ,即 20 世纪 50 年
6、代前后,此时期正值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 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 项“福利国家制度”与经济大幅度发展没有关联性,排除;B 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项错误,20 世纪50 年代前后是奉行凯恩斯主义的时期,而不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故选 C。考点:现代世界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概况及影响6.1919 年 7 月有人攻击俄共(布)实行一党专政。列宁却这样回答说:“是的,是一党专政!我们就是坚持一党专政,而且我们决不能离开这个基地。 ”材料说明A. 列宁时代已经奠定一党专制的基础B. 苏俄欲巩固政权必须多党联合执政C. 这是斯大林模式对苏俄经济方面的要求D. 一党专政是实现无
7、产阶级专政的必由之路【答案】D【解析】【详解】从题干看,这一争议出现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苏共一党专政的基础是在斯大林时代奠定的,排除 A;当时苏俄的实际情况是布尔什维克并没有得到其他政党的拥护,材料并没有体现多党联合执政,排除 B;1919 年斯大林尚未上台,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时间不符,排除 C;结合 1919 年的俄国社会现实,当时俄国面临着国际上的帝国主义包围和孤立,国内还有反动势力的复辟和破坏,所以当时俄国不得不进行一党专政,这是巩固政权的需要,故选 D。7.“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 4 -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
8、居住地区如何。 ”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 5 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A. 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B. 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C. 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D. 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答案】A【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公元前 5 世纪早期以前和材料中“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说明只要是罗马公民均受公民法的保护,故项正确;中万民法是世纪颁布的;C 说法明显与材料意思不符;公元前 5 世纪早期以前,成文法还没有出现,D 项错误。点睛: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所
9、以被称为公民法。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并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8.中国社会传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清末民初广东顺德、中山、南海等地,盛行女子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风俗,这些女子称为自梳女。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风俗逐渐近代化B. 程朱理学对女性的束缚削弱C. 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D. 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不难看出从“婚前梳辫,婚后梳髻”到“女子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风俗”与社会习俗的近代化(中国社会习俗近代化具有个性化、仿西性、爱国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不符,故 A 项错误;程朱理学是指思想对社
10、会习俗的影响,与主要原因不符,故 B 项错误;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是从经济角度分析社会习俗变化,是主要原因,故C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西方文明办和生活方式的传播,故 D 项错误。【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妇女地位的变迁- 5 -9. “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认为几乎是天命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人了” 。这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A. 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B. 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的觉醒C. 使欧洲现存的社会制度遭到怀疑与否定D. 造成巨大破坏给人们留下了心灵创伤【答案】B【解析】试题分
11、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中“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认为几乎是天命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人了”说明息一战促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的觉醒,故项正确。考点:20 世纪和平与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10.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 “历史事件是一次性的,或自以为是独一无二的;杂事则反复发生,经多次反复而取得一般性,甚至变成结构。它侵入社会的每个层次,在世代相传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刻下印记我们发掘琐闻轶事和游记,便能显露社会的面目。社会各层次的衣、食、住方式决不是无关紧要的。 ”在材料中,布罗代尔强调( )A. 日常生
12、活的琐碎性使其不能成为独立、完整的史学体系B. 可以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考察中国资本主义产生C. 可站在欧洲史学家的立场从总体考察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D. 史学家的主要工作是挖掘琐闻轶事显露社会的真实面目【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我们发掘琐闻轶事和游记,便能显露社会的面目” ,以及材料阐述的“琐闻轶事”和“社会的面目”之间的关系来看,论者强调史学家的主要工作是挖掘琐闻轶事以此显露社会的真实面目。故答案为 D 项。A 项与材料中的“杂事则反复发生,经多次反复而取得一般性,甚至变成结构”不符,BC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ABC 项。11.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
13、, “公卿贵戚及郡国吏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 。这可以佐证A. 刺史设置有助于君主专制B. 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 6 -C. 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D. 监察制度有利于京畿稳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 , “公卿贵戚及郡国吏徭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监察制度有利于京畿稳定,故 D 正确。材料未涉及刺史,而是司隶校尉,故 A 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故 B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且门下省属于唐朝,故 C 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监察制度【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 经济技术 开发区 实验 学校 2019 届高三 历史 12 月月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