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鲁科版.pptx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鲁科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7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鲁科版.pptx(5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平衡的移动,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2.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4.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3-,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化学平衡状态 1.可逆反应 (1)定义: 在 条件下既可以向 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 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三同一小”: 三同:a.相同条件
2、下;b.正逆反应 进行;c.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 一小: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 (填“大于”或“小于”) 100%。 (3)表示方法:在化学方程式中用“ ”表示。,相同,正,逆,同时,小于,-4-,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2.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的 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 和 相等的状态。,可逆,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5-,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2)建立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加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可用如右v-t图像表示
3、: 图像分析:,0,减小,减小,增大,增大,=,保持不变,-6-,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3)平衡特征:,可逆,v(正)=v(逆),浓度或百分含量,-7-,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自主练习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为可逆反应 ( ) (2)对反应A(g)+B(g) C(g)+D(g),压强不随时间而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 ) (3)对于NO2(g)+SO2(g) SO3(g)+NO(g)反应,当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4、( ) (4)恒温恒容下进行的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 ) (5)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 2NO2(g)体系中,当该容器内颜色保持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 ),-8-,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2.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硫酸的消耗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目前的重要生产方法是“接触法”,有关接触氧化反应2SO2+O2 2S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不
5、可能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 B.达到平衡后,反应就停止了,故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均为零 C.一定条件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 mol O2,则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某一时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D.在利用上述反应生产三氧化硫时,要同时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和化学反应速率两方面的问题,答案,解析,-9-,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3.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混合气体的密度,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的颜色,各反应物或生
6、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10-,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考向1 极端假设法界定可逆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 例1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答案,解析,-11-,考点一,考点二,必
7、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思维建模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的可能范围:,-12-,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根据极端假设法判断,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求出各物质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浓度范围。 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X2(g)+Y2(g) 2Z(g) 起始浓度/( molL-1) 0.1 0.3 0.2 改变浓度/( molL-1) 0.1 0.1 0
8、.2 终态浓度/( molL-1) 0 0.2 0.4 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X2(g)+Y2(g) 2Z(g) 起始浓度/( molL-1) 0.1 0.3 0.2 改变浓度/( molL-1) 0.1 0.1 0.2 终态浓度/( molL-1) 0.2 0.4 0 故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单位:molL-1)范围为0c(X2)0.2,0.2c(Y2)0.4,0c(Z)0.4。,-13-,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对点演练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O(g) CO2(g)+H2(g)
9、,达到平衡时,生成 mol CO2,当充入的H2O(g)改为4 mol时,在上述条件下生成的CO2可能为( ) A.0.60 mol B.0.93 mol C.1.0 mol D.2.50 mol,B,解析 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由于CO仍为1 mol,故生成的CO2最多为1 mol,但由于反应的可逆性,这是不可能的。同时增大c(H2O)提高CO的转化率,所以 moln(CO2)1 mol。B项正确。,-14-,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考向2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例2(2019安徽江南高三入学摸底考试)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说明可逆反应:H2(g)+I2(g
10、) 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B.v(H2)正=2v(HI)逆 C.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D,解析 因为反应H2(g)+I2(g) 2HI(g)是一个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的反应,在反应的过程中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则气体的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项错误;根据方程式的计量数可得当达到平衡状态时应有2v(H2)正=v(HI)逆,故B项错误;在恒容条件下,由反应的质量守恒可知反应混合物的密度始终不会改变,所以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可逆达到平衡状态,故C项错误;气体的颜色不变即碘蒸气的浓度不变,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D项正确。,-1
11、5-,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归纳总结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两方法和两标志 1.两方法逆向相等、变量不变 (1)“逆向相等”:反应速率必须一个是正反应的速率,一个是逆反应的速率,且经过换算后同一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2)“变量不变”:如果一个量是随反应进行而改变,当这个量不变时为平衡状态;一个随反应的进行保持不变的量,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2.两标志本质标志、等价标志 (1)本质标志: v(正)=v(逆)0。对于某一可逆反应来说,正反应消耗掉某物质的速率等于逆反应生成该物质的速率。,-16-,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
12、向突破,考点三,(2)等价标志。 全部是气体参加的体积可变反应,体系的压强(恒温恒容)、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例如N2(g)+3H2(g) 2NH3(g)。 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或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对同一物质而言,断裂化学键的物质的量与形成化学键的物质的量相等。 对于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不再随时间而变化。例如,2NO2(g) N2O4(g)。 体系中某反应物的转化率或某生成物的产率达到最大值且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绝热体系的温度不变,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17-,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对点演练
13、 (2018辽宁丹东五校协作体联考)在恒温下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g)+O2(g) 2NO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不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的是( ) A.正反应生成NO2的速率和逆反应生成O2的速率相等 B.反应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答案,解析,-18-,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化学平衡的移动 1.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1)v(正)v(逆):平衡向 移动。 (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3)v(正)v(逆):平衡向
14、 移动。,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19-,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1)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正,逆,减小,增大,不,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不能,-20-,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2)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 的方向移动。,减弱这种改变,-21-,考点一,考点二,必备知识自主预诊,关键能力考向突破,考点三,自主练习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单元 化学反应 方向 限度 速率 化学平衡 移动 课件 鲁科版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8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