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八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课件.pptx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八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攻略八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课件.pptx(6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总纲目录,本专题内容,上起鸦片战争,下至新中国成立,讲述了近代中国一 百多年的曲折历史。“反侵略”与“求民主”是本专题的两条 主线,主要讲述了近代以来列强侵华的史实、中国军民反抗外来 侵略斗争的事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中国人民经过艰 苦斗争,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民主进步的愿望。,(2018江苏扬州期中)“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 西碰撞的旁生枝节。无论作为民变还是作为西化,它都显得十分 另类。”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 ) A.仍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 B.旨在化解外来的民族危机 C.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是近代文明转型初期的产物,答
2、案 D,解析 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既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又是中 西文明碰撞的产物,说明该运动与近代中国转型时期的特征相符, 故D正确。A只是反映了材料的部分信息,故A错误;太平天国运 动旨在化解阶级矛盾,故B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王朝,有利 于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故C错误。,高频命题点一 18401900年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2018江苏南通等七市三模)“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所带来的 危险,被认为会促使大清皇帝做出个公平合理的安排。俄国正忙 于唆使中国反对大英帝国的正当要求,美国和法国派出了他们的 战舰来观察我们跟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之间的战争。”这里的 “战争”
3、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 A 由材料可以得出,材料所述为中英之间的战争,美、 法、俄没有直接卷入战争之中,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B是英法联 合入侵,排除;C是中日之间的战争,排除;D涉及美、法、俄等国, 排除。,2.(2018江苏四市一模)下列两幅图片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同一 战役的不同报道。这说明 ( )A.画报不能客观反映史实 B.交战双方记载史事方式不同 C.研究历史需要甄别史料 D.史学研究不能复原历史,答案 C 两幅图片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同一战役的不同报 道,无法判断材料真伪,不能得出历史真相,因此对两幅图片需要 甄
4、别,C正确。A表述过于绝对,错误;B、D不符合材料主旨,错 误。,3.(2018江苏南京、盐城一模)法国媒体曾刊登一位回国士兵的陈 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 杀、抢劫。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 实际抢了八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记述:“仅在河北任丘 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 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 ) A.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答案 D 据材料中“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实
5、际抢了八 天”等信息表明这场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签订了辛 丑条约,但并未割让领土,故A错误;允许在华投资设厂是马关 条约的内容,故B错误;C不符合史实,排除;辛丑条约的签 订,使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军队的控制之 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故D正确。,1.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1)19世纪4060年代,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 后但侵略成性的俄国,采用武装侵略的方式打开了中国国门,通过 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侵略权益,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 (2)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老牌列强和后起列强既勾结又斗 争,在继续实行军事侵
6、略和商品输出的同时,采取“以华治华”的 政策,积极扶植代理人,并加紧进行资本输出和文化侵略,形成了 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2.近代列强侵华的规律性认识 (1)侵华原因:属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满足资本主义发展 的需要,两次工业革命是原动力。 (2)侵华方式:经历了一个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逐步控制中国 经济命脉的过程。侵华方式的变化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 密切相关。例如,鸦片战争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列强抢占原料产地 和商品市场的要求;甲午中日战争反映了列强向垄断资本主义阶 段过渡的特点;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则体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列 强分割世界的要求。,(3)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维护和扩
7、大在华侵略权益,从而为本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由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 性所决定的。 (4)侵华格局:经历了从一国到多国,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 为主的变化;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3.多元史观解读列强侵华战争的影响,1.(2017江苏单科,6,3分)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 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 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 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答案 D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从材料信息看,耆英 认
8、为,官吏因“欺压良善”,而“自命为能员”,这是不能抵御外 寇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折射出清政府吏治败坏,故选D项。材 料信息未涉及贫富不均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信 息无法体现莠民作乱,故B项错误;“民性懦弱”是百姓不敢“闹 事”的原因而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2.(2016江苏单科,9,3分)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 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
9、国国际地位提高,答案 A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从1894年到1914年,日本占中国 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逐年加大,表明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 强,A项正确;对英贸易比重降低与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强有 关,并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明显下降,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 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C项错误;对其他国家 贸易比重的变化说明列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D项错误。,3.(2010江苏单科,6,3)下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 正确的是 (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
10、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答案 A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威 海卫”“刘公岛”可知该战役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战役, 威海卫之战后,清舰队全军覆没,故选A。,4.(2015江苏单科,22,13分)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 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 料: 材料一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 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 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 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 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
11、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 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 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 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 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 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 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 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
12、失败的主观原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3分)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 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4分),答案 (1)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海陆交织(局处海嵎)。 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 不力。 (2)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 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 (3)说明: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 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解析 (1)第一小问
13、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概括。第二小问要 从作战策略、军队斗志及指挥等角度分析。(2)由材料信息可知,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 战争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同时还要考虑到甲午战 争对日本侵略野心的刺激作用。(3)结合甲午战争对中国的深刻 影响进行分析,注意角度要全面。,高频命题点二 近代前期中国的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1.(2018江苏无锡期末)(洪秀全)造反之初就砸孔子牌位,将中国文 化一律称之为“妖”。占领南京后,毁夫子庙。烧寺院古迹,废除 私塾院,严禁古书流传。洪秀全曾下诏“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 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洪秀全此举
14、( ) A.体现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B.表明其主张“全盘西化” C.目的是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D.为实现区域的思想统一,答案 A 材料主要表明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 的打击,洪秀全的做法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保守性,故A项 正确;材料只体现出洪秀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不涉及对西方 文化的学习,故B项错误;洪秀全代表的是农民阶级,故C项错误;洪 秀全摒弃中国传统文化,宣扬“拜上帝教”,难以实现思想上的统 一和内部的团结,故D项错误。,2.(2018江苏南京三模)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资政新篇提出: “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 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
15、行,兴器皿技艺。有 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 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 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答案 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太平天国 运动时期是阶级矛盾,而义和团运动时期是民族矛盾,由此出现材 料中对待西方文明不同的态度,故C项正确。资政新篇体现 不出农民阶级的落后性和保守性,故A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程度与对待西方文明的不同态度无关,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
16、后,中 国社会性质就已经发生变化,故D项错误。,3.(2018江苏南通二模)“临时约法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 对议会承担责任,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体格 局。另一重要制度性规定是通过立法来限制行政首脑的职权发 挥,但对与之对应的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 定。”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A.规划的政体存有重大缺陷 B.仿行了美国三权分立体制 C.确立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D.有效防范袁世凯复辟帝制,答案 A 从材料中“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 任”“行政如何反过来制约立法没有任何具体规定”可以看出, 临时约法对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攻略 近代中国 反侵略 民主 斗争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