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17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夯基提能作业本.docx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17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夯基提能作业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17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夯基提能作业本.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实验 17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1.(2018 浙江 11 月选考,21,4 分)小明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的装置如图 1 所示,悬挂在 O 点的单摆由长为 l 的细线和直径为 d 的小球 A 组成,小球 A 与放置在光滑支撑杆上的直径相同的小球 B 发生对心碰撞,碰后小球 A 继续摆动,小球 B 做平抛运动。图 1(1)小明用游标卡尺测小球 A 直径如图 2 所示,则 d= mm。又测得了小球 A 质量 m1,细线长度 l,碰撞前小球 A 拉起的角度 和碰撞后小球 B 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 x、竖直下落高度 h。为完成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图 2(2)若 A、B 两球碰后粘
2、在一起形成新单摆,其周期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粘合前单摆的周期(摆角小于 5)。 答案 (1)14.40 小球 B 的质量 m2,A 球碰撞后摆角的大小(2)大于解析 (1)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可知,d=14 mm+80.05 mm=14.40 mm。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m 1v1=m1v1+m2v2,a 球碰前的速度可以由 mgl(1-cos )= m1 得出,故还需要测小12v21球 B 的质量 m2,以及碰后 A 球的摆角从而来测定碰后的 a 球的速度。(2)若碰后粘在一起形成新单摆,其摆长会变大,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T=2 ,单摆的周期会变大。lg2.某实验小组在“探究
3、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 A、B 两球的碰撞来进行探究。图中 PQ 是斜槽,QR 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 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 G 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 10 次,得到 10 个落点痕迹。再把 B 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末端的地方,让 A 球仍从位置 G 自静止开始滚下,和 B 球碰撞后,A、B 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 10 次。图中的 O 点是水平槽末端 R 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 球落点痕迹如图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 G、R、O 所在平面,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 O 点对齐。2(
4、1)碰撞后 B 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 cm。 (2)(多选)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 (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 B 球时,测量 A 球落点位置到 O 点的距离;B.A 球与 B 球碰撞后,测量 A 球落点位置到 O 点的距离;C.测量 A 球或 B 球的直径;D.测量 A 球或 B 球的质量;E.测量 G 点相对水平槽面的高度。答案 (1)64.0(63.864.2) (2)ABD解析 (1)应取将所有点包含在内的最小圆的圆心为落地点。(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实验需要满足公式 mAv0=mAv1+mBv2。因为碰撞后做平抛运动,下落的高度相同,所以下落时间相同,故 mA
5、OB=mAOA+mBOC,即测量 mA、m B、OB、OA、OC,所以需要测量 A 球和 B 球的质量以及 A 球两次落地时的水平距离和 B 球落地时的水平距离。3.某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分别用如下图的三种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图中斜槽末端均水平。(1)用图甲和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若入射小球质量为 m1,半径为 r1;被碰小球质量为 m2,半径为 r2,则 。 A.m1m2,r1r2B.m1m2,r1m2,r1=r2D.m10,即 m1-m20,m1m2;为了v2012v2112v22 m1-m2m1+m2使两球发生正碰,两小球的半径相同,有 r1=r2。故选 C。(2
6、)P 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 为碰后入射小球的位置,N 为碰后被碰小球的位置,碰撞前入射小球的速度为 v0= ,碰撞后入射小球的速度为 v1= ,碰撞后被碰小球的速度为:v 2= ,其中 t 为小球做平OPt OMt ONt抛运动的时间,由动量守恒有 m1v0=m1v1+m2v2,可得 m1OP=m1OM+m2ON。(3)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需要测量两小球的质量,小球 1 质量 m1,小球 2 质量 m2,小球 1 碰撞前后的速度可以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测出,所以还需要测量 OC 与 OB 夹角 ,需要通过平抛运动测量出小球 2 碰后的速度,需要测量桌面的高度 h。4.某同学
7、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将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左端固定,右端与一个小球接触但不拴接,调整左端位置并固定,使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位于桌子边缘 O点向左推小球至 C 点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的 P 点。(1)现测得桌面边缘 O 点至 P 点的竖直高度为 h,水平距离为 x,小球 A 的质量为 m1,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小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 v0= 。 小球 A 在 C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Ep= (填空均用已知物理量或测得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该同学用这套实验装置继续验证碰撞时动量是否守恒,如图乙所示,他在桌子边缘放置另一半径相等
8、、质量为 m2(m2m2;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 AB 固定在桌边,使槽的末端点的切线水平,将一斜面 BC 连接在斜槽末端;先不放小球 2,让小球 1 从斜槽顶端 A 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记下小球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将小球 2 放在斜槽末端处,让小球 1 仍从斜槽顶端 A 处由静止开始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记下小球 1和小球 2 在斜面上的落点位置;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个落点位置到斜槽末端点 B 的距离。图中 D、E、F 点是该同学记下的小球在斜面上的几个落点位置,到 B 点的距离分别为 LD、L E、L F。5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没有放小球 2 时,让小球 1 从斜
9、槽顶端 A 处由静止开始滚下,小球 1 的落点是图中的 点; (2)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满足关系式 ,则说明碰撞中动量是守恒的; (3)用测得的物理量来表示,只要再满足关系式 ,则说明两小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 答案 (1)E (2)m 1 =m1 +m2LE LD LF(3)m1LE=m1LD+m2LF解析 (1)小球 1 从斜槽顶端 A 处由静止开始滚下,落点在题图中的 E 点。(2) 碰撞前,小球 1 落在题图中的 E 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 v1。小球 1 和 2 发生碰撞后,小球 1 的落点在题图中的 D 点,设其水平初速度为 v1,小球 2 的落点是题图中的 F 点,设其水平初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20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实验 17 探究 碰撞 中的 不变量 夯基提能 作业本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