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文阅读(3 小题,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唐诗反映了唐人丰富的精神生活。从东汉未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统一以前,长期分裂动荡,中国境内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文化的融合,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使唐人的精神生活展开在一个较之秦汉时期内涵要繁富得多的背景之上。唐帝国经济的繁荣,国力的上升,文化的昌盛,对儒释道三教以及各学派采取兼包并容的政策,这一切又使唐人的精神生活处在相对自由活跃的状态,可以多方面吸取,自由发展,因而唐人精神活动的天地是广阔的,精神生活内容空前
2、丰富。唐代是一个健康的、富有活力的时代,特别是唐前期,主导面是积极向上的。唐诗则反映了唐代人的总体风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的事功精神, “济苍生,安黎元” 、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 “登高丘,望远海”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的广阔胸襟,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的豪气与热情,这些,作为一个时代精神风貌的主调,在唐诗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唐诗中李白式的对权贵的蔑视和傲岸,杜甫式的对国家和人民的忧念,王维、孟浩然式的希企隐逸、爱好自然,岑参、高适式的负气横行、向往边疆,乃至像“朝扣富
3、儿门,暮随肥马尘”那种旅食京华的辛酸,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那种游子恋母心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那种告老回乡的感慨,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种科场获胜后的狂态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那种新婚的羞涩,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那种宫女失宠的哀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那种苦恋,“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那种宗教情绪,无不一一呈露,情态毕肖。(摘自余恕诚著唐诗风貌)1对唐诗繁荣的社会基础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唐诗的繁荣是因为唐代对儒释道三教以及各党派采取的兼容并包的政策。B唐诗的繁荣是因为唐代政治统一、民族融
4、合、经济繁荣、国力上升、文化昌盛。C唐诗的繁荣是因为唐人的精神生活的天地广阔和精神生活的内容丰富。- 2 -D唐诗的繁荣是因为唐人的精神文化内涵繁复和精神生活自由活跃。2第 3 段所举诗句的例子说明了什么?表达准确的一项是( )(3 分)A唐诗对各个人物的各种精神生活的反映是具体细腻的。B唐诗具体细腻地反映了各种类型人物的精神生活的总体风貌。C唐诗对各个人物的各种生活侧面都进行了具体细腻的反映。D唐诗具体细腻地反映了各种类型人物精神生活的各个侧面。3以下推导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唐诗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怀现实、参与政治的热情。B唐代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唐人的诗句就较少伪饰和拘朿。C唐诗
5、既继承了古体诗,又创造了律诗和绝句,从而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D唐诗对儒释道三教的兼容与吸收使得唐代诗歌非常富有哲理的意味。(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7 分)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小题。废园外 巴金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
6、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 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 8 月 14 日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3 -那天中午我
7、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午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
8、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的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 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 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
9、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 分)A第段中“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 “又”字写出了作者对小园的留恋,这里是他在战乱中得到慰藉的地方。B “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这句话两次出现,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直接抒发了作者满腔仇恨、满腔愤懑的感情。C这篇文章表现了对年轻生命被扼杀的无限痛惜和对卑劣、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D末段写雨,有明显的象征意味,既写出了当时
10、形势的险恶,又表现了对抗日暴风雨早日到来的期盼。- 4 -E本文写少女的死,只拈出一个细节来刻画,不去作平铺直叙的交代,这样写给人印象更为鲜明强烈。5联系上下文,写出对“这样地逃出囚笼”(第段)的理解。 (6 分)6本文用了不少文字描绘花,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第 710 题。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 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
11、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愿至于江滨被发行呤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餔其糟 而啜其醨 ?何故怀瑾握瑜 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
12、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选自史记屈原列传 ,有删改)【注】糟:酒糟。醨:薄酒。瑾、瑜:美玉,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屈平既嫉之 嫉:嫉妒 B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属:连续C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 毁 D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效法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屈原
13、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5 -何/故而至此/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C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 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D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第 1、2 段表达了作者对怀王昏聩的痛惜,同时也赞颂了屈原的远见卓识和政治才能。B第 4、5 段采用了寓议于叙的手法,表现了屈原的高洁品质,也写出屈原之
14、死的深远影响。C作者在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时,将屈原的遭际与楚国的处境结合起来,是为了突出强调造成屈原自沉汩罗的政治原因。D作者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相对比,突出了屈原坚持真理、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二)诗歌阅读鉴赏(20 分)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 1112 题。书愤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蜀相 杜甫丞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武威 第八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