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西哈拉镇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
《新疆伊西哈拉镇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伊西哈拉镇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有 16 个小题,每个小题 2 分,共 32 分,可以多选(2、5、,10、12、13、14、16),答案的符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内.) 1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洛伦兹发现了“磁生电” B. 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成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库仑定律,卡文迪许测出了静电力常数 k 的值C.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了右手螺旋定则 D.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2.(多选).磁体与磁
2、体之间,磁体与通电导线之间,通电导线与通电导线之间的示意图,以下正确的是( )A. 磁体 磁场 磁体B. 磁体 磁场 通电导线。C. 通电导线 磁场 通电导线D. 通电导线 电场 通电导线 3. 下面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不为零,闭合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B. 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减少,则闭合电路中感应电流减小C. 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变化越快,则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越大D. 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越大,则闭合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越大4.下列现象中,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A.小磁针在通电导线附近发生偏转 B.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C.闭
3、合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产生了电流 D 磁铁吸引小磁针5.(多选)将一条形磁铁从相同位置插入到闭合线圈中的同一位置,第一次缓慢插入,第二次快速插入,两次插入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 磁通量的变化量 B. 磁通量的变化率C. 感应电流的大小 D. 流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荷量6、矩形线圈 ABCD 位于通电直导线附近,如图所示,线圈和导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线圈的两个边与导线平行,下列情景中线圈中有感应电流的一组是( )当线圈在平面内远离导线移动时 当导线中的电流 I 逐渐增大或减小时当线圈以导线为轴转动时 当线圈以 CD 为轴转动时 当线圈在平面内向下移动时A. B. C. D. 7.根据楞次定
4、律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 )A、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 B、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C、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 D、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 2 -8、 如图所示,先后以速度 v1和 v2匀速把一矩形线圈拉出有界的匀强磁场区域, v2=2v1,在先后两种情况下( ) A.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之比 I1: I2=2:1B. 作用在线圈上的外力大小之比 F1:F2=1:2C. 线圈中产生的焦耳热之比 Q1:Q2=2:1D. 通过线圈某一截面的电荷量之比 q1:q2=1:29、一电流表的满偏电流 =30mA内电阻 =95,要把它改装成一个量程为 06 A 的电流表,应在电流
5、表上A. 串联一个 500 的电阻 B. 串联个 475 的电阻C. 并联一个 500 的电阻 D. 并联一个 475 的电阻10、(多选)如图所示,光滑固定金属导轨 M、 N 水平放置,两根导体棒 P、 Q 平行放于导轨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一条形磁铁从高处下落接近回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Q 将保持不动 B. P、 Q 将相互远离C. 磁铁的加速度小于 g D. 磁铁的加速度仍为 g11.一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沿着垂直于磁感线的方向运动,现将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增大一倍,则带电粒子所受的洛仑磁力 ( )A增大两倍 B增大一倍 C减小一半 D保持原来的大小不变12、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疆 伊西哈拉镇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物理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