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检测湘教版.doc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检测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检测湘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四章检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个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地中海周边植被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 12题。1.植被是( )A.热带草原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落叶硬叶林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水分的影响B. 植被的变化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影响C.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体现了非地带性D. 处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答案 1.C 2.D解析 第 1题,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下的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第 2题,植被
2、的变化主要是纬度变化,受热量的影响;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水分条件的影响;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是山地垂直地带性的表现;处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2蚂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数量最多的昆虫物种之一,一般生活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下筑巢中。蚂蚁喜热,在 1540 都可正常生长,但最佳生长气温为 2535 ,低于 10 就进入冬眠。蚂蚁生存的土壤湿度为 10%20%,空气相对湿度为 70%90%。下表为我国云南省西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西坡垂直带蚂蚁群落重要指标。据此完成第 34题。位置植被类型海拔/米物种数目/个个体总数/个密度(个/米 2)寒温性竹林+灌丛3 20
3、00 0 0.0寒温性竹林3 0000 0 0.0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2 5006 47 9.4半湿润常绿阔叶林2 000121 170234.2北段季风常绿阔叶林1 65081 479295.8南段竹林小乔2 4506 796 159.23木混交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2 0005 205 41.0季风常绿阔叶林1 500244 857971.43.影响高黎贡山南北段蚂蚁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和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热量C.降水 D.光照4.高黎贡山南段山顶蚂蚁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和密度都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形平缓 B.热量充足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答案 3.B 4.
4、A解析 第 3题,根据材料可知,蚂蚁属于喜热昆虫,最佳生存温度为 2535 ,高黎贡山南段纬度较低,热量优于北段,因此热量是影响高黎贡山南北段蚂蚁物种数目、个体总数和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故 B项正确。第 4题,由材料“蚂蚁一般生活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下筑巢中”,可判断高黎贡山南段山顶地形可能较平缓,植被为竹林和小乔木的混交林,为蚂蚁的生存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故 A项正确。标准木是指在森林调查中选测的有代表性的树木。下图示意 20062007年西藏某地(29N,94E)云杉林标准生物量垂直分布。据此完成第 56题。45.云杉林标准木形态特征与林区环境相适应的是( )A.枝叶距离地面高便于采光B.底层
5、树皮减少水分蒸发C.根深利于吸收深处地下水D.树干高有利于抵抗强风6.根据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推测类似该地区的云杉林还可能出现在( )A.贺兰山西坡 B.长白山西北坡C.南岭北坡 D.武夷山东南坡答案 5.A 6.B解析 第 5题,云杉林标准木形态特征与林区环境相适应的是枝叶距离地面高便于采光,A 项对。植物是蒸腾作用,底层树皮减少水分蒸腾,B 项错。根深利于抵抗大风天气,C 项错。树干低有利于抵抗强风,D 项错。第 6题,根据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推测类似该地区的云杉林还可能出现在长白山西北坡,水分条件、温度条件适宜,B 项对。贺兰山西坡是沙漠,不适宜森林生长,A 项错。南岭北坡、武夷
6、山东南坡都是水热资源丰富区,不适宜云杉生长,C、D 两项错。古湖泊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在已经消亡的湖泊。莱州湾南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 6 000年左右的黄骅海侵时期,最初是由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演变成潟湖,此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及大规模的海退,使得潟湖与海洋隔离,退居内陆,并经入注河流水体的不断淡化最终演变成淡水湖。下图示意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分布。据此完成第 79题。57.在古湖泊形成过程中,莱州湾南部海岸线总体变化趋势是 ( )A.反复进退 B.向南推进C.位置稳定 D.向北推进8.大规模的海退,使得( )A.河流流程加长 B.湖泊距海变
7、近C.湖泊面积增大 D.河流流速减缓9.导致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A.人为垦殖 B.河流改道C.气候变化 D.泥沙淤积答案 7.D 8.A 9.C解析 第 7题,根据材料提示,最初是由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演变成潟湖,此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及大规模的海退,使得潟湖与海洋隔离,退居内陆,并经入注河流水体的不断淡化最终演变成淡水湖。则可知在古湖泊形成过程中,莱州湾南部海岸线总体不断向北推进。第 8题,大规模的海退,则陆地不断向海洋推进,河流入海口不断向海洋推进,所以河流流程加长,湖泊距海变远,湖泊面积没有明显变化,对河流流速影响不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四 自然地理 环境 整体性 差异性 检测 湘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