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分数:2.00)A.智商分数B.反应时C.年级D.数学成绩3.一个人的性别和体重这两个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属于(分数:2.00)A.称名数据和等距数据B.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C.等距数据和等距数据D.称名数据和比率数据4.下列数据类型属于离散数据的是(分数:2.00)A.智商分数B.反应时C.班级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考研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Tag内容描述:
1、的是分数:2.00A.智商分数B.反应时C.年级D.数学成绩3.一个人的性别和体重这两个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属于分数:2.00A.称名数据和等距数据B.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C.等距数据和等距数据D.称名数据和比率数据4.下列数据类型属于离散数据。
2、 .分数:2.00A.中数平均数B.平均数众数C.中数众数D.中数众数平均数3.以下关于假设检验的命题,哪一个是正确的 .分数:2.00A.如果 H 0 在 005 的单侧检验中被拒绝,那么 H 0 在 005 的双侧检验中一定不会被拒绝B。
3、平均 78 分和英语成绩平均 70 分,若要比较两者的离中趋势,应计算 .分数:2.00A.方差B.标准差C.四分差D.差异系数3.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可以用 表示.分数:2.00A.简单次数分布表B.相对次数分布表C.累加次数分布表D.双列。
4、负 2 个标准差范围内的面积占曲线下总面积的分数:2.00A.6826B.9500C.9544D.99723.某智力测验的智商分数转化公式是 IQ10015Z.10 000 人参加了测验,测验分数符合标准正态分布.智商 145 以上的人占参。
5、Z 分数的标准差为 .分数:2.00A.1B.0C.根据具体数据而定D.无法确定3.适用于某种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及一种事物随另一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模式,还适用于比较不同的人物团体在同一心理或教育现象上的变化特征及相互联系的统计分析图是。
6、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分析图是 .分数:2.00A.散点图B.圆形图C.条形图D.线形图3.两列正态变量,其中一列是等距或等比数据,另一列被人为地划分为多类,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应采用 .分数:2.00A.积差相关B.多列相关C.斯皮尔曼等级相。
7、2.00A.无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B.无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C.有绝对零点,无相同单位D.有绝对零点,有相同单位3.对其度量的数值能够进行乘除运算的量表是分数:2.00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4.在 CTT 的数学模。
8、数众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分数:2.00A.MMdMoB.Mo3Md2MC.MMdMoD.MMdMo3.初学电脑打字时,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错误会越来越少,这属于 .分数:2.00A.负相关B.正相关C.完全相关D.零相关4.某次英语考试的。
9、的测验类型是分数:2.00A.学绩测验B.能力测验C.能力倾向测验D.人格测验3.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编制于分数:2.00A.1895 年B.1905 年C.1908 年D.1911 年4.关于中国比内测验描述正确的是分数。
10、分数:2.00A.信度B.效度C.难度与区分度D.测验量表与常模3.在编制测验时,要使测验结构的各种行为的比例与测验者所认为的比例相当,要实现这一目的通常使用的技术是分数:2.00A.测验内容的标准化B.测验等值技术C.效度分析D.编制命题。
11、正确的是分数:2.00A.项目鉴别指数法大于 02 的题目一般可以保留B.各种方法计算出的区分度可以相互比较C.区分度的大小与样本特点无关D.项目鉴别指数不会受被试分组影响3.在确定问卷中的题目是否保留时,符合下列哪种情况的题目最易被保留分。
12、说明测验整体难度分数:2.00A.偏难B.偏易C.适中D.无法判断3.当测验的题目要么过难,要么过易时,分数的分布将会分数:2.00A.较广B.较窄C.适中D.无法判断4.在有 100 名学生参加的测验中,答对某项目的人数为 80 人,则该。
13、犯 I 型错误的概率B.犯型错误的概率C.犯 I 型与型错误的概率之和D.犯 I 型与型错误的概率之差3.假设检验中的双侧检验是分数:2.00A.强调方向的检验B.强调差异大小的检验C.强调方向不强调差异的检验D.强调差异不强调方向性的检。
14、计量是 .分数:2.00A.算术平均数B.中数C.众数D.四分差3.有两列正态变量 x,y,其中 S x 4,S y 2,S xy 3,求此两列变量的积差相关系数 .分数:2.00A.138B.069C.038D.0754.某学生某次数学测。
15、差相关系数的是分数:2.00A.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B.学生的智力分数和学生的学习成绩C.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D.教师的性别和教师的教学水平3.研究者试图考察五位评委对七名选手的排序是否一致,应计算的相关系数的类型是分数。
16、每隔若干个抽取一个,这种方法是分数:2.00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随机抽样D.两阶段随机抽样3.用统计量估计参数时,当多个样本的统计量与参数的差值的平均数是 0 时,说明该统计量具有分数:2.00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
17、成绩为 80.已知全班语文平均成绩为 65,语文成绩的标准差为 10.小明语文科目的标准分数是分数:2.00A.15B.一 15C.23D.153.关于标准分数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一组数据转换得到的 Z 分数的平均值为 0B.一组。
18、正确的是分数:2.00A.研究中要优先考虑不要犯 I 类错误B.研究中要优先考虑不要犯类错误C.I 类错误和类错误呈互补关系D.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要减少犯 I 类错误的概率,就会增加犯类错误的概率3.一个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已知 。
19、是分数:2.00A.确定常模团体B.对常模团体施测,获得测验分数C.鉴定测验D.制作常模分数转换表3.将一个学生的教育成就与其智力作比较,得到的是分数:2.00A.教育商数B.智力商数C.成就商数D.发展商数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常模参照测。
20、常采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 2 检验B.F 检验C.t 检验D.Z 检验3.检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有效性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 2 检验B.F 检验C.t 检验D.Z 检验4.在回归分析中,决定系数等于分数:2.00A.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