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 11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2.测得某班学生的物理成绩(平均 78 分)和英语成绩(平均 70 分),若要比较两者的离中趋势,应计算( )。(分数:2.00)A.方差B.标准差C.四分差D.差异系数3.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可以用( )表示。(分数:2.00)A.简单次数分布表B.相对次数分布表C.累加次数分布表D.双列次数分布表4.标准分数是以( )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分数:2.00)A.方差B.标准差
2、C.百分位差D.平均数5.已知某次高考的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 n36 的样本,并计算得其平均分为79,标准差为 9,那么下列成绩不在这次考试中全体考生成绩均值的 095 的置信区间之内有( )。(分数:2.00)A.77B.79C.81D.836.参数检验中两独立样本的平均数之差的 t 检验,对应着非参数检验中的( )。(分数:2.00)A.秩和检验法B.中数检验法C.符号检验法D.符号等级检验法7.两因素析因设计中,计算自由度的公式中,哪一个是求交互作用的?( )(分数:2.00)A.npq1B.p1C.(p1)(q1)nD.(p1)(q1)8.如果测验的效标资料是经过
3、一段时间后获得的,这样所得的效标称( )。(分数:2.00)A.同时效度B.预测效度C.构想效度D.内容效度9.系统误差影响测量的( )。(分数:2.00)A.准确性B.一致性C.准确性和一致性D.信度10.将 Z 分数转换成 T 分数时,需要进行( )。(分数:2.00)A.正态化转换B.非正态化转换C.线性转换D.非线性转换11.职业测验主要涉及的两种效度是( )。(分数:2.00)A.内容和构想效度B.构想和预测效度C.预测和内容效度D.内容与表面效度12.16PF 是采用( )编制的人格问卷。(分数:2.00)A.理论推演法B.经验标准法C.因素分析法D.序列系统法13.要从态度预测行
4、为,有几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 )。(分数:2.00)A.社会环境B.个人的特征C.最突出的态度D.情感性14.在能力测验中通常反映难度水平的指标,在非能力测验(如人格测验)中,类似的指标称( )。(分数:2.00)A.流畅性B.灵活性C.通俗性D.相似性二、多选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5.标准分数的优点有( )。(分数:2.00)A.可比性B.可加性C.明确性D.稳定性16.累加曲线的形状大约有以下几种( )。(分数:2.00)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常态分布D.正态分布17.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关系是( )。(分数:2.00)A.+=1B.+ 不一定等于 1C. 与
5、 可能同时减小D.+ 不可能同时增大18.方差分析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有( )。(分数:2.00)A.总体正态分布B.各处理方差齐性C.总体方差已知D.各组样本容量相同19.以下属于良好估计量的标准的是( )。(分数:2.00)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充分性20.心理测验的性质是( )。(分数:2.00)A.测量的间接性B.测量的相对性C.测量的客观性D.测量的准确性21.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把任何一个测验成绩都看作是( )的和。(分数:2.00)A.真分数和系统误差B.真分数和随机误差C.真分数、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D.有效变异数、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22.信度的指标表示方法有( )
6、。(分数:2.00)A.信度系数,即真分数方差与实得分数的方差的比值B.信度指数,其平方即是信度系数C.测量标准误,其与信度呈负相关D.标准分数23.对于选拔和预测功用的预测性测验,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所预测的行为活动做具体分析,我们称之为任务分析或工作分析。这种分析包括( )等步骤。(分数:2.00)A.确定哪些心理特征和行为可以使要预测的活动达到成功B.编制相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有关条目C.进行预测验和正式测验以建立心理测验手册D.建立衡量被试者是否成功的标准,这个标准我们称为效标24.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的特点有( )。(分数:2.00)A.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交叉排列B.将性质相同的题目
7、归为若干分测验C.难以维持作答的兴趣D.难度则逐渐提高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5.方差与标准差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分数:2.00)_26.度量离中趋势的差异量数有哪些?为什么要度量差异量数?(分数:2.00)_27.决定样本容量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估计样本容量?(分数:2.00)_28.简述标准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分数:2.00)_29.兴趣测量的方法有哪几种?(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试卷 11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
8、_解析:2.测得某班学生的物理成绩(平均 78 分)和英语成绩(平均 70 分),若要比较两者的离中趋势,应计算( )。(分数:2.00)A.方差B.标准差C.四分差D.差异系数 解析:3.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可以用( )表示。(分数:2.00)A.简单次数分布表B.相对次数分布表C.累加次数分布表D.双列次数分布表 解析:4.标准分数是以( )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分数:2.00)A.方差B.标准差C.百分位差D.平均数 解析:5.已知某次高考的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 n36 的样本,并计算得其平均分为79,标准差为 9,那么下列成绩不在这次考
9、试中全体考生成绩均值的 095 的置信区间之内有( )。(分数:2.00)A.77B.79C.81D.83 解析:6.参数检验中两独立样本的平均数之差的 t 检验,对应着非参数检验中的( )。(分数:2.00)A.秩和检验法B.中数检验法 C.符号检验法D.符号等级检验法解析:7.两因素析因设计中,计算自由度的公式中,哪一个是求交互作用的?( )(分数:2.00)A.npq1B.p1C.(p1)(q1)nD.(p1)(q1) 解析:8.如果测验的效标资料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获得的,这样所得的效标称( )。(分数:2.00)A.同时效度B.预测效度 C.构想效度D.内容效度解析:9.系统误差影响测量
10、的( )。(分数:2.00)A.准确性 B.一致性C.准确性和一致性D.信度解析:10.将 Z 分数转换成 T 分数时,需要进行( )。(分数:2.00)A.正态化转换B.非正态化转换C.线性转换 D.非线性转换解析:11.职业测验主要涉及的两种效度是( )。(分数:2.00)A.内容和构想效度B.构想和预测效度 C.预测和内容效度D.内容与表面效度解析:12.16PF 是采用( )编制的人格问卷。(分数:2.00)A.理论推演法B.经验标准法C.因素分析法 D.序列系统法解析:13.要从态度预测行为,有几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 )。(分数:2.00)A.社会环境B.个人的特征 C.最突出的
11、态度D.情感性解析:14.在能力测验中通常反映难度水平的指标,在非能力测验(如人格测验)中,类似的指标称( )。(分数:2.00)A.流畅性B.灵活性C.通俗性 D.相似性解析:二、多选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5.标准分数的优点有( )。(分数:2.00)A.可比性 B.可加性 C.明确性 D.稳定性解析:16.累加曲线的形状大约有以下几种( )。(分数:2.00)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常态分布D.正态分布 解析:17.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关系是( )。(分数:2.00)A.+=1B.+ 不一定等于 1 C. 与 可能同时减小D.+ 不可能同时增大 解析:18.方差
12、分析需要满足的前提条件有( )。(分数:2.00)A.总体正态分布 B.各处理方差齐性 C.总体方差已知D.各组样本容量相同解析:19.以下属于良好估计量的标准的是( )。(分数:2.00)A.无偏性 B.有效性 C.一致性 D.充分性 解析:20.心理测验的性质是( )。(分数:2.00)A.测量的间接性 B.测量的相对性 C.测量的客观性 D.测量的准确性解析:21.经典测量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把任何一个测验成绩都看作是( )的和。(分数:2.00)A.真分数和系统误差B.真分数和随机误差 C.真分数、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D.有效变异数、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解析:22.信度的指标表示方法有( )
13、。(分数:2.00)A.信度系数,即真分数方差与实得分数的方差的比值 B.信度指数,其平方即是信度系数 C.测量标准误,其与信度呈负相关 D.标准分数解析:23.对于选拔和预测功用的预测性测验,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所预测的行为活动做具体分析,我们称之为任务分析或工作分析。这种分析包括( )等步骤。(分数:2.00)A.确定哪些心理特征和行为可以使要预测的活动达到成功 B.编制相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有关条目C.进行预测验和正式测验以建立心理测验手册D.建立衡量被试者是否成功的标准,这个标准我们称为效标 解析:24.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的特点有( )。(分数:2.00)A.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交叉排
14、列 B.将性质相同的题目归为若干分测验C.难以维持作答的兴趣D.难度则逐渐提高 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5.方差与标准差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意义。(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方差与标准差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好指标,其值越大,说明次数分布的离散程度越大,该组数据较分散;其值越小,说明次数分布的数据比较集中,离散程度越小。它们是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分析中最常用的差异量数。在描述统计部分中,只需要标准差就足以说明一组数据的离中趋势。 标准差具备一个良好的差异量数应具备的条件: (1)反应灵敏,每个数据取值的变化,方差或标准差都随之变化; (2)计算公式严密确定
15、; (3)容易计算; (4)适合代数运算; (5)受抽样变动影响小,即不同样本的标准差或方差比较稳定; (6)简单明了。)解析:26.度量离中趋势的差异量数有哪些?为什么要度量差异量数?(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差异量数就是对一组数据的变异性,即离中趋势特点进行度量和描述的统计量,也称为离散量数。主要的差异量数有: 全距是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是说明数据离散程度的最简单、也是最粗糙的差异量数。 百分位差是用百分位数之间的差值来表示离中趋势的一种差异量数。要计算百分位差,必须先确定百分位数。四分位差是百分位数中最常用的,是指在一个次数分布中,中间 50的次数的全距的一般,它能
16、够反应数据分布中中间数据的散布情况。 百分等级是与百分位数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相对地位量数,用于表示一个分数在该团体中的相对地位。 标准差是差异量数中性能最好的一个统计量,是方差的平方根。方差具有可加性,这一性质在统计推断中有着重要的用途,是以后进一步统计分析的基础。标准差有着广泛的用途,标准分数就是以标准差为单位经过线性转换后的一种分数它是比较分析不同测验中分数的恰当工具。 (2)中量数是量尺上的一个点值,差异量表是量尺上的一段距离。二者同时使用,才能够把一组数据概括为少数几个有代表性的统计量,清晰地描述它的集中趋势和离中差异,完整地反映其全貌。)解析:27.决定样本容量时应考虑哪些因
17、素?如何估计样本容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以抽样方式进行的调查或实验研究,就其目的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为了对总体的某个参数进行估计或预测;另一种调查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检验统计量之间的差异。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在确定样本容量时所应考虑的因素稍有不同。 参数估计。在进行平均数估计时,当 确定后(005 或 001),总体标准差 和最大允许误差 d 是决定样本容量的两个因子。 假设检验。在平均数的假设检验中,确定了 与 之后,样本容量 n 决定于总体标准差仅和所假设的总体差异 ,与参数估计相比,多考虑了一个 因子,且 与参数估计中的 d 具有不同的含义。 (2)根据
18、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类型,确定样本容量,使抽样误差尽量减小,同时又可以节省研究时间和经费。确定样本容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公式来计算;一种是查表。)解析:28.简述标准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难度分析。所谓难度,就是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一个项目的难度大小,除了与所测内容本身的难易程度有关以外,还与测验的编制技术和被试的知识经验有关。标准参照测验可以采用常模参照测验的方法来计算难度,但是在筛选题目时,对难度水平的要求与常模参照测验不同。 对于是非题、选择题等采用二分法记分的项目,难度通常用通过率来表示,即以答对或通过该题的人数的百分比作为指标:P=
19、100式中 P 为项目的通过率,R 为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N 为全体被试人数。用通过率代表难度时,P 值越大其难度越小,P 值越小其难度越大。当被试人数较多时,可以先将被试依照测验总分从高到低排列,然后将总分最高的 27和最低的 27的被试定位高分组和低分组,分别计算两组在某一项目上的通过率。最后用下式计算该项目的难度: P= 式中,P H 、P L 分别为高分组与低分组的通过率。 在选择题中,由于允许猜测,备选答案数目越少,机遇的作用越大,就越不能反映题目的真实难度。为了平衡机遇对难度的影响,可用下面的公式校正: CP= 式中,CP 为校正后的通过率,P 为实得通过率,K 为备选答案数目
20、。 对于论述题等不用二分法记分的项目,常常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难度: P= )解析:29.兴趣测量的方法有哪几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兴趣测量的方法有: (1)兴趣表达。是一种对兴趣的直接测量,即直接询问被试感兴趣的事物是什么,让他说出或写出他感兴趣的事物或职业。这一方法直接指向测量的目标,而不是通过有关的活动或事物间接地测量兴趣,另外,问题的答案是被试提供的而不是从已有的选项中选择。这一方法的缺点是被试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兴趣,或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是什么。 (2)行为观察。观察被试经常接触的人或物以及所参与的活动,从而推测其兴趣。缺点是不易控制,观察的结构不稳定。 (3)能力测验。测量一个人掌握有关某些职业的词和知识,根据测验分数推测其兴趣。其缺点是被试关于某职业的知识受其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大。 (4)兴趣量表。只是一种以标准化的兴趣量表测量兴趣的方法,是研究兴趣的最科学的手段。)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