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宾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9010301138.doc
《黑龙江省宾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901030113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宾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019010301138.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宾县第一中学 2020届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共两部分,合计 100分,时间 90分钟I卷 (选择一个最佳选项 共 50分)1、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 反对掠夺,拯民疾苦 B. 追求平等,无为而治一C. 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 遵循规律,和谐处世2、 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账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 ,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
2、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 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3、 晋书记载:“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摈阙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遂使宪章弛废,名教颓毁,五胡乘间而竞逐,二京继踵以沦胥,运极道消,可为长叹息者矣。 ”材料表明的观点是A 否定佛教传播 B 肯定道教影响 C 主张正视儒学 D 主张三教合流4、中国古代, “尊君”和“重民”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体两翼,而儒家民本思想中的“爱民” “重民” “恤民”则常被后世引述。这说明A 儒家思想能够制约绝对君权 B 儒家思想推崇明君反对尊君论C 民本思想可以完善皇权政治 D 民本思想顺应绝对君权的
3、需要5、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 世纪, “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一的、整体的说明。据此推断A 法医学决定了科技的进步 B 民族交流有利于医学发展C 理学推动医学体系的构建 D 当时中国医学已高度发达6、下图“孝”字,据说是理学大师朱熹的手书。字形正看是一子跪地抱拳侍奉梳着高高发髻的老人,反看是一只正在拳打脚踢的猴子。这福字意在劝告人们要孝敬父母,否则便畜生不如。这表明程朱理学- 2 -A规范了伦理道德 B强调孝的重要性 C区别了儒佛特征 D提高了儒学地位7、书院是古代民间的教育机构。图 1是
4、元代书院的分布图,图中数字为各地的书院数量,由此可知 图 1 元代书院分布图 A.书院的制度化趋势在加强 B.儒学在元代得到迅速发展C.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日趋一致 D江南地区的文化相对繁荣8、学者王杰认为,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经世实学思潮兴起。 “游谈无根”指的是( )A明清之际的政局变动 B士人面对变局无所适从C理学家们的空谈性理 D儒学的存在价值已丧失9、1874 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及询以自强何术?御侮何能?则茫然靡所依据。
5、 ”由此可知李鸿章( )A对时局的严峻性缺乏深思 B指责清政府现行外交失策C. 初具除旧改良的变革思想 D质疑洋务运动的体用之法10、康有为承续了自龚自珍和魏源以来重视时势变易的今文经学历史观,依据“公羊三世说”,将“据乱世”和“升平世”称为小康,而“太平世”则为大同,三者同处于一根朝向未来的时间链上,依次上升。依材料可知康有为的历史观()- 3 -A深受儒家循环史观影响 B受到社会进化史观影响C包含了唯物史观的成分 D包含了天命史观的思想11、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 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 “民权” “民国” “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 4 200万份, “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
6、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对于上述材料的探究,说法正确的是( )A 辛亥革命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革命 B 三民主义在当时已经深入人心C 三民主义在当时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D 辛亥革命的最终目的已经实现12、与陈独秀、胡适等人一味否定中国文化不同,李大钊明确主张中西文化调和。他指出,中西文化因地理及历史的缘故,形成了“主静” “主动”各具特色的两大区域性文化.二者互有长短,不宜妄为轩轾于其间。据此推断,李大钊的中西文化观( )A. 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B. 认识到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C. 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绝对化的倾向 D. 重新确立了中国人的文化
7、自信13、学者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 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 ”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 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A. B. C. D. 14、有学者指出,当代中国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1978 年战胜“两个凡是” ,1992 年破除“社”与“资” ,1997 年冲破姓“资”姓“社” 。贯穿于这三次思想解放的主线是( )A.市场经济 B 拨乱反正 C 依法治国 D 改革开放15、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
8、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表明他( )A 注重提升公民素质 B 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C 不满雅典民主现状 D 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16、 “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 ”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 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17、排巫运动发生在近代早期的欧洲,1580 至 1660年间是排巫运动最狂热的时期。其间,-
9、4 -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其中 95%是女性,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 “排巫运动”的发生表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欧洲( )A 仍然缺乏理性精神 B 科学精神高涨C 需要继续进行反教会斗争 D 人文精神增强18、有学者说,文艺复兴将人由“天国”转向了”尘世” ,而启蒙运动则将人由“尘世”转向了“社会” ,这是因为启蒙运动( )A.促进了人性觉醒 B宣扬了人文思想C 激发了民权意识 D揭露了教会黑暗19、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 ,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 ”可见,郭沫若
10、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A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B “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C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D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20、下列关于九章算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约成书于战国汇集了包括田亩、粮食、仓窖、土方、赋税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A B C D 21、明代小说繁荣。当时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人喜而手舞足蹈,悲面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小说成为明代文学主要形式 B小说整合了社会价值观念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宾县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试题 2019010301138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