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 T 537-2021 草地贪夜蛾调查监测技术规程.pdf
《DB46 T 537-2021 草地贪夜蛾调查监测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6 T 537-2021 草地贪夜蛾调查监测技术规程.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65.020.01 CCS B15 46 海南省 地方 标准 DB 46/T 537 2021 草地贪夜蛾调查监测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surving and monitoring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2021 - 08 - 02发布 2021 - 09 - 01实施 海南省 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6/T 537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
2、任 。 本文件由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省植物保护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吕宝乾、卢辉、张曼丽、唐继洪、何杏。 DB 46/T 537 2021 1 草地贪夜蛾调查监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J. E. Smith) 调查监测的总体原则和要求,并规 定了草地贪夜 蛾 调查监测依据 、调查、监测 、 鉴定 以及 报告 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草地贪夜蛾调查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3、。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 27618 植物有害生物调查监测 指南 NY/T 1611 玉米螟测报技术规范 NY/T 3253 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技术规范 (夜蛾类 )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调查 survey 在一个地区内为确定有害生物的种群特性或确定存在的品种情况而在一定时期采取的官方程序。 3.2 监测 monitoring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调查或其他程序持续收集或记录某种生物发生或不存在 的数据的官方活动。 3.3 高空灯 h
4、igh altitude lamp 又称高空测报灯,光柱呈倒圆锥状辐射, 能有效地诱集地面以上至少 800 m以内的具有趋光性的昆 虫 测报灯具。 4 调查 监测依据 4.1 分类地位 草地贪夜蛾分类地位参见附录 A。 DB 46/T 537 2021 2 4.2 形态特征 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参见附录 A。 4.3 危 害特征 草地贪夜蛾 危害 特征参见附录 B。 4.4 发生规律 草地贪夜蛾 发生规律 参见附录 B。 5 调查 5.1 调查准备 5.1.1 人员 要求调查人员为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培训主要内容为草地贪夜蛾的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危害 特征及调查方法。 5.1.2 用品 密
5、封袋 、一次性手套、酒精、镊子、口罩、记录本、 放大镜 、昆虫针、养虫盒 、取样铲 等。 5.2 调查区域 海南省 各市县 玉米种植区, 其中 重点调查陵水县、三亚市、乐东县和东方市。 5.3 调查对象 以玉米为重点,兼顾甘蔗、高粱、花生、蔬菜等植物。 5.4 调查时间 按照玉米的生育期确定调查时间。 5.5 抽样方法 5.5.1 样方选择 每个乡镇选择有代表性的玉米田 5 10块,每块田采用对角线 5点取样, 每点间隔距离视田块大小而 定 , 每点 20株。 5.5.2 草地贪夜蛾调查 方法 a) 卵调查: 3 d 调查 1 次,调查 时间为 苗期到 灌浆期。 主要调查植株基部叶片正面、背面
6、 。 b) 幼虫调查: 3 d 调查 1 次,调查 时间为 苗期到 灌浆期。 调查叶片正反面、心叶、未抽出雄穗苞 和果穗中幼虫数量和龄期。 c) 蛹调查: 3 d 调查 1 次, 调查 时间为 苗期到 成熟期。 田间 五 点取样 , 方法同卵和幼虫,每点查 单行 1 m 长(挖取 深度为 2 cm 8 cm 浅层 土);成熟期玉米同时查 20 株果穗。 5.5.3 寄主植物调查 方法 DB 46/T 537 2021 3 调查植物的 被害株数,依据下列公式计算 被 害株率。同时 记录 作物种 类和生育期,将结果记入为害 情况调查表 (表 C.4) 。 被 害株率 =(受害株数 /实际调查株数
7、)100% 5.6 调查 记录 按照附录 C填写。 6 监测 6.1 监测准备 6.1.1 人员 要求监测人员为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培训主要内容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 设备及 用品 的操作 方法。 6.1.2 设备 高空灯、虫情测报灯 和 性诱捕器等。 6.1.3 用品 诱芯、密封袋 、一次性手套、酒精、镊子、口罩、记录本、 放大镜 、昆虫针、养虫盒等。 6.2 监测对象 主要 监测对象为玉米,其次监测甘蔗、高粱、花生、蔬菜等植物。 6.3 监测区域 6.3.1 监测市县 重点监测陵水县、三亚市、乐东县和东方市玉米种植地;其它市县为辅助监测区域。 6.3.2 监测点 重点市县每个玉米种植 乡镇 至
8、少设 1个性诱监测点,每个市县至少 设 1个灯诱监测点 。 6.4 监测时期 全年 监测。 6.5 性诱 6.5.1 诱芯选取 选取专一性强的草地贪夜蛾诱芯 , 持效期 为 30 d左右。 6.5.2 诱芯投放 参照 NY/T 3253的相关规定执行 。每块田置 3个诱捕器 ,诱芯每隔 30 d更换一次 。 a) 玉米 苗期: 3 个诱捕器呈正三角形放置,相距至少 50 m,每个诱捕器与田边距离不少于 5 m, 诱捕器距地面 1 m 左右或高于植 株冠层 20 cm。 DB 46/T 537 2021 4 b) 玉米 成株 期 :诱捕器放置于田边方便操作的田埂上,与田边相距 1 m 左右,诱捕
9、器呈直线排列、 间距至少 50 m。 6.5.3 数据调查方法 调查记录每个诱捕器内的诱虫数量,结果记入草地贪夜蛾性诱结果记 录 表 (表 D.1) 。 6.6 灯诱 6.6.1 监测用灯 高空灯 或 虫情测报灯。 6.6.2 开灯时间 3月至 8月为 19: 00-次日 5: 00, 共计 10 h; 9月至 翌 年 2月为 18: 00-次日 6: 00, 共计 12 h。 6.6.3 集虫处理方法 每日 收集诱到的虫体,标注日期、地点和收集人等信息后置于冰柜保存。 6.6.4 灯具维护 高空灯和虫情测报灯 应 定期维护,及时更换 坏损 灯管。 6.7 监测记录 按照附录 D填写。 7 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6 537-2021 草地贪夜蛾调查监测技术规程 537 2021 草地 夜蛾 调查 监测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