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10802185.doc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1080218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高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10802185.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江西省上高二中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 25题,每题 2分,共 5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 ,对国家进行专制统治。这反映了当时( )A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分封制实现了地方的有效管理C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 D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2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 ;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 ) A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 B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C统治者以
2、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 D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 3对比商朝形势图和西周分封形势图 ,可分析得出西周( )A分封制是对商代方国制的继承和发展B分封诸侯控制商代残余贵族势力C政治中心东移扩大了疆域 D宗法制是政权、族权和神权结合的产物 4杨 宁 一 曾 说 : “总 体 看 来 , 周 天 子 虽 表 面 上 为 天 下 共 主 , 但 实 际 上 控 制 力 有 限 , 各 诸 侯国 实 际 上 都 是 有 很 大 独 立 性 的 政 治 实 体 。”这 表 明 西 周 作 为 一 代 王 朝 的 最 本 质 特 征 是 ( )A统一性与集权性 B统一性与制衡性 C分散性与松散性 D独立性与落后性
3、5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论述了古代王权的演变情况。他认为,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上述分析说明( )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封建社会的君臣政治B西周的君主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C夏商是贵族政治,西周是中央集权D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6 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可见,古时婚姻( ) A强调夫妻同心的物质追求 B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C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D明确男女的家庭分工7西周时期,周天子设置卿
4、士协助管理王畿的财政等事务,同时建立了一系列官员选拔和升迁制度。这说明了当时( )A国家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B贵族政治已经形同虚设C蕴含着官僚政治的因素 D奠定中华大一统的基础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一转变的本质特征是( )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B从强调礼制到重视法制C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 D从地方自治到中央集权9政事堂在唐初设于门下省,为宰相议政之所,武周时迁于中书省,改为“中书门下” ,成为朝廷最高权力机构,且中书令实际上成为大权独揽的宰相。据此可知( )A唐中后期三省六部制名存
5、实亡 B宋朝的中书门下体制发端于唐C三省之间相互牵制的作用削弱 D三省体制下相权反弹威胁皇权10宋朝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往时有钱昆少卿者,家世余杭人也。杭人嗜蟹,昆尝求补外郡,人问其所欲何州,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 ”这反映出宋代( )A皇帝权力的过度膨胀 B通判拥有很大的权力C人们追求安逸的生活 D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11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代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这主要是由于元朝 ( )A行省逐渐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 B巩固地方统治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C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 D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着行省12东
6、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刺史改州牧,拥有赋政治民之权,州由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这反映出东汉末年( )A郡县制最终形成 B中央集权得到巩固C已经取消监察制 D刺史职能发生变异13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 。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2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枢密副使 D知府14宋真宗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包拯两次带头组织台谏官集体谏诤,阻止提拔才能平庸的外戚,仁宗说:包拯的唾沫星子都
7、溅到我的脸上了,却不得不取消原来的任命。这说明宋朝( )A台谏制度已经相当成熟 B文官政治制约君主专制C皇帝知人善任心胸豁达 D君权与相权矛盾很尖锐15东汉实行察举制,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16据晋书记载: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 ”材料反映出当时 ( )A品行端正又有真才实学的人容易出任高官 B监察官员有一定的独
8、立性C选拔人才时注重对人物的品评 D注重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17美国学者 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 ”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 ( )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 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 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8唐代中下层官员往往在取得一定的官职或具备攀婚高门的资格之后,才正式结婚,致使其结婚年龄远远晚于官方规定的“男子二十、女子十五” 。该现象的出现表明,唐朝( )A科举发展导致士人晚婚 B士庶通婚较为普遍C官员的特
9、权思想较浓厚 D门第观念依然存在19唐开元四年(716 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 )A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 B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C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 D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20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 、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B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10、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21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 ,已类似“汉唐宰辅”了。这样,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这说明( )A首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B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C内阁成强化君主专制的工具 D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22明朝出现海瑞扶棺式的冒死硬谏,海瑞谏嘉靖,几近痛骂,嘉靖帝碍于舆论,无可奈何;官僚集团或采取车轮战术,或发动集体抗议,在君主屈尊求情下仍决不让步。这说明明朝( )A士大夫民主意识觉醒 B天理纲常的礼法加强C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 D君主与士人共治天下23清史稿感叹说:“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上高二中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2019010802185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