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作业新人教版201901184220.docx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作业新人教版2019011842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作业新人教版201901184220.docx(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 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时作业(七) 第 7 讲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年)时间 /40 分钟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比鸦片战争远为深刻的是几个观念的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的观念之间的不相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的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这段话 ( )A.说明了鸦片战争的必然性B.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C.贬低了中国经济政治制度D.脱离了当时具体的历史背景2.光绪六年,中德续修条约规定:“德国允,中国如有与他国之益,彼此立有如何施行专章,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
2、章一体遵守。”这表明,清政府 ( )A.外交的屈辱地位明显改变 B.以条约建成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C.奉行互利互惠的外交政策 D.对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提出递交国书一项,只是按照西方的国际法惯例行事,并没有考虑到清王朝的特殊国情;当清政府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英法两国以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理由加以拒绝。据此可知 ( )A.英法挑战清政府统治的合法性B.英法假借国际法制造战争借口C.清廷利用近代外交抗衡英法D.清廷拒不承认英法的平等地位4.“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里的“它”应是指 ( )A.八国联
3、军侵华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2D.鸦片战争5.下图为中国近代某时期政府发布的文告。根据所学推断,该文告应发布于 (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B.辛亥革命期间C.新文化运动期间D.北伐战争期间6.雷颐在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中指出,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在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恰相反。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材料中的“乌托邦”是 ( )A.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B.农民不切实际的空想C.资本主义的美妙设想D.公平公正的社会模式7.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
4、国风教”。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有金银山,而招别邦人来采,别邦人有能者,册立为官”。他注意到美国“邦长”“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是者为公也”。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选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材料中,洪仁玕 ( )A.主张通过改革来加强中央集权B.对西方政治制度认识较为清楚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来振兴天国D.主张引进外交方面的专门人才8.1884 年中法战争期间,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拒绝前去救援受敌人攻击的福建水师;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抗
5、击日本海军时,南洋水师保持中立。材料说明,此时期 ( )A.部分洋务官员视水师为个人私产B.清政府已经丧失军事指挥的权力3C.地方自强势力与清政府分庭抗礼D.新兴汉族地方割据集团逐步形成9.容闳(18281912 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为中国留美第一人。1901 年,他就义和团运动对学生说了一番话:“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这里“纳民气于正轨”应是 ( )A.加强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 B.对民众爱国热情进行理性引导C.将民众的爱国运动纳入政府的领导D.加强对民众行动的规范管理10.“大清国国家
6、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从这份史料中,我们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A.列强可以在中国建立租界B.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C.列强取得划分“势力范围”的特权D.列强取得了设立“使馆界”的特权11.(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议决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正式国旗,并请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各省执行。但孙中山对此持有异议,复函据理力争,且以临时大总统名义提请参议院对这一议决加以复议。临时参议院立即对此进行重新讨论,最终正式决定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正式国旗。这一过程表明 ( )A.五族共和思想成为共识B.南京临时政府统而不治C.共和原则得以初步实践D.民主观
7、念日益深入人心12.1911 年 11 月 7 日,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在给伦敦报馆的信中说:“江汉关税务司苏古敦干得尤为出色。海关的旗子是唯一在革命地区飘扬的中国旗。”这说明( )A.江汉海关被革命政权控制B.英国抵制中国的辛亥革命C.革命党人对英国实行了妥协政策D.清政府得到了列强的支持二、非选择题4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中期后,英商将鸦片大量偷运至广州一带,土烟生产在士大夫们“稍分洋烟之利”的口号下也剧增猛长。鸦片烟税是清朝财政的重要来源。民国时期,军阀为扩大地盘,鼓励种植罂粟。南京国民政府登台后,先实行“寓禁于征”,实质也是征而不禁。1935 年,政府推出六年禁烟
8、计划,分阶段禁烟,但各地阳奉阴违,到中日战争起,已无暇顾及,日占区更是烟毒重重。据统计,从 1912 年至 1922 年,中国发生大小内战达 139 次,这些战争多与鸦片有关。罂粟大量种植,造成粮食严重短缺。吸食之人“鸠形鹤面者比比皆是”,农民种罂粟如遇烟价大跌或种烟失败时受损尤巨“烟苗失败,征税加重,穷无所之典田鬻子”。据齐霁中国共产党禁烟史等材料二 清末新政时期的禁烟是近代较有成效的禁烟运动。当时,清廷吏部依据禁烟考成议叙议处章程,对官员禁烟成绩卓越者加级奖励,失职者降职充罪,并重申“禁吸尤以查禁官员为要义”, 对于吸烟积习未改的官员,严加惩处,不稍宽贷,1910 年,一些知识分子在北京自
9、发成立了“中国国民禁烟会”,广著论说,扩大禁烟声势,争取各国对中国禁烟运动的声援。政府大力推行替代种植,即要求种烟农民将罂粟田改种豆麦棉麻等物,以解决生计。利用世界各国谴责英国鸦片政策之机,与英国进行禁烟交涉,限制印度鸦片输入中国。据牛何兰主编中外禁毒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毒品泛滥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禁烟的特点。(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末新政及国民政府时期的禁烟运动加以简要评价。5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中国人编的课本当他们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 19 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
10、。40 年前,他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应该从 1718 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我们应该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怎样导致了中国在 19 世纪末的衰落,我想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研究方法。时代周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史景迁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新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课时作业(八) 第 8 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年)时间 /40 分钟一、选择题1.吴佩孚等人在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有北京学生因开会
11、宣讲被捕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而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下列对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B.发电报时中国面临主权受损的新危机C.当时学生强力抗争,北京是运动中心D.吴佩孚等人积极呼吁促成初步胜利2.中共二大宣言规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这一宣言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历史功绩是( )A.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B.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C.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6D.奠定了探索中国革命基本规律的基础3.1926 年 7 月,中
12、共号召全国民众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迅速扩大民众运动。此号召有利于 ( )A.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B.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C.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D.缓和国共两党的矛盾4.下表是黄埔军校的部分办学信息。期别 时间 入学人 数 毕业人 数黄埔军校第三期1924 年 10月至1926 年 1 月1300 1233黄埔军校第四期1926 年 3 月至1926 年 10月2680 2654黄埔军校第五期1926 年 11月至1927 年 8 月3300 2418黄埔军校第六期1927 年 10月至1929 年 5 月4400 3970导致上表中第五期毕业率与其余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13、国民革命的兴起 B.外来势力的干涉C.国共两党的分裂 D.社会经济的停滞5.近年来,史学界有学者认为南昌起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你认为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C.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革命领导权D.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76.图(a)和图(b)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增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a)图(b)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农民阶级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C.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高潮D.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转机7.“八七会议”规定:“没收大地主和中地主的土地分给佃农及无地农民”“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
14、能地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会议还认为,“必须实现于反对已成反革命的资产阶级的斗争之中”。由此可知,“八七会议” ( )A.对中国革命认识尚未完全成熟B.完全符合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C.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和扩大D.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8.阅读下列法律条文,其颁布施行的时期是 ( )(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给农民个别耕种。(二)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三)分配土地之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务公众勤务者以外,其余的人均须强制劳动。8(四)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B.广东国民政府时期C.中华苏维埃共和
15、国时期D.国共合作抗战时期9.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会议通过了张闻天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路线和组织领导问题,但却没有提出政治路线的错误问题,反而确认“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是正确的”。而且讲得有根有据,连路线错误的暗示都没有。这主要是因为 ( )A.担心党内发生严重分裂 B.缺乏稳定的政治大环境C.错误性质没人认识清楚D.政治路线问题并不重要10.1934 年 10 月初,勃沙特在贵州被转战中的红军第六军团当作“间谍”扣留,其后他随同红六军团一起参加了长征。1936 年 4 月,他被红军释放
16、。根据这段经历,勃沙特撰写了回忆录神灵之手。该书 ( )A.是间谍写的诋毁红军长征的书B.是研究红军长征的第一手资料C.是第二手资料,对研究长征意义不大D.是外国人报道中国革命最成功的著作之一11.1947 年 2 月 10 日,上海大公报对 586 位民众政治态度的民意调查统计如下表。问题 赞成人 数 反对人 数对美军驻华的态度 4 538对美国现行对华政策的态度 61 4649对民国宪法的态度 124 381对内战的态度 34 535该调查说明 ( )A.大公报立场客观公正B.美国对华政策左右中国内战C.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D.民众失去对国民政府的信任12.在一则红色旅游解说词中有如下文字
17、:“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征程二万经风雨,宝塔擎旗进北京。”其中“宝塔擎旗进北京”指代的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C.红军长征的胜利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二、非选择题13.1918 年 11 月底,一战结束,巴黎和会即将召开,怀着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困惑,梁启超在蒋百里等人陪同下前往欧洲考察,后写下欧游心影录一书,记录了他在欧洲的见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欧洲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怎生是好俄国过激派政府,居然成立从前多数人嘲笑的空理想,却已结结实实成为一种制度。将来历史价值,最少也不在法国
18、大革命之下。材料二 第二件也因为正在做正义人道的外交梦,以为这次和会,真是要把全世界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根本改造,立个永久和平的基础。想拿私人资格将我们的冤苦,向世界舆论申诉申诉,也算尽一二分国民责任。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材料三 中国人最喜欢换招牌。抄几条宪法,便算立宪,改一个年号,便算共和。至于政治社会的内容,连骨带肉,都是前清那个旧躯壳。(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过激派政府”进行的革命“历史价值”何在。(2)材料二中“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指什么?这次“外交失望”直接引发了什么运动?有何重大影响?10(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的
19、观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状作出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英国革命中出现的很多现象,在其他革命中也出现了,比如英国有一个克伦威尔,法国有一个拿破仑;英国有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法国有波旁王朝复辟;英国有平等派和独立派的斗争,法国有雅各宾派和吉伦特派的斗争。同样的比较也可用于俄国革命和其他革命中。这种可比性完全是出于偶然吗?应该不是。如果用曲线表示英国革命中的上升和下滑趋势,也就是革命从无到有、盛极而衰的全过程,那么这条曲线就酷似一座山峰,从低处向上,越过顶峰,然后就下
20、滑。这种峰形曲线几乎可以用来表述世界上发生过的任何革命,只要这个革命走完了它的全过程,而不是半途而废,或者中途被击败。英国革命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在其他革命中找到对应点,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概括材料中的主要观点,并以某国(英法除外)革命为例,论述上述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课时作业(九) 第 9 讲 抗日战争时间 /40 分钟一、选择题1.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认为,九一八事变后的抵制日货运动,主要是由国民党中央机构主持领导的,抵制活动逐渐由民间自发发展到官民结合。时代周刊的报道认为,此次抵制日货运动的全面化和激烈化超过了过去的任何时期,并出现了民族
21、主义热情下的暴力化和政府积极参与的制度化倾向。材料反映了 (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B.国民政府发动群众开展局部抗战11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正式形成D.民族矛盾的上升影响了民族意识2.1931 年 9 月 23 日,蒋介石在告全国同胞书中是这样声明的:“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为维持吾国家之独立,政府已有最后之决心,为自卫之准备,决不辜负国民之期望。”这反映了 ( )A.蒋介石在抗日战争初期的不抵抗政策B.国民党已经做好持久抗战的准备工作C.九一八后蒋介石对国际形势正确判断D.国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处理的观望态度3.
22、在抗战时期,除了抗日正规军、民兵、抗日自卫队之外,各根据地还组织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等各种团体,形成了广泛、全面和便捷的敌情情报网,因而“关于敌情的消息,往往在敌人动身之前,就从厨子、担水的还有在据点内的地下工作者那里得到了”。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巩固B.中共推行全面抗战的路线C.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中流砥柱D.抗日民主力量已空前壮大4.下图出自抗战时期在重庆出版的刊物抗建通俗画刊。对图片全面、准确的解读应是( )A.“过去”的中国任人蚕食无力抗争B.“现在”的中国同仇敌忾抗战必胜C.中日两国国力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D.全民族的抗战定能赢得最后胜利5.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一次重要战役
23、的示意图。据此可知,该战役所属的会战 ( )12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B.成为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典范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6.抗战胜利的代价一书中写道:“当日军登陆成功后(日军)主力部队,应指向太仓地区,该方面为中国军队侧翼,且兵力薄弱,日军可由该地区直趋京沪线,截断中国军队主要补给线,或可达到击灭大部分中国军队的目的。”材料反映的这场战役,对中国的影响是( )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B.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C.为整个抗战争取了时间D.成为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7.下面是一部书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这部书可能是 ( )A.淞沪会战 B.血战台儿庄C.百团
24、大战13D.枣宜会战8.阅读下边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表格,其中史实和推论都正确的是 ( )序号 史实 推论A1926 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到 1927 年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北伐战争取得重大成果,孙中山先生起了重要领导作用B遵义会议选举毛泽东为党的总负责人,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正确领导C进入抗战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抗击着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进入抗战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D1949 年 4 月23 日,南京国民政府覆亡。同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49 年新民主主义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近代中国 反侵略 民主 潮流 作业 新人 201901184220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70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