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测评新人教版201901184177.docx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测评新人教版20190118417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测评新人教版201901184177.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3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小卷(十三)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时间 /45 分钟 分值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在其历史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不让历史学留有宗教神学和神仙鬼怪的踪迹,他热衷于以人性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特点来解释说明人的政治行为和事件进程,并努力挖掘事件的更多起因。由此可见,修昔底德的历史意识 ( )A.体现朴素的人文主义精神B.专注于历史原因的多方面探究C.立足于希腊民主政治基础之上D.被束缚在片面的战争观之中2.普罗泰格拉认为,道德并不神秘,正如技艺一样,它是人在从事私人事
2、务和公共事务中的智慧的表现,它能调解家庭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参与城邦国家的事务。他指出,公正、智慧、节制等是人们必备的品质,人和人之间应以尊敬和正义为原则。普罗泰格拉的伦理思想 ( )A.有力地支持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B.为不同流派的思想家们继承发展C.支持了苏格拉底的“先天道德论”D.有破除传统神学观念的启蒙作用3.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了他被控告的一个理由。这实质上表明两人 ( )A.公开反对原始神灵B.强调理性的重要性C.注重于对人的思考D.因违法遭到了惩罚4.亚里士多德提出,一切政体都
3、要有三个要素: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有关公务执行的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他认为“如果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整个政体也将是一个健全的机构”。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 ( )A.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真实写照2B.最早提出了权力制衡的理论C.关注到政治统治的制度化问题D.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愿望5.在古希腊,从事绘画、雕塑的人被视为卑下的体力劳动者;中世纪时,画师一般与鞋匠、面包师、理发师等手艺人为伍。写于 14 世纪的佛罗伦萨城的起源及其著名公民传将一些画师归入“著名公民”之列。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意大利的手艺人蜕变成艺术家B.文艺复兴提高画师的社会地位C.人文主义贯
4、穿西欧的各个时期D.艺术的人文主义获得社会的重视6.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方言文学产生,英国的乔叟运用伦敦方言创作出坎特伯雷故事集,拉伯雷的巨人传是法国方言文学的代表。这表明 ( )A.拉丁文难学,被知识界所抛弃B.教会神权让位于世俗王权C.思想解放促进文学形式变革D.意大利文艺中心地位丧失7.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的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种思想主张 ( )A.谴责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B.
5、强调君权神授、社会契约C.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础D.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8.马丁路德主张:圣经为信仰的最高权威,不承认教皇和教会有解释教义的绝对权力,强调信徒因信称义(得救),教皇和赎罪券均无赦罪效能,信徒能直接与上帝相通,无须由教会做中介,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等等。这些主张 ( )A.对天主教会势力无太大影响B.巩固了文艺复兴的成果C.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D.表达了民主政治的理念39.德意志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娶了一位修女为妻,打破了欧洲中世纪教会修女不能拥有世俗婚姻的规定,亲身践履了自己提倡的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这一行为表明马丁路德 ( )A.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B
6、.践行“因信称义”C.抛弃自己的宗教信仰 D.主张政教分离10.康德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说明启蒙的真谛在于 ( )A.思想自由B.人身自由C.推翻专制D.主权在民11.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 )A.捍卫人道精神B.倡导人性解放C.批判专制统治D.追求民主法治12.学者舍曼说:“没有哪幅作品比气泵里的鸟实验(如下
7、图)更好地展现启蒙运动了。漆黑笼罩的环境中,实验设备发出的光照亮了每一个人,给每一个人以精神。”据此判断,舍曼认为该作品 ( )A.描绘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B.向天主教会发出了挑战C.揭开了近代科学革命的序幕D.蕴含着理性的人文精神4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 52分)13.(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乾隆时期调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装订为 3600册书,7.9万多卷,约 8亿字,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并在特定的视野中加以系统编排,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为庞大的典籍。所以,纪昀称四库全书具有“源流之大备”及“会归”的特质清政府在修书的同
8、时,也对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有目的的删减与篡改,对图书的禁毁确实是严厉的。据楼宇烈等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1751 年,在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主持下开始编撰一部百科全书,全名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技艺详解辞典。参加撰稿的多达 160人,其中有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孔多塞,哲学家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文学家博马舍,经济学家魁奈、杜尔阁等人参加编撰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百科全书的编写,既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又有力地推动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 近代史编(1)
9、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部巨著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何不同。(1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部著作的不同影响。(14 分)5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倾向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它的不同内涵。人文主义发展绵延不断的原因在于其精神气质的可贵。人文主义从根本上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正是作为一种辩论,让它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把内涵深化、外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13 单元 西方 人文精神 起源 及其 发展 测评 新人 201901184177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7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