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五说明文阅读课件20190109135.ppt
《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五说明文阅读课件2019010913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五说明文阅读课件20190109135.ppt(8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五 说明文阅读,(2013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西塘古镇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人们依水而居,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在占地仅1平方千米的古镇内,就有9条河道在此交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因此,古称“九龙捧珠”。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使古镇形成了“人家在水中,水中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舟过,桥头商铺立,水中倒影游”的水乡美
2、景。,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高 的一座桥。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 两圩。两侧均有桥联,东侧联曰: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 彩虹带上行。西侧联曰: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 月。,虽然江南古镇大多有廊棚,但西塘的规模最大,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廊棚沿河而建,造型古朴,一色的青瓦盖顶,连为一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这里有多条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点。西街有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布局,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长度。临街房屋二楼常常有屋檐延伸,两两相对,形成了“一线天”的空间布局,构成了别致的古镇风貌。,“巷”在吴语方言
3、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其中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 镇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 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上面 用166块青石板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 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空间进行细分和利用。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
4、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用。,命题角度1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例 西塘的古桥、廊棚都很有特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解题技巧】 所谓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从标题着眼找“特征”。2抓住文章的段落和层次,从中心句中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一般情况下,文章的开头(或各段的首句)和结尾(或各段的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3抓住关键信息指向语。尤其是序数词、提示词、关联词及设问句等。,4分析材料,加以概括。有的说明文中没
5、有现成的词 语来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阅读时需要从分析材料入手,即 逐段或逐句分析文章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 加以概括。5分析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为说明事物、 解说事理服务的,可以此为线索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解析】 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介绍的相关段落,再结合具体的句子来筛选答案。第段开头“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提取词语即可概括古桥的特色;第段介绍廊棚,“但西塘的规模大”“廊棚沿河而建,造型古朴”“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据此提取概括即可得到廊棚的特点。,【答案】 数量多,种类多,造型精美 规模大
6、,沿河而 建,造型古朴,命题角度2 信息提取与概括 例 第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 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 与“事”分别指什么? _ _,【解题技巧】 解答该类试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把握提取、筛选信息的标准,确认提取、筛选信息 的区间。在阅读中,选择材料信息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去选 取,才能准确。提取、筛选标准规定范围,即信息的提取、 筛选区间,要在确定的区间内进行取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 说的“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原则。,2通过抓关键词提取、筛选主要信息。阅读时要抓住 诸如“首先”“其次”“另外”“还有”“也”“除此之 外”等
7、提示语。3通过抓关键句提取、筛选主要信息。所谓关键句, 就是指过渡句、段首句、文末点题句、问题前后句等,它 们往往能给我们提供一些集中有效的信息。,4根据题型确定答案。简答题,要组织语言表达,规范答题。从文中找出的语句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准确表达。选择题,要把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选项信息的正误。,解答该类题目,可以按照下列几个步骤分析作答:1定位:细读题目要求,筛选范围、选准角度,在文 中定准区域。2取舍:理解范围内的信息内涵及句子或语段间的关 系,决定取舍。3完善:按照题目要求,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再加工、 完善并
8、形成结论。然后按照题目的要求,完整有条理地表述。,【解析】 题目中的“势”指的是西塘的地理特点,“事”指的是“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带来的便利。 【答案】 “势”:水道纵横,面积狭小。“事”:居民生活和商贸活动的交通需要。,命题角度3 品味说明文语言 例 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 最窄处仅0.8米。 _ _,【解题技巧】 说明文阅读中,语言品味题主要考查以下几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内涵、作用和意义。,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首先,解释词语的字面意思,分析它在句子中的具体
9、说明作用,如对什么事物做了修饰、限制,或者修饰、限制了事物的什么特点。,其次,要揭示词语在说明文中的一般作用,揭示它的客观科学性,如是否准确、客观等。最后,总结该词语用在这里对说明事物特点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或说明去掉、替换该词语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不符合客观实际、不准确等)。,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说明文为追求良好的表达效果,会把抽象的概念说得具体,把深奥的事理说得浅显明白,往往使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增强其趣味性、可读性。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或描写事物状貌,语言生 动形象,富有诗意,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或通俗或深情地 议论,令人深思,启人智慧。
10、(2)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活泼清新。,3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内涵、作用和意义。该考点区别于“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它实际上是语言知识考查的大融合,主要涉及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的解答、句子的含义、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句子表达效果的比较等。,说明文语言品味题一般有两种题型:句子中加点的词 语有何作用(表达效果)?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 么?解答这两种题型的题目,可参考使用以下答题模式:“”的意思是/说明了(结合实际语言环境 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不能。因为(结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若删去,就变成的意思,
11、不符合实际,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解析】 “仅”,副词,“仅仅”的意思,表范围上的限制,用在句中突出说明了石皮弄的狭窄。 【答案】 突出了石皮弄的狭窄。,命题角度4 划分层次 例 根据文章内容,用“/”将段分成四个部分。 ,【解题技巧】 解答该类试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按说明顺序划分层次。说明文结构层次的划分,往往跟说明顺序密切相关:按时间顺序说明的文章,可以根据时间的变化来划分层次;按空间顺序说明的文章,可按空间的变化来划分层次;按逻辑顺序说明的文章,可以按照从概括到具体、从结果到原因的顺序来划分层次。,2按说明结构划分层次。说明文的结构通常分为三部 分:开头部分引出说
12、明对象,中间部分详细解说说明对象, 结尾部分总结说明对象。3按说明内容划分层次。通读全文,逐段概括要点, 采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 再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据此来划分文章 的层次。,【解析】 第段“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 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是总说部分,段分别介 绍了西塘的“桥、廊棚、街弄”,第段介绍了“桥”, 第段介绍了“廊棚”,第段介绍的是“街弄”,据 此分层即可。 【答案】 / / ,命题角度5 分析句段的作用 例 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文章见P141冬眠的奥 秘) _ _,【解题技巧】 分析句段作用,目的在于考查考生把握段落
13、内部层次及句段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这一考点常见的题型有三种:1文中某句(段)有什么作用?2文中某句(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某句(段)与某句(段)能否互换?为什么?,解答第1种题型,应先明白说明文句段的一般作用: 引出说明对象(引出对某特点的介绍);介绍了事物的 某个特点;通过引用故事(事例、诗文)等激发读者的阅 读兴趣;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结全段(文)的主 要内容;发出呼吁(号召),使人警醒。,解答第2种题型,要先明确该句段所介绍的内容,然后 探究该内容对介绍说明对象所起的作用,这就是不能删去的 原因。另外,还要从该句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去分析。看 一看删去该句段后,上下文是否还对应,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2019 年中 语文 专题 复习 说明文 阅读 课件 20190109135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