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第1部分第1章第2讲地图复习课件20190107374.ppt
《中考地理第1部分第1章第2讲地图复习课件2019010737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第1部分第1章第2讲地图复习课件20190107374.ppt(5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2讲 地 图,一、地图的阅读,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地图三大要素:_、_、_。2.比例尺:表示_比_缩小的程度。三种表现形式:_、_和_。,比例尺,方向,图例,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3.地图上方向的判读:,(1)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_判读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_方。,指向标,北,(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_判读方向,经线,指示_方向,纬线指示_方向。,经纬网,南北,(3)在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用“_,,_”来判读方向。,东西,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选择适用的地图:,导游,交通,世界的国家和地区,(1)地图种类很多,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择地图。例如,去公园游览,
2、需要寻找景点,应从_图找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参考_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_图。,小,详细,(2)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不同。当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_,表示的内容_;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_,表示的内容_。,大,简略,二、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与相对高度:,海平面,海拔差,(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也就是两个地点之间的_。,2.等高线地形图:,密集,稀疏,(1)概念: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在等高线上标有海拔数值的
3、地形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2)判断坡度陡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3.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体部位:,山谷,鞍部,山峰,山脊,_,_,陡崖,图1-22,4.五种基本地形类型(见图 1-23):,平原,盆地,图 1-23_,丘陵,高原,_,山地。5.分层设色地形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_,黄、褐色表示高原和山地,_表示雪山冰川。6._: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平原,白色,地形剖面图,11页,易错判断1.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脊,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谷。(,),解析: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
4、山脊。答案:,2.等高线稀疏,坡度较陡;等高线密集,坡度平缓。(,),解析: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答案:,12页,3.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褐色表示高原。(答案:,4.比例尺越大,则实际范围越小,表示内容越详细。( )答案:5.地图一般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答案:,比例尺,典题精练,例 1:(2014 年广东省卷)读等高线地形图(图1-24),完成,(1)(2)题。,图 1-24,(1)、两地的图上距离是 2 厘米,则实地距离是(,),A.200 米,B.2 千米,C.20 千米,D.200 千米,(2)从地出发到达地,需要
5、登高(,),A.250 米,B.200 米,C.150 米,D.100 米,解析:第(1)题,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转换计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第(2)题,点位于300 米等高线,位于150 米等高线,相减可得。答案:(1)B (2)C,归纳总结,1.在实际运用中,图上距离常用厘米做单位,实地距离常用千米或米做单位。计算比例尺或实地距离时,首先要统一单位。如厘米换算成千米时,在厘米数后减去 5 个0;千米换算成厘米时,在千米数后面加 5 个 0。,2.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2015年广东中考】,读图5,完成911题。
6、,感 受 真 题,10.M、N两观景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地距离是 A1千米 B10千米 C100千米 D1000千米,【2014年广东中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图3),完成46题。,感 受 真 题,5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A200米B2千米C20千米D200千米,【2012年广东中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图2),完成5-7题。,感 受 真 题,7.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直线距离为1.8厘米,其实地距离为A.4000米B.3600米C.36000米D.3000米,【2011年广东中考】,读等高线地形图(图 2),回答35题。,感 受 真 题,4.已知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
7、,则实际距离是 A.5000米 B.10000米 C.15000米 D.20000米,【2009年广东中考】,6.下列选项中,表示地图内容最详细的比例尺是,感 受 真 题,典题精练例 2:(2016 年湖北鄂州)读图 1-2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图 1-25,12页,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A.小溪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流,B.从 C 点爬到山顶 A 比从 E 点爬到山顶 A 更容易,C.当 D 处正午的气温为 20 时,此时 C 处的气温为 21.8 D.在地图上量得 C 到 D 的直线距离为 3 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为 30 千米,13页,解析:根
8、据指向标判断,小溪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从 C 点爬到山顶 A 比从 E 点爬到山顶 A 等高线更稀疏,坡度平缓,更容易攀登。当D 处为20 时,C 处的气温为20 (400米100 米)1000.6 18.2 。C、D 的直线距离为3 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为 3 厘米100 0003 千米。,答案:B,判读技巧1.山体不同部位的判断:,图 1-26,图 1-27,13页,2.五种基本地形的判断:,图 1-28,13页,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典题精练,例 3:(2016 年广东省卷)梅岭古道翻越南岭山脉,被誉为古代的京广线,曾是我国南北交通的要道,随着现代交通状况的改善,先后又有323
9、国道和韶赣高速经过该地区。读图1-29,完成(1)(3)题。,13页,图 1-29,(1)关于梅岭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高点的海拔是 500 米C.冬季南坡的气温比北坡要低,B.南坡比北坡要陡D.全长约 2.5 千米,13页,(2)三条经过南岭的道路中,需要开凿较长隧道的是(,),A.梅岭古道C.韶赣高速,B.323 国道D.都需要,(3)323 国道在经过南岭时,向西绕行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绕过河流,不必建桥B.沿等高线修建,降低成本C.连接城镇,方便出行D.少占耕地,保护农田,14页,解析:第(1)题,图中的等高距为100 米,梅岭古道经过处最高海拔在 500 米600
10、 米,A 错误。南坡等高线比北坡等高线平直,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冬季南坡比北坡气温高。梅岭古道的图上距离为2.5 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2.5 千米,D 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韶赣高速穿越的山区面积最广大,需要开凿较长的隧道,故选 C。第(3)题,图中323 国道经过处,村镇密集,323 国道在经过南岭时,向西绕行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连接城镇,方便出行。,答案:(1)D (2)C,(3)C,归纳总结,1.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判断:,(1)确定点的海拔与相对高度(根据等高距来判断);(2)确定两点间的距离(根据比例尺来判断);(3)确定方向(根据地图上的方向判断法来判断);,(4)计算温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地理 部分 地图 复习 课件 20190107374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