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课件中图版20190110272.pptx
《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课件中图版2019011027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1.1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课件中图版20190110272.pptx(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1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仪,二,一,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 率船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 的。 2.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约 40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地球的表面积为 。,麦哲伦,球形,长,6 371千米,4万千米,5.1亿平方千米,二,一,二、地球仪 1.人们仿照地球的 ,制作出了按一定 缩小的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 和 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城市等地理事物的分布、形状和名称等。,外形,比例,颜色,符号
2、,文字,一,二,三,一、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精析:1.“天圆地方”说: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2.盖天说:后来,有人根据大地和天空的特点,形成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 3.浑天说: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可能呈圆球形。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4.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绕地球航行的成功,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被称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一,二,三,5.17世纪以后,由于观测手段的发展,发现地球的极半径略短于赤道半径,形状为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从圆球体到椭球体,被称为
3、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6.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并且拍摄了地球的卫星照片,科学家经过长期地精密测算,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椭球体。具体地说,北极点至地心的距离,即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长约40米。有人形象而夸张地说,地球有点像“梨形”,这被称之为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第三次飞跃”。,一,二,三,【例1】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天圆地方 麦哲伦环球航行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地球卫星照片 A. B. C. D. 解析:古代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形成“天圆地方”的说法;随着视野扩大,人们认识到“天如斗笠,地如覆盘”;1519152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地理 上册 11 地球 地球仪 课时 形状 大小 课件 图版 20190110272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65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