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197.pptx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197.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197.pptx(4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点分层突破命题多维研析,第1讲,考纲要求,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夏商的政治制度 (1)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出现,禅让制被 所取代。 (2)王权特点:通过 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封侯和伯。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2)内容 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 、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义务: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和朝觐述职。,王位世袭制,王族,考点一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知识回扣,占卜,缴纳贡赋,权力: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对 实行再分封,可以设置官员、 和征派赋役等。
2、 (3)影响 前期:加强了 对地方的统治,巩固了王权;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后期: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西周后期, ,分封制遭到破坏。,卿大夫,建立武装,周天子,王权衰弱,3.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宗法制是用 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内容:推行王位 ;形成相对的大宗和小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 。 (4)特点:血缘关系和政治相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
3、。 (5)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 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分封制推行。,权力,父系血缘,嫡长子继承制,最高领袖,统治集团,【教材补遗】 神权政治 中国古代统治者都以天命神权来诠释政权、君权获得的合理合法性,天命是思想家们解释一切社会、政治或历史现象的唯一标尺。殷商时期,“率民而事神,先鬼而后礼”是神权政治兴盛的标志。,【构图解史】 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图画证史】 周公辅成王年幼的周成王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王位,由其叔叔周公辅佐,反映了宗法制的特点。 诸侯前来朝觐周成王,反映了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权力和义务。,史料一 西周分封示意图,核心探究,命题点一 分封
4、制的特点和历史影响,史料二 从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为西周分封示意图,图片可以反映出以下几个主要信息:分封的主要区域及范围、分封的对象及主体、西周的都城设置及方位等。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特点有重要的意义。 (2)史料二通过与原有邦国比较的方式,分析了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其中第句话指出了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与原有邦国的不同,第句话说明分封
5、制下地方诸侯在其领地内拥有较大的权力。, 史料运用 1指出史料一的图片中同姓与异姓封国在数量与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什么明显特点。分析这些特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怎样的统治策略。,【答案】 特点:同姓亲族是分封对象的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地,或居于战略要地。 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2根据史料二,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 史论归纳 分封制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特点 分封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亲族为主。 分布区域:集中在北方黄河流域,同姓诸侯国多分布
6、于富饶之地或战略要地。 纵向联系:君臣权力与义务较为明确,进一步彰显周王的最高地位,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2)对后世的影响 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的分封。 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名称,如宋、鲁、郑、陈等。 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史料 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
7、,庙不祔(新死者附于宗庙先祖旁祭祀)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新唐书,命题点二 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解读 史料以武则天立太子一事为例,说明了宗法制对后世的历史影响。第句中,狄仁杰与王方庆暗示武则天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第句以宗庙制度为例指出传位于李显的重要性。最后,武则天决定立李显为太子,说明了宗法制在唐代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 史料运用 史料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根据史料,分析狄仁杰反对“三思立”而拥立庐陵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案】核心问题:最高统治权的继承问题。 主要依据:中
8、国古代宗法观念浓厚,武则天与武三思是姑侄关系,并非母子关系。按照宗法制度,应立庐陵王为太子。, 史论归纳 宗法制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4)历史遗存影响:影响了后世人们的思想观念及祭祀、编修家谱、追根寻源等社会习俗。,史料 春秋战国时期处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
9、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命题点三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史料解读 史料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为切入点,通过前后对比的方式,描述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第句和第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转型前后的政治形态变化,既有变化同时也有继承和延续。, 史料运用 根据史料,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0、。,【答案】相同点:保留了血缘色彩。 不同点: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权到集权。, 史论归纳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力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1.背景:秦灭东方六国,结束分裂,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11、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2.内容 (1)创立皇帝制度 权力: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切大权,由 总揽。 特点:皇位世袭; 。 (2)创立三公九卿制 丞相:百官之首,协助皇帝 ,下设诸卿。 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管理全国 。,皇帝,考点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知识回扣,皇权至上,处理全国政事,军务,(3)推广郡县制 在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地区设郡县的基础上全面推行。 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设若干县。 郡守、县令、县长由 直接任免。 3.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 ,以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
12、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重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2)对后世的影响: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 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皇帝,国家统一,政治制度,【图画证史】皇权的象征虎符,【教材补遗】官僚政治官僚政治是相对于贵族政治而言的,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和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从战国末期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渐形成,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官僚政治逐步确立起来,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特点。,史料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
13、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命题点一 皇帝制度与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史料二 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核心探究,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以秦始皇创制玉玺为切入点,展现了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阐述了玉玺的分类;分别说明了六枚玉玺的用途,反映了
14、秦朝皇帝的权力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2)史料二中的阐述了秦朝中央官制的内容及各自的职权。由此可以看出,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 史料运用 上述两则史料反映出秦朝中央官制有哪些特点?,【答案】特点: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实行中央集权体制,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 史论归纳 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特征 (1)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中央主要官职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于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古代 中国 政治制度 讲商周 时期 秦朝 中央集权 制度 形成 课件 新人 201901184197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65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