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含解析20190220140.docx
《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含解析2019022014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含解析20190220140.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古诗词鉴赏专题杭州1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 (2)两小题。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渔家明孙承宗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1)两首诗均提及“寒江钓雪” ,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 孤寂 的感受,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 批评 的态度。(2) 渔家前两句是怎样表现“渔家苦”的?请作赏析。【考点】EE:诗歌阅读综合【分析】 江雪此诗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诗人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
2、老翁实际是诗人心情意绪的写照渔家诗的前两句白描了两幅画,一幅是雪月江上风波图,一幅是浪尖捕捞图在一个雪霁朗月的冬夜,迫于生计的渔夫撑着小船颠荡在浪尖上江上北风凛冽,船板上涂满了清冷月光遥看岸上厚厚的雪,在月色下闪着模糊的寒光在阴冷的背景映衬下,凸显出打渔人家的辛苦一个“呵”字,一个“提”字,生动逼真,人物神态毕现呵一呵冻僵的手,试图让体温来驱走些弥漫的寒气,再拿起结满冰霜的竹篙来撑船,一股凉意直透心底,手还是麻木的,渔夫艰难的撑着篙,费力的撒着网,生活的小舟随波逐流飘荡着第三,第四句,直陈对诗人画家好为“渔家乐”流弊的不满【解答】 (1)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
3、想情感柳诗通过“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孙诗则表明了对“好作寒江钓雪图”的“画家”批评2(2)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怀才不遇,思乡怀人等通过手指冻僵、呵气取暖的细节描写以及天寒地冻、残月在天、船上积雪斑驳的环境描写,表现渔家为生计奔波劳作的艰辛答案:(1)孤寂、批评(2)通过手指冻僵、呵气取暖的细节描写以及天寒地冻、残月在天、船上积雪斑驳的环境描写
4、,表现渔家为生计奔波劳作的艰辛译文:江雪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渔家撑篙的手冻僵了,呵气取暖也没缓过来,冰冷的月光照在船上,只见一片模糊的雪景画家们不了解渔人的辛苦,却偏喜欢画在下着雪的寒冷江面上垂钓的图画湖州7 (一)阅读古诗,完成问题。从军行唐陈羽海 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注】海:湖泊(1)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从军行相近的一首,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A B C山中杂诗南朝 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5、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塞下曲六首(其三)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3云从窗里出。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大雪满弓刀。【考点】EJ:边塞征战诗【分析】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 )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
6、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 “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解答】 (1)此题考查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将士”一词与“卫国”有关,抓住“直上”来理解将士们的精神品质所在,点明烘托的手法表达了从军将士无所畏惧(一往无前、乐观豪迈)的精神气概A 蕴含着作者的感情热爱自然、闲适恬淡、超然物外B 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因此“愿”具体指诗人向往田园生活,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C 作者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 “欲将轻骑逐
7、,大雪满弓刀” ,这并不是战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时刻故选 C答案:C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了身上的弓刀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却看不见人,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嘉兴8 (一)送人之荆门明浦源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4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此去郢 中应有赋,千秋白雪 待君赓 。(选自明清诗赏析 )【注释】郢(yn):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白雪:也
8、称“阳春” “阳春 白雪” ,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赓(n):继续。(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 历史兴亡 、 自然风光 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2)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考点】EI:送别离别诗【分析】由题意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送别友人,心中有不舍之意,但想到友人将来的生活,又感动安慰本诗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解答】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根据诗歌的内容可知,
9、本诗第一联介绍写诗的缘起第二联追念历史遗迹,第三联写送别之地的自然风光,最后一联通过想象“客人”未来 生活,表达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据此分析可作答(2)本题考查赏析作者的感情李诗最后一句为“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是用马都不舍不忍离别,更不要说人了来表现了自己的惜别之情,而本诗最后两句为作者想象友人将来的生活,表达了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据此分析可作答答案:(1)历史兴亡(人文遗迹) 、自然风光(山水奇丽)(2)答案示例:李诗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来表达惜别之情;此诗通过想象“客人”未来 生活,表达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 (二)金华6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12 2017 年中 语文试卷 考点 汇编 古诗词 鉴赏 专题 解析 20190220140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