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6737-2004 道路车辆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doc
《GB 16737-2004 道路车辆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6737-2004 道路车辆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16737-2004 ( 2004-03-15 发布, 2004-09-01 实施)代替 GB/T 16737-1997 前 言 本标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了 ISO 3780-1983道路车辆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 WMI)(英文版)。 本标准在采用 ISO 3780-1983 时进行了修改,修改部分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本标准与 ISO 3780-1983 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将 ISO 3780-1983 中的第 1 章和第 2 章合并为本标准的第 1 章; 为适合我国国情,在本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引用了相应的我国标准,而非国际标准
2、; 在本标准 5.3 增加了中国的双字码块; 由于 ISO 组织于 1996 年颁布了 ISO/TR 8357-1996道路车辆为车辆 识别代号( VIN)和世界零件制造厂识别代号( WPMI)分配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 WMI)的实施说明对 1SO 3780-1983 的第 7 章加以规定,因此在本标准第 6 章中直接引用了 ISO/TR 8357-1996,并在本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增加了对 ISO/TR 8357-1996 的引用; 为适应我国管理要求,在本标准 4.2、 5.3、第 6 章和附录 A 增加了对 WMI 进行分配的要求。 本标准代替 GB/T 16737-1997道路车
3、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 WMI)。 本标准与 GB/T 16737-1997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将 GB/T 16737-1997 中的第 1 章和第 2 章合并为本标准的第 1 章( 1997 年版的第 1 章和第 2 章;本版的第 1 章); 原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引用了国际标准,在本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 件一章中引用了相对应的我国标准( 1997 年版的第 3 章;本版的第 2 章); 参照 ISO 3780-1983 的第 6 章,本标准较 GB/T 16737-1997 增加了第 6 章 WMI 代号分配方法的实施(本版的第 6 章); 增加了对 WM
4、I 代号进行分配的管理要求(本版的 4.2、 5.3、第 6 章)。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西安西沃客车有限公司、南京依维柯 汽车有限公司、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金城集团有限公司、一汽集团技术中心、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彤、耿磊、张炜、赵喆、林先进、周广法、苏玉萍、鲍东辉、袁军成。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6737-1997。 GB 16737-2004 道路车辆 世界制造厂
5、识别代号( WMI) Road vehicle- World manufacturer identifier (WMI) code (ISO 3780: 1983, MOD)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的内容与构成,以便在世界范围内建立道路车辆制造厂的识别体系。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 WMI)是 GB 16735-2004 中所述的车辆识别代号( VIN)的第一部分。 本标准适用于 GB/T 3730.1-2001 和 GB/T 5359.1-1996 所规定的汽车、挂车、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以及其他需要标示 VIN 的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6737 2004 道路 车辆 世界 制造厂 识别 代号 WM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