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974-1995 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df
《GB 15974-1995 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5974-1995 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159741995】 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特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梅毒的诊断和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卫生防疫、医疗保健机构对梅毒的诊断、报告和处理。 2 术语 感染史:本人有过婚外(婚前)性接触、嫖娼、卖淫或同性恋性接触,以及输血等途径引起的感染。 3 诊断原则 梅毒诊断必须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慎重作出诊断。 3.1 病史:应注意感染史,婚姻史,妊娠史,生育史等。对胎传梅毒应了解生母梅毒病史。 3.2 体检:应作全面体格检查,注意全身皮肤、粘膜、骨骼、口腔
2、、外阴、肛门及表浅淋巴结等部位,必要时进行心脏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检查和妇科检查等。 3.3 实验室检查: 3.3.1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梅毒螺旋体。 3.3.2 梅毒血清学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 如VDRL、 RPR、USR试验等,为筛查试验。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如TPHA、FTAABS试验等,为证实试验。 3.3.3 组织病理检查。 4 梅毒分期诊断标准 4.1 一期梅毒 4.1.1 病史:有感染史,潜伏期一般为 23 周。 4.1.2 临床表现: a. 典型硬下疳:一般单发,12cm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稍高出皮面,呈肉红色的糜烂面或浅在性溃疡。疮面清洁,分泌物量少,周边及基底
3、浸润明显具软骨样硬度,无痛。多发于外生殖器,也可见于肛门、宫颈、口唇、乳房等部位。 b. 腹股沟或患部近卫淋巴结可肿大,常为数个,大小不等,质硬,不粘连,不破溃,无痛。 4.1.3 实验室检查: a.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皮肤粘膜损害或淋巴结穿刺液可查见梅毒螺旋体。 b. 梅毒血清学试验: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如感染不足 23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可为阴性。应于感染 4 周后复查。 疑似病例:具备 4.1.1 及 4.1.2 为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 4.1.3 任何一项为确诊病例。 4.2 二期梅毒 4.2.1 病史:有感染史,可有一期梅毒史,病期 2 年以内。 4.2.2 临床
4、表现: a. 皮疹为多形态,包括斑疹、斑丘疹、丘疹、鳞屑性皮疹及脓疱疹等,常泛发对称;掌、跖易见暗红斑及脱屑性斑丘疹;外阴及肛周皮疹多为湿丘疹及扁平湿疣等,不痛可有瘙痒。头部可出现虫蛀样脱发。二期复发梅毒,皮损局限,数目较少,尚可见环形皮疹。 b. 口腔可发生粘膜斑,尚可出现眼损害、骨损害、内脏及神经系统损害等。 c. 全身可出现轻微不适及浅表淋巴结肿大。 4.2.3 实验室检查: a.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二期皮疹尤其扁平湿疣、湿丘疹及粘膜斑,易查见梅毒螺旋体。 b. 梅毒血清学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及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为强阳性。 疑似病例:具备 4.2.1 及 4.2.2 为疑似病例。
5、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 4.2.3 任何一项为确诊病例。 4.3 三期梅毒(晚期梅毒) 4.3.1 病史:有感染史,可有一期或二期梅毒史。病期 2 年以上。 4.3.2 临床表现:常见结节性皮疹、近关节结节及皮肤、粘膜、骨骼树胶肿等。心脏血管系统受累以单纯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和主动脉瘤多见。神经系统受累以梅毒性脑膜炎、脊髓痨和麻痹性痴呆多见。 4.3.3 实验室检查: a. 梅毒血清学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大多阳性,亦可阴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为阳性。 b. 组织病理检查:有三期梅毒的组织病理变化(见附录C)。 c. 脑脊液检查:神经梅毒:淋巴细胞10106/L,蛋白量50mg/d
6、L,VDRL试验阳性。 疑似病例:具备 4.3.1 及 4.3.2 为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 4.3.3 任何一项为确诊病例。 4.4 潜伏梅毒(隐性梅毒) 4.4.1 有感染史,可有一期、二期、或三期梅毒史。 4.4.2 无任何梅毒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4.4.3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 2 次以上阳性或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阳性(需排除生物学假阳性)。脑脊液检查阴性。 4.4.4 病期 2 年内为早期潜伏梅毒,2 年以上为晚期潜伏梅毒。 4.5 先天梅毒(胎传梅毒) 4.5.1 生母为梅毒患者。 4.5.2 临床表现: a. 早期先天梅毒(2 岁以内):相似获得性二期梅毒,但皮损常有红
7、斑、丘疹、糜烂、水疱、大疱、皲裂和骨软骨炎、骨炎及骨膜炎等,可有梅毒性鼻炎及喉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贫血等。 b. 晚期先天梅毒(2 岁以上):相似获得性三期梅毒,但以间质性角膜炎、赫秦生齿、马鞍鼻、神经性耳聋等为较常见的特征,还可出现皮肤、粘膜树胶肿及骨膜炎等。 c. 先天潜伏梅毒:除感染源于母体外,余同获得性潜伏梅毒。 4.5.3 实验室检查: a. 早期先天梅毒皮肤及粘膜损害中可查到梅毒螺旋体。 b. 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 4.6 妊娠梅毒 孕期发生或发现的活动性梅毒或潜伏梅毒称为妊娠梅毒。 5 治疗原则梅毒诊断必须明确,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剂量必须足够,疗程必须规则,治疗后要追踪观察
8、,对传染源及性接触者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治疗药物主要为青霉素,其用法及用量见附录D(梅毒治疗方案)。 6 疗后观察 梅毒患者经足量规则治疗后还应定期观察, 包括全身体检及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VDRL、RPR或USR试验等),以了解是否治愈或复发。 6.1 早期梅毒疗后第一年每 3 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 23 年。如血清反应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滴定度升高四倍(如由 12 升为 18)属于血清复发,或有症状复发,均应加倍量复治。超过 2 年血清不阴转者属于血清固定,如无临床症状复发,是否再治疗,根据具体病情而定;无论再治疗与否,应作神经系统检查及脑脊液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无
9、症状神经梅毒。 6.2 晚期梅毒疗后复查同早期梅毒,但应连续观察 3 年,血清反应固定阳性者,应作神经系统检查及脑脊液检查。 6.3 妊娠梅毒治疗后,分娩前每月复查梅毒血清反应,分娩后观察同其他梅毒,但所生婴儿要观察到血清阴性为止,如发现滴度升高或有症状发生,应立即进行治疗。 7 梅毒治愈标准判断梅毒是否治愈,其标准有二:临床治愈及血清治愈。 7.1 临床治愈:一期梅毒(硬下疳)、二期梅毒及三期梅毒(包括皮肤、粘膜、骨骼、眼、鼻等)损害愈合或消退,症状消失。 以下情况不影响临床治愈的判断: 7.1.1 继发或遗留功能障碍(视力减退等)。 7.1.2 遗留疤痕或组织缺损(鞍鼻、牙齿发育不良等)。
10、 7.1.3 梅毒损害愈合或消退,梅毒血清学反应仍阳性。 7.2 血清治愈: 抗梅治疗后 2 年内梅毒血清学反应(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如VDRL、RPR、UsR试验)由阳性转变为阴性,脑脊液检查阴性。 一期梅毒(硬下疳初期),血清反应为阴性时已接受充足抗梅治疗,可以不出现阳性反应,这种情况不存在血清治愈的问题。 附录A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补充件) A1 原理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是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唯一快速、直接的方法,为诊断早期梅毒所必需。检查时光线从斜角进入物镜,照在微生物或颗粒上,使其在黑暗背景上呈发光像。 A2 标本采集与准备一期和二期梅毒皮肤或粘膜损害, 先以生理盐水棉球清洁病损,干
11、棉球轻擦, 并挤压使之产生血清性渗出物。用载玻片接触渗出物,加一滴生理盐水于标本上,覆以盖玻片,立即镜检,或抽吸淋巴结液镜检。 A3 检验标本 滴镜油于暗视野显微镜聚光器上, 升高聚光器直至镜油和玻片底部接触良好,先用低倍镜(1010)及高倍镜(1040)检查,必要时再用油镜检查。 梅毒螺旋体在暗背景上呈白色发光,其螺旋整齐,运动规律:可围绕长轴旋转,如弹簧样伸缩前进或全身弯曲如蛇行。根据其典型的形态、大小和运动方式加以鉴定。 未检出螺旋体不能排除梅毒的诊断。阴性结果可能说明: A3.1 螺旋体数量不足(单次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率小于 50); A3.2 病人已接受抗生素或杀灭梅毒螺旋体的药物
12、治疗; A3.3 损害接近自然消退; A3.4 损害不是梅毒。 附录B 梅毒血清学检查 (补充件) B1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 目前常用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enereal Disease Research Laboratoty Test简称VDRL)及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Circle Card Test简称RPR)。 原理:所用抗原是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的乙醇溶液。梅毒螺旋体破坏人体组织过程中,在体内释放出一种抗原性心磷脂,能刺激机体产生反应素, 该反应素与从牛心中提取的心磷脂在体外可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卵磷脂的作用是加强心磷脂的抗原性,胆固醇
13、可增强抗原的敏感性。心磷脂与卵磷脂遇水形成胶体溶液,胆固醇遇水析出结晶,反应时结晶成为载体(核心),在载体或核心的周围,包裹了一层心磷脂和卵磷脂,形成一种胶体微粒,这种微粒遇到梅毒血清抗体(IgG、IgM),即粘附在胶体微粒的周围,形成疏水性薄膜,由于摇动、碰撞,使颗粒与颗粒互相粘附而形成 肉眼可见的颗粒凝集和沉淀,即为阳性反应;如遇到非梅毒血清, 因体液中的白蛋白多于球蛋白,而白蛋白对胶体颗粒有保护作用,形成 亲水性薄膜,即使同样摇动、碰撞,由于抗原颗粒周围没有粘附免疫球蛋白的作用,不能形成较大颗粒,无肉眼可见的凝集和沉淀,因此为阴性反应。 B1.1 VDRL玻片试验 B1.1.1 VDRL
14、玻片定性试验 B1.1.1.1 待查血清 56水浴中灭活 0.5h,吸取 50L血清加在玻片圆圈中。 B1.1.1.2 用 1mL注射器装上针头吸取抗原悬液滴加 1 滴。 B1.1.1.3 用手或机械转动器(每分钟 180 次)摇动玻片 4min。 B1.1.1.4 立即按以下标准判断结果: (23)肉眼可观察到大或中等块状凝集物,为阳性。 (1)肉眼可观察到小块状物,液体混浊,需用 100 倍显微镜观察,为弱阳性。 ()在镜下仅见微小抗原颗粒,无凝集物,为阴性。 B1.1.2 VDRL玻片定量试验 为观察疗效,应作定量试验:为排除“前带现象”亦应用玻片定量试验。 待测血清用等渗盐水在试管中作
15、 6 个稀释度:原血清、12、14、18、116、132,再按定性试验方法进行测定和判断结果。 B1.2 RPR 试验 优点:RPR抗原中加入活性炭颗粒,试验在特制的白色纸卡上进行,在白色底板上出现黑色凝集颗粒或絮片为阳性反应。该试验结果容易判断,肉眼即可观察,血清不须灭活,也可用血浆进行检测。 B1.2.1 RPR定性试验 B1.2.1.1 在卡片圆圈中加入 50L待检血清,并扩大到整个圆圈。 B1.2.1.2 用滴管和专用针头,加 1 滴RPR抗原悬液。 B1.2.1.3 用手或机械转动器(每分钟 100 次)转动卡片 8min。 B1.2.1.4 立即按以下标准判断结果: 阳性反应:在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5974 1995 梅毒 诊断 标准 处理 原则
